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岗 《小学语文》2010,(3):55-55
问: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有两个包含“茫茫”的句子:“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第三课《白杨》)“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第一课《草原》)请问:两句中的“茫茫”意思一样吗?  相似文献   

2.
著名作家老舍的散文《草原》,文情并茂,美妙动人。但是有几处描写蕴藉含蓄,需要反复体味才能真正悟解。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老舍初到草原,心情非常激动,感受分外深刻,因为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碧千里”的草原,不禁油然生爱。然而既写它“一碧千里”,也就是十分(?)阔,又为什么说它“并不茫茫”,这岂不是自相矛盾的吗?我们以前接触过“茫茫”一词,比如《草地夜行》“茫茫的草海”,通常是以无边无际来解释的。我们说,释词也要兼顾特定的语言环境,这儿的“并不茫茫”是针对“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的草原特点而说的:草原一片碧绿,无边无际,放眼望  相似文献   

3.
六年制小语课文有几处用到“茫茫”这个词,如第九册《草地夜行》的“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第十册《可爱的草塘》的“茫茫的跟蓝天相接”、“茫茫的一片草塘”;第十一册《草原》的“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怎样理解这些句子中“茫茫”一词的意思呢? “茫茫”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形容水或其他事物没有边际,看不清楚”。《辞海》把它解释为“辽阔,深远;模糊不清”。从这些解释可以看出,“茫茫”是指事物辽阔以及因辽阔而深远处的景色模糊不清。笔者认为,上述三篇课文中  相似文献   

4.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草原(》人教版六年制第九册)是情景交融的佳作,读来很有蕴藉含蓄、寻绎难尽之感。尤其是一些难句需要我们涵泳其中,反复体味,才能悟解真谛。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碧绿的草原,无边无际啊!然而,既写“一碧千里”,为什么又要转接“并不茫茫”?一般说来“,茫茫”有无边无际的意思,这里却不是取此解释,否则将与上面“一碧千里”的描写产生矛盾。原来作者初入草原,感受新鲜,心情激动,用上“并不茫茫”则与“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的草原特点紧相关联:草原一派碧绿,漫无边际,放眼…  相似文献   

5.
历来.文学史研究的“槛内人”和“槛外人”多将苏轼目为豪放词的代表。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确切,将其词作笼统地称为豪放也并不符合实际。苏轼在词的写作上是个多面手.不仅在多种体式上能够出入自如.在词的风格上也几乎是“面面俱到”。既有豪放的“大江东去”。也有缠绵的“多情却被无情恼”;既有深情的“十年生死两茫茫”,  相似文献   

6.
如果你去过新疆奇台县茫茫的将军戈壁滩,一定会被那里的一片神奇的“森林”所吸引。这一片“森林”并不像现代森林那样枝繁叶茂,其中的“树木”更像枯萎的现代树干,或直立,或歪斜,或横卧,与周围的戈壁融汇在一起,显得是那样的庄严、肃穆。如果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它  相似文献   

7.
青春的真谛     
一位朋友曾真诚对我说:“一到初三,你便会明白许多,也会有许多的懊悔。”当时我并不相信,也并不明白这句话的深长意味。时光飞逝,再也留不住我少年的心,时间老人将中考的日期戳盖在我的心头,在茫茫的暮霭中,昨日的故事一一浮现,可凄风苦雨,已经将我所有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一 “景”与“言”——美感的联通 1.走进文本。弄清“事实”。师:课文哪个部分写草原景色美呢?生:第1自然段。师:谁来用朗读把我们带人草原?(指名读第l自然段)师: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草原。生:我看到了空气清新、天空明朗的草原。生:我眼中的草原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相似文献   

9.
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22课《白杨》,是一篇富有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作者以流畅生动的笔触,勾画了一幅抗风暴雨雪、斗干旱洪水的“白杨挺秀图”,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写了一首借物寓意、托物言情的清丽小诗;以豪迈饱满的深情,谱唱了一曲建设者扎根边疆的颂歌。首先,作者运用高超的艺术技巧,让读者看到一幅醒目的白杨挺秀的画卷:“茫茫”点明画面的空旷;“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交代了背景的荒凉;“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揭示了气氛的压抑。“茫茫的大戈壁”上黄沙遍地,风暴起处,黄沙满天,因而,天和地“浑黄一体”。在这浑黄色的烘  相似文献   

10.
拜读李德元先生的《茫茫的跟蓝天相接”句意不确》一文(见《陕西教育》1992年12期》,觉得有值得商榷之处。现谈谈一些看法,供各位同行参考。 李先生认为,在《可爱的草塘》里,“茫茫的”跟“蓝天”不能同时兼用。理由是“茫茫”有看不清楚之意,因此,草塘既然“茫茫”,就不可能跟蓝天相接。随后,李先生还以《草地夜行》和《草原》二课文中的有关句子为例,进一步说明,看不清边际的景象,不可能跟蓝天相接。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细读其文,便可看出李先生的提法有不可成立之处。 其一,从“看不清边际的景象……”就不可能  相似文献   

11.
进入互联网时代,题目翻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中考题更是推陈出新,让人应接不暇.面对独具匠心、设计新颖的中考题,部分教师开始对课本上基础例题、习题不屑一顾,认为教学价值不高,从网上或教辅资料上找难题让学生训练,将学生引入茫茫题海,竟然美其名日“活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用教材,不是教教材”并不意味着可以抛弃教材,课本上的每一...  相似文献   

12.
感恩的心     
《学前教育》2006,(10):46-46
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感恩节。我并不崇尚“洋节”,但我欣赏这样一个人性的节日。茫茫人生路,我们需要一颗感恩的心、一份感恩的心境。幼儿园除了日常教学活动、观摩活动、业务研讨活动,难道不应该有一些能走入老师心灵的活动吗?于是,“感恩的心”活动创意应运而生:感恩节幼儿活动、感恩周园所活动、感恩月教师活动。  相似文献   

13.
用词造句,是语言的训练。语言来自生活。没有生活,就难以用词造句。有些词语在指导造句时因为学生缺乏有关的生活,会出现困难。学生用《草原》一课中“一碧千里”这个词造句时,只知道课文中描绘的草原“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除了仿造,写不出什么好句子来。于是,我作了这样的引导:“谁去过草原?”学生们都笑着摇摇头。我紧接着说:“老师同大家一样,也没有去过那一碧千里的  相似文献   

14.
“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觅遍《琵琶行》88行诗句,凡一句中含“江”“月”二字者,共此四句。这四句用环境来烘托气氛,其妙用自不必说,而诗人更有一番良苦用心则在诗歌的篇章结构上。“别时茫茫江浸月”乃为主人送客惨别这一层作煞笔,  相似文献   

15.
水珠之歌     
我是一滴水珠, 茫茫江河, 我很渺小, 可我并不失望, 献一点水给大自然。  相似文献   

16.
“北大荒”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和苇塘。  相似文献   

17.
地球又笑了     
“呜……”在茫茫的宇宙中,传来了凄凉的哭声。“谁在哭呀?”好奇的火星叫来伙伴  相似文献   

18.
“月”(明月、残月、江月等)是一个历来被诗人、词人钟情的对象。“月”这一自然之物更是广泛见诸于教材中,它的意蕴各不相同,本文仅就教材中的“月”这一意象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渲染气氛,烘托人物1白居易的《琵琶行》有三处明确地写到了“明月”。一处是“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借浸在江中的明月来烘托主客即将分别,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凄楚心情。“别时茫茫江浸月。”是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与作者感情融会一体,物我合一。情景交融,自然地点染出哀伤之别,同时也为琵琶女的出场点染了环境气氛,为后文…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经常采用“分析一综合”的思维方法进行教学,因为语文教学就是不断地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过程。就语文教学来说,所谓“分析一综合”,就是先一字一句一段地分析,了解内容,然后把各个部分和要点加以整理,思索全篇。《草地夜行》(五年制小语七册第3课),宜用这种思维方法进行教学。课文开篇写草地的自然条件恶劣:“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用“海”陈述“草”,已见草地之宽阔,象大海一样;又有“茫茫”修饰,更突出草地之广。同时描写了草地潮气笼罩,什么也看不清楚的景象。这里不仅写出了草地路途遥远,也暗示出草地方向难辨,道路难识。茫茫草海上本没有路,大队人马走过去才踩出一条路,踩出了一条“稀烂的路”。“稀烂”修饰“路”,写出了草地之路含水  相似文献   

20.
顾炎武《复庵记》中,“又自是而东,太行、竭石之间,宫阙山陵之所在,去之茫茫,而极望之不可见矣,相与泫然!”句中的“去之茫茫”,课本注为“离开那里(指宫阙山陵)非常遥远”。把“去”解释为“离开”,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把“去”解释为“离开”,与本句文意相悼。因为“离开”是写动态的,而此句是写顾炎武站在复庵前“开户东望”的感慨,写站在复庵前的顾炎武与宫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