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谶纬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神学世界观。春秋战国之前谶语就已经出现。纬依附于经,至西汉哀平时期与图谶渐以糅合,历经王莽乱汉,光武中兴,谶纬之学位列显学,盛极一时。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术变迁,谶纬学说广泛被佛教、道教所吸纳,期间六百余年可谓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佛教与道教的相互影响历来就是为大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高上玉皇本行集经>为例,从文章的题目,写作缘起展示了其受到佛教的重要影响.文章着重分析了佛教名相在该经中的深深印记,随文作了简单的分疏.  相似文献   

3.
唐代释家经疏中的三国故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比较了唐代佛教经疏和魏晋南北朝及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三国人物故事的异同,由此要以看出三国故事在历史上的流播和演变,并进而分析了佛家经疏例引故事的成因与影响。  相似文献   

4.
谶纬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富神秘色彩的文化形态之一。谶纬与叙事文学具有共同的虚构特性,它的兴衰与叙事文学的命运密切相关。本文从谶纬的兴衰历程反观叙事文学的发展,以期重新审视中国叙事文学的发展历程。虚构曾以攀经附典的方式积极介入政治生活,在权力场上与谶纬交织在一起。叙事文学的基本要素曾借助谶纬获得发展,但也因谶纬遭受的打压和禁毁而深受其害。  相似文献   

5.
汉代本土宗教结构发生演变,佛教初步传入。汉代大部分时期宗教都显示出本土纯粹性,如天人合一、谶纬、西王母信仰、方士信仰等,随着佛教传入并与本土宗教融合,我国宗教发展的本土纯粹性被消解了。  相似文献   

6.
谶纬是汉代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是以天人感应为核心,以阴阳五行来解释经学而产生。谶纬盛行是与经学自身的发展分不开的,它与汉代儒生的社会地位有关,又是“学随术变”的必然。在特定的环境中,谶纬被一些人用作王权争夺的工具。王权们不断改造谶纬的功能,使谶纬限制王权的积极功能减弱,加上学者对谶纬的怀疑批判和古文经的突起,导致谶纬逐渐衰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莫高窟第454窟天请问经变榜题的考查,笔者认为这铺经变是依据文轨《天请问经疏》所画,这一方面反映了《天请问经疏》在敦煌的流行,另一方面也表明,对于敦煌壁画与榜题来说,佛经注疏也是取材的重要部分,益显佛教的中国化、世俗化。  相似文献   

8.
谶纬是汉代的一个重要思潮.它对汉代的政治、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谶纬的思想基础、童谣的起源、谶纬对汉代童谣的渗透、谶纬化的童谣对汉代政治的影响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谶纬和汉代童谣的关系,以及它对童谣和政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佛教在其形成的过程中,从其总的方面来说,形成了若干特征.从思想形态来说,其特征一是圆融精神;二是真常佛性论,任其自然的修行法.作为一种宗教,中国佛教的外在形态更具有地域特征,如中国佛教没有大规模教团组织;管理众多寺庙的是僧官系统,僧官制度是国家行政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存在着大规模的寺院经济;中国僧众所承担的世俗义务要大于其作为宗教神职人员而得到的特权;吸收及改造了中国民间文化的成分,如占卜与谶纬对佛谶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洛阳伽蓝记》一书很多人关注到他的历史、地理以及佛学价值,然而其中的叙事内容向来少为人所关注,尤其是叙事内容中体现的小说特色。根据书中出现的叙事内容,可以分类为轶闻传说和神怪传说两大类,而轶闻传说又有着历史逸闻、人物品评以及佛教传说;神怪传说又有谶纬异象、佛教志怪、道教志怪之分。  相似文献   

11.
《吴越春秋》传奇色彩浓郁,具有“小说化”叙事特征。这与谶纬在东汉的兴盛以及赵晔今文经学者的身份有密切关系。在谶纬影响下,《吴越春秋》出现了诸如感生、受命、祥瑞灾异等内容,这些内容继承谶纬之说并加以演绎虚构,神奇浪漫,颇具文学色彩。《吴越春秋》受谶纬影响还表现在:虚构能力的提高,对奇幻之美的追求,对事物的细致描摹。这都使《吴越春秋》充满文学魅力。在谶纬的视野下,对《吴越春秋》“小说化”叙事特征进行考察,不仅有助于我们客观评价《吴越春秋》自身文学价值,有助于梳理东汉时期文学叙事与历史叙事的“分流”过程,而且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讨谶纬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陈槃先生的谶纬研究可分为以历史资料为中心的外廓研究和谶纬文献研究两部分。实际上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陈槃是将文献研究与历史研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来发现谶纬的历史和谶纬构建的古史系统。这体现了他朴学家的精神和现代史学家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兴起于西汉的谶纬之学,通过依附于官方哲学——经学获得国教神学的地位。由于儒学方士的融合,"学随术变"的思想推动,谶纬与经学相互吸收,互相利用。通过神化经典、神化孔子使谶纬与经学地位平分秋色;经学借助谶纬,迎合统治阶级对谶纬的迷信,以此来维持其现有地位。在两汉,无论是今文经学还是古文经学,经学谶纬化顺应了时代潮流,成为中国思想史上值得研究的一种重要现象。  相似文献   

14.
在东汉时期强大的阴阳谶纬神学的影响下,许慎没有能够突破这一藩篱,表现出对阴阳谶纬神学的折中态度.但许慎对阴阳谶纬思想的吸纳,对于说解文字、推演经义的内容、诠释经籍都是颇有价值的.体现出其科学合理的积极一面.  相似文献   

15.
<金光明最胜王经>是一部对唐以后的佛教发展产生很大影响的佛经,在藏经洞和黑水城出土的佛经文献中占相当比例.西夏时期,秉常、仁孝和遵顼皇帝先后对<金光明最胜王经>进行翻译校勘和复译经疏等.蒙元时期,西夏遗民又开始重新雕版,再次刊印此经.可见,此经在西夏信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金光明最胜王经>在西夏的流传除了得到皇室的支持外,还与佛经无所不能的宣说和西夏社会状况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6.
谶纬产生于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内容博杂,可以较好地为政治服务。三国时刘备集团与其他政治军事集团一样,也积极利用谶纬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蜀汉的谶纬活动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表现在刘备的称帝和巩固统治上,后期则是蜀汉统治集团内部一些士人利用谶纬进行的反蜀斗争。  相似文献   

17.
谶纬之学兴起于两汉时期,谶纬文献在这一时期也已经形成,且成系统。谶纬文献既是中国古代文献的组成部分,也是研究两汉时期的思想、学术、文化等方面不可或缺的史料。相对而言,谶纬文献数量不多,内容却十分庞杂。由于谶纬书籍的增益造饰较多,难以对谶纬文献所包含的具体篇目进行定论。鉴于此,结合史籍资料,对谶纬文献的形成和分类篇目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佛教于东汉初期传入中国,经魏晋,至南朝梁武帝时达到鼎盛,兰若众多,规模宏大;法会常设,上至帝王公卿名士,下至黎民百姓,崇信佛教蔚然成风。而皇侃的《论语义疏》正是完成于这一时期,尽管是对儒家经典《论语》作解释,然时风所及,其不可避免地受到佛学思想影响,无论是在用词、体例,还是在思想阐释等方面都留有佛学思想之痕迹。  相似文献   

19.
西汉后期出现的经学谶纬化思潮是汉代思想发展史上一种重要的现象。研究汉代思想史,不能不考察经学谶纬化的过程,今、古经学派对于谶纬的态度及其与谶纬的关系不完全相同。儒生的方士化是经学谶纬化的前提,而“学随术变”则是导致经学向谶纬化方向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因。  相似文献   

20.
涅是佛教学说的基本观念之一,也是修行的最高目的.大乘佛教兴起后,涅的含义较之原始部派佛教有了重要转变.<维摩诘经>是重要的初期大乘佛典之一,该经的涅观念初步体现了大乘佛教发展初期涅观的基本内涵.考察该经"世出世间不二"涅观的基本内涵及其成因,将有助于从理论和历史背景的层面更好地理解大乘佛教积极入世的利他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