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4 毫秒
1.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物理》第二册261页练习六第6题:“在物体与光屏之间放一凸透镜,调节物体的位置,在屏上得到比物体高一倍的像,把物体向屏移动36厘米,在屏上得到高为物体一半的像。这个透镜的焦距是多少?”这里我们用着重点标出的一句可能有误,这样不符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研究透镜成像”的分组实验课上,常遇到学生问及这样的问题:不管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不管物距多大(包括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上),也不管屏在什么位置,总能在屏上看到物体的像,这是为什么?当时由于时间的限制,我只能做出这样的解释:平时大家用公式法算出的、用作图法画出的像,就是在屏上观察到的清晰的像;如果得在其他位置,上面的“像”边缘有“晕”,有层次感,就认为不是像.这种解释不能使学生理解和信服,本文今就这个实验问题,在中学物理的范围内,借助于作图法作些探讨.1亮斑不是实像点 在图1中,由点光源S发…  相似文献   

3.
一、像与斑的意义不明物体经透镜作里,折射光线会聚成实像.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虚像.成像之前或成像之后被光异所截.肉眼所观察到的是光斑.光斑不是像,两者的物理含义是不同.倘若对像、斑(?)义不明了,也常引起解题失误.例1.把一点光源(?)在焦距为f的凸透镜的焦点上,在透镜的另一侧2倍焦距处放一个垂直主光怕的屏,在屏上可看到一个半径为R的光亮的圆.现保持透镜和光屏不动,面沿主光轴移动光源.若要使光屏上的亮圆半径缩小为R/2,则这个点光源应移  相似文献   

4.
王侠 《高中生》2008,(24):50-50
眼睛的晶状体可以近似看成一个凸透镜,视网膜就是屏。眼睛看到的物体,是该物体经过"凸透镜"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实像的结果。物体所在距离不同,人眼可以通过肌肉松紧自动调节"凸透镜"的焦距,使像落  相似文献   

5.
人的眼睛是一个光学系统,眼睛的晶状体可以近似看成是一个凸透镜,视网膜就是屏。眼睛看到的物体,是该物体经过“凸透镜”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实像。根据物体所在距离的不同,人眼可以通过睫状肌的松紧自动调节“凸透镜”的焦距,使像落在视网膜上。  相似文献   

6.
我们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一部分光被不透明物体挡住,在该物体的后面或屏上就会出现与物体轮廓相似的黑暗区域,我们就把这个黑暗区域称为该不透明物体的影,  相似文献   

7.
“亮圆”是指光线通过透镜后在屏上照亮的圆形区域。“亮圆”不是物体的像,发散光照到屏上能成“亮圆”,会聚光会聚前、后照到屏上都能成“亮圆”(如图1所示L是透镜,P是光屏)。许多学生在解这类题时往往想用透镜成像公式而感到无从下手,或是因考虑不周而漏解。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一部分光被不透明物体挡住,在该物体的后面或屏上就会出现与物体轮廓相似的黑暗区域,我们就把这个黑暗区域称为浚不透明物体的影。  相似文献   

9.
第六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一试中的第三题如下所述: 一个焦距为f的会聚透镜,在其左侧的主光轴上离透镜2f处有一小光源,在右侧屏上观察到此光源的清晰的像。现在光源与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而在光路中插入一厚度为d(d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第一册第59页小实验《制作针孔照相机》中提到了小孔成像,那么小孔所成的像具有什么性质呢?首先要明白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经过小孔沿直线传播在屏上会聚成的,能用光屏承接,因此所成的像是实像,并且所成的像A’B’跟物体AB相比较是倒立的.(如图1所示)图1对于小孔成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AB(物体大小一定)到小孔O的距离(即物距)和光屏MN到小孔O的距离(即像距).概括起来分下列两种情况:(l)当物体AB与小孔O的距离一定时,由图2可知,像的大小随光屏MN到小孔的距离的增大而变大,随光屏到小孔的距离的减小…  相似文献   

11.
在学习光学时,许多同学常把影、小孔成像、实像与虚像混淆不清.这里把它们的形成、遵从的物理规律等作一个比较,使同学们能从本质上区别它们.(-)影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在光线行进的路径上放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一部分光被这个物体挡住,物体背后就形成了一个光线照不到的区域,这个暗区就会产生影.如果把屏放在物体的背后,屏上会留下物体的投影.由图1可以看出,影是由发自光源并与投影物体的表面相切的光线围成的黑暗区域‘(=)小孔成像小孔成像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图2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由图可以看出,烛…  相似文献   

12.
高考实验题考查的是考生实验素质、实验技能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剖析考生这类试题的答题,有利于针对性地指导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和提高.第18题 某同学用小灯泡、凸透镜和光屏在水平光具座上做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实验.先使小灯泡、透镜和屏的中心等高,再调节三者间的距离,使屏上出现清晰的灯丝像.(1)测量透镜到灯泡的距离l1及透镜到光屏的距离l2,则可得到透镜的焦距f=  .(用l1,l2表示)(2)保持透镜不动,将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一个焦距的距离,再移动小灯泡,使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指出该像…  相似文献   

13.
以下的题号是原试卷上的题号. 4.如图1所示,p”字形发光物经透镜L在毛玻璃光屏M上成一实像,观察者处于E处,他看到屏M上的像的形状为( ) (A)q. (B)p. (C)d. (D)b. 简析凸透镜在屏上成倒立实像.“倒立”的含义是:原在物理上端的点在像上到了下端,原在物体右侧的部分在像上位于左侧.“p”字形发光体的像为“d”字形.C正确.  相似文献   

14.
《初中升学试题及解答(物理)》(邬里编天津新营出版社1980年版)一书第23页上,有这样一道光学题:如图,已知凸透镜的焦点 F_1和 F_2,物体竖直在主轴上,在光屏上得到象,象长比物长大一倍。用作图法求物体和光屏在主轴上的位置(用公式解不得分),并写出作图步骤(不要求证明)。  相似文献   

15.
广东顺德一中刘昌鸣老师曾在《湖北中小学实验室》1997年第4期上发表了《也谈<制作针孔照相机>》,对针孔照相机的孔径(扩为3mm左右)及屏(换用油浸白纸)作了两点改进。借用刘老师的研究成果后,仍然感觉到这个装置还有待改进。因为憾作针孔照相测的小实验必须在白天的室内进行,而室内光线也很充足,实验时必须借助暗室或将深色厚实的衣服蒙在头和硬纸筒上才能看到室外的物体,通过小孔在纸屏上所成的像,很不方便。为此,我对这个装置又作了两点改进:1做两个可以套在一起的长度为原长2倍的硬纸筒,并同样在外筒的一端蒙上一块中心穿…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凸透镜可以成实像,实像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还能成像吗?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很简单:当然不能成像!然而我们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暗室中把凸透镜固定,把点燃的蜡烛放在透镜的一侧,在透镜的另一侧用光屏观察烛焰的实像。当烛焰由远逐渐移近透镜时,所成的实像由近变远,且越远时像越大,当烛焰恰好移到焦点处时,在屏上仍能看到相当清晰的倒立实像,不过一般实验时用的光屏较小,而成的像却很大,不易观察  相似文献   

17.
透镜是光学的重要部分,是中考光学的主窗口,现将其主要类型归纳如下.一、透镜成像性质分析型1.如图1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  相似文献   

18.
一、缘于何故在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实验中,由于实验方法上的不当,常会出现下面的现象:将物、镜、屏三者垂直于主光轴放置,若将其中的两者的位置固定而沿平行于主光轴的方向移动第三者,则无论怎样移动,都不会在屏上得到物体清晰  相似文献   

19.
在凸透镜成像中,有一种特殊的成像情况,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它的两次成像:在物体和光屏之间的距离满足一定条件且固定的情况下,在它们中间放一凸透镜并移动它,则能在光屏上两次看到清晰的像。现就与其有关的几个问题作一论证和说明。 1两次成像的条件 设物体和光屏之间的距离为 L,凸透镜的焦距为 f,欲使它成两次像,必满足 L>4f的条件。 证明:由透镜成像公式得 v=;因 L=u+ v=u+ =,化简得 u2- Lu+ Lf=0。欲使该方程有两个实数解,必使△ >0,即 L2- 4Lf>0,则 L>4f。 2两次所成像的性质 在物体和光屏间的距离 L>4f且…  相似文献   

20.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告诉我们:位于一倍焦距上的物体经透镜折射后不成像,在一倍焦距以外的物体经透镜折射后成倒立的实像,这个实像既能呈现在光屏上,又能被眼睛观察到。然而,进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发现:眼睛通过透镜能观察到位于一倍焦距上的物体的像,在靠近透镜处观察到的位于一倍焦距以外的物体的像不是倒立的而是正立的,眼睛在成像处观察却不见像,这是为什么?是成像规律有误,还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