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为笔者《唐西州官吏考证》系列文章之五 ,此前考证的是西州长官、上佐、勾官、功曹 ,以及户曹、法曹、参军、市令等 ① 。按仓曹司主管“公廨、度量、庖厨、仓库、租赋征收、田园、市肆之事”② ,在州府中事务繁忙 ,地位重要 ,因此 ,出土文书中所见仓曹参军相对其它曹司长官来说 ,比较多见。当然 ,由于西州兼摄官现象非常严重 ,有些仓曹参军在文书中并不是以仓曹司判官的身份出现 ,而是以摄官身份处理公务的 ,但他们本官既然是仓曹 ,也就不妨碍我们将其系于仓曹长官系列。以下我们将根据文书所见 ,逐一考证有关西州 (交河郡 )仓曹参军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为笔者<唐西州官吏考证>系列文章之五,此前考证的是西州长官、上佐、勾官、功曹,以及户曹、法曹、参军、市令等①.按仓曹司主管"公廨、度量、庖厨、仓库、租赋征收、田园、市肆之事"②,在州府中事务繁忙,地位重要,因此,出土文书中所见仓曹参军相对其它曹司长官来说,比较多见.当然,由于西州兼摄官现象非常严重,有些仓曹参军在文书中并不是以仓曹司判官的身份出现,而是以摄官身份处理公务的,但他们本官既然是仓曹,也就不妨碍我们将其系于仓曹长官系列.以下我们将根据文书所见,逐一考证有关西州(交河郡)仓曹参军的身份及任职年限,不妥之处,敬祈指正.  相似文献   

3.
宋九思  开元二十一年 (733年 )正月阿斯塔那 5 0 9号墓所出《唐开元二十一年西州都督府案卷为勘给过所事》第 7~ 2 0行是仓曹关户曹文 ,落款为“开元廿一年正月廿一日功曹判仓曹九思”已如前述 ,这说明开元二十一年正月 ,实际主持西州都督府仓曹工作的官员是功曹参军九思 ,此九思全名为宋九思 。按开元二十一年正月仓曹正式长官李克勤不理本曹事务 ,却摄录事参军 ,而由功曹参军宋九思判仓曹事 ,其间的关系、意义当另文讨论 ,此处不赘。总之 ,开元二十一年正月 ,功曹参军宋九思充当了西州都督府的仓曹长官 ,主持仓曹工作。思简  开元…  相似文献   

4.
录事参军是宋代州府司法官员之一。已有研究对录事参军的司法职能问题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认识,亟待矫正。基于史料考证角度,可以认为,录事参军最初所审理案件即为刑事而非民事案件;其审理案件的类型极为有限,在司法事务方面仅居替补地位;其参与司法的方式主要包括推鞫和检法,而不及于州府司法的全过程。以录事参军的司法职能为视角,可以看出宋代司法在职权分配与运行过程上所表现出的前代后世所无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5.
《历代笔记选注》(周续赓、马啸风、卢今选注,北京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十二月版)第74至75页《封氏闻见记·绳妓》在记唐开元二十四年绳妓表演盛况后有一段文字云:“卫士胡嘉隐作《绳妓赋》献之,辞甚宏畅。玄宗览之,大悦,擢拜金吾卫仓曹参军。”选注者对“金吾卫仓曹参军”所加的注释是:“武官名。‘金吾’即执金吾,汉武帝时负责巡卫京城,保护皇帝。‘卫仓曹’是金吾之下的一个部门,负责军需。”  相似文献   

6.
六、《五曹算经》、《五经算术》、《数术记遗》“曹“是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五曹算经》是为地方行政职员所写的应用数学手册。它的作者姓名和著作年代都没有记载。所谓五曹:一是田曹,讲田亩面积;二是兵曹,讲军事用品;三是集曹,讲工程力役,四是仓曹,讲谷物贮藏;五是金曹,讲财政贸易。据《新唐书·艺文志》有甄鸾注《五曹算经》五卷。甄鸾是公元535-566年前后的人,我们可以暂定《五曹算经》是公元六世纪的作  相似文献   

7.
走马楼吴简州中仓出米简中频繁出现有向“典军”下属诸曹吏支付廩奉的记录。结合传世文献,“典军”出现于汉晋之际,而孙吴典军并非将军号,实则是负责军中文书行政的职官,设置于中军。孙吴典军分曹理事,僚属组织一如郡县曹吏,兼管军政与民政,在军事上负责登记军功、调配军需,在民政层面负责兵户及其家属管理,这应与孙吴兵户家属常随营居住有关。孙吴军事管理体制的“郡县化”与郡县行政的“军事化”,体现出孙吴社会高度军事化色彩。  相似文献   

8.
临沂,古称琅郡、沂州府,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地方,一块神圣的革命土地,这里不但孕育了诸葛亮、王羲之和颜真卿等历史名人,而且刘少奇、罗荣桓、徐向前、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工作。良好的生态环境,悠久的历史,昌达的文化、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和灿烂广博的饮食文化为临沂市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高品位的旅游资源,沂州府(旅游)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紧紧抓住临沂市发展“大临沂、新临沂”这一历史机遇,近年来发展迅速,现已拥有沂州府会馆、沂州府大酒店、沂州府乡村会馆、沂州府私家菜馆等六家星级酒店,经营范围涉及餐饮、住宿、会务、商务旅游、休闲娱乐等十余个项目,已成为临沂乃至全省的旅游企业新秀,曾获得“山东省第六届消费者满意单位”、“山东餐饮十佳品牌”等多项荣誉。2006年还成功冠名了首届“中国·临沂旅游商品博览会”。沂州府在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中,用独特的沂蒙文化打造着临沂的旅游新天地,建设着沂蒙旅游的形象和品牌。  相似文献   

9.
【时空框架】 明代制定的疆土管理体制分为两大系统:一是属于行政系统的六部一布政使司(直隶府州)一府(直隶布政司的州)一县(府属州);22是属于军事系统的五军都督府一都指挥使司一卫一千户所。  相似文献   

10.
古代中央官制,有“六都”之称,但各代略有差异。隋初立有吏、祠、度支、左户、都官、五兵“六部”。唐代则将祠部改为礼部,度支改为户部,左户改为工部,都官改为刑部,五兵改为兵部,成为吏、户、札、兵、刑、工“六部”,都由尚书省管辖。宋代沿用唐制。元代“六部”改由中书省管辖。明代废除中书省,各部独立为政,此制相沿到清末。宋代尚书省下的“六部”,每部备下辖四司(曹),共计有二十四司。这二十四司的官员,各司其职,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们的级别是一样的,俸银没什么差别,但实际收入却大不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军府为核心的军事行政体制逐步楔入国家行政体制,军事行政关系侵蚀民政,出现以“军”代“民”的情况.在这个巨大的转变过程中,西晋实为关键时期.本文即探讨了西晋时期军府与州府的关系,揭示了这一时期地方行政军事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1—5小题。 顾觊之,字伟仁,吴郡吴人也。 觊之初为郡主簿。谢晦为荆州,以为南蛮功曹,仍为晦卫军参军。晦爱其雅素,深相知待。  相似文献   

13.
六部,即尚书六部,自隋、唐开始为朝廷行政机构。东汉置尚书台,辅佐皇帝处理政事,魏晋以后,尚书台从少府中独立出来,并改称为尚书省,成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关,分曹治事。以后尚书各曹逐渐演变为部。隋仿《周礼》六官,尚书省分吏、祠、度支、左户、都官、五兵六部。唐改祠部为礼部,度支为户部,左户为工部,都官为刑部,五兵为兵部。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每部又各设四司,总共二十四司,以郎中、员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安徽地区行政区划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安徽的行政区划在明朝时期初具雏形,在清朝时正式设立。明朝时期安徽全境首次被纳入一个行政区划,凤阳府的设置和督抚辖区的划分,使得安徽省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清朝康熙六年(1667)苏皖分省,安徽省在历史上始出现,经过雍正年间对省以下州府县的调整,安徽省的政区机构大致确定。经历了明清五百余年,从无到有再到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行政系统,安徽地区行政区划的这些变化背后蕴含着许多社会和政治问题,了解这些变化的原因,对当今安徽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行政资源配置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同州,古三辅之地,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同州一地从明至清编修了明天启五年(1625)《同州志》、清乾隆六年(1741)《同州府志》、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同州府志》、清咸丰二年(1852)《同州府志》、清光绪七年(1881)《同州府续志》等五部地方志,为研究同州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价值。然而对于同州地区的方志研究,却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问世。明(天启)《同州志》为该地传世的第一部方志,为研究同州的历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16.
大统十二年(546)西魏改革了尚书省制度,将原来的六尚书三十六曹制改成了六 尚书十二部制,尚书六部最后确定为吏、民、礼、兵、刑、工,郎曹十二部是:吏、民、礼、兵、刑、工、计、蕃、虞、膳、驾、宾.这次改革不仅确立了隋唐以至明清六部的名称,而且还开启了北朝后期精 简机构、归并尚书省郎曹的先声.其弊端是对尚书郎曹精简过甚,不便于政务的运行,这一点在 随后实行的六官制度中得到了纠正,六官制度在六卿的体制下设立了大约二十二个相当于尚书 省郎曹的机构,奠定了隋朝尚书省二十四司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构建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一校一户办后勤”的传统模式是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大障碍高校后勤系统与行政系统的规范分离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首要任务,是高校后勤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一次革命。通过分离,绝大部分高校组建了拥有相对生存权、经营权和发展权的高校后勤实体。但是,传统的“一校一户办后勤”的传  相似文献   

18.
西晋军府制度深受两汉以来幕府公府化趋势的影响,军府的辟署权一如公府有所扩大,且内部设置机构也与公府无异而分为三大系统,不仅如此,最为核心的变化乃是参军开始署曹。西晋八王军府这一案例有助于清晰地揭示军府制度在东晋定型之前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9.
《新高考》2009,(1)
六部始自隋唐,职能承自秦汉。魏晋以降,尚书分曹治事,由曹渐变为部。隋唐以六部组成尚书省。元朝六部归中书省。明初废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清末废六部。  相似文献   

20.
P.3418背《唐沙州诸乡欠枝夫人户名目》研究雷绍锋P.3418背文书,首尾残缺,现揭引数行:1全欠枝夫人户名目:2曹留住欠枝七束半,张兴晟欠枝七束半,阴悉力欠支九束,3罗党子欠枝七束,阴员子欠枝三束,令狐丑丑欠六束,梁奴子欠七束4李安定欠枝九束,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