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荒石 《成长》2007,(4):77-79
人体是一个奇异而复杂的机器,不仅自身互相协调,而且在血缘亲属之间都会有超越空间的信息传递,并发生奇妙的作用。现代科学的实践告诉我们,任何物体都有自己的场,场的强弱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不同的物质会产生不同的场。就人体场而言,场不仅随人体而存在,而且可以离开人体而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场与场的作用,便形成了信息传递。血缘愈近,信息愈强。  相似文献   

2.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的顺序性和持续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伸展性和收缩性,表明事物的位置、体积、形状等特性。时间和空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在分析和解决时间问题时,不能离开一定的空间环境。如地方时、区时、世界时和日界线,总是和有关的经度位置密切联系,确定时刻又以日地空间关系为依据。地球运动包括内部物质运动、公转和自转3种基本形式。地球内部物质运动  相似文献   

3.
物质运动和空间、时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其原因就在于它们是互相说明的,离开了运动,就无法说明空间和时间;同样,离开了空间和时间,也就不知道什么是运动。然而,在现行的哲学教科书中,对这种关系的阐述不能说已经是充分的。如果说对这一关系的前一部分,即离开运动无法说明空间和时间,阐述得还算比较详尽,那么对这一关系的后一部分,即离开空间和时间无法说明运动,其阐述则似乎还有待于更进一步深化。因为,这一阐述基本上还停留于这一关系的外在方面。关于空间、时间和运动的关系,现行教科书是用这样一个公式表述的:“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4.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空间系统中各种物质要素存在的空间分布和时序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的综合性信息科学,多源信息的集成和融合是地球空间信息科学领域的一大热点问题.它是解决地球空间中海量信息的不确定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从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与多源信息获取和处理的关系入手,介绍了多源信息融合的方式,遥感数据融合的方法以及遥感图像信息融合的应用实例,并对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前沿问题和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谈电教教材的时空特性郑少华一、电教教材时空特性的提出时间、空间是世界上一切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和普遍形式。列宁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有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时间是物质发展过程的前后连续性。时间一去不复返,它具有...  相似文献   

6.
<正>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运动的,而物质的运动离不开空间和时间,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市场交换作为物质运动的一种类型,也存在一定的交换空间。市场交换空间是市场主体支配交换客体的范围,而市场因素在这个空间的  相似文献   

7.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和顺序性 ,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和并存性。时间和空间合起来称为四维时空。任何形态的物质客体都具有一定的广延性和持续性 ,任何能量和信息的传递都不能超越时间和空间。因此 ,我们可以以时空为纽带 ,理解一些重要哲学概念。1 运动与静止 物质的运动既在空间中发生 ,表现为物体空间位置的相对变化 ;又在时间中发生 ,表现为它总有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因此给运动下定义的时候 ,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课本中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概括 ,这里的“…  相似文献   

8.
编辑信息选择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人们感知,认识事物的起点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活动的潜在指导,因此信息的选择对人类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编辑对信息的选择是信息利用过程中理性的融入,编辑主体对信息的能动的选择方式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信息研究对人文科学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科学的信息的定义、分类还是一个尚待深入研究的问题。用信息的观点解释问题,就是用信息识别、通信、控制等概念解释问题,阐述其规律与原理。把各种信息××学和××信息学统统划归为信息科学,乃是一种误解,信息科学家应少一些“侵略性”,不宜泛化信息科学。从信息意识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上看,人文精神的基础是信息意识,物质精神的基础是物质意识。而建设信息-生态文明的历史大趋势要求人们具备完全的信息意识,在充分认识信息运动对物质能量运动具有导向作用的前提下,以信息意识统率物能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校招生》2003,(5):45-45
物质、时间和空间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的科学,是除数学外最基本的一门学科。物理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现象。因此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就是宇宙间各种物质的性质、存在状态、各种物理运动形式及其转化现象、物质的内部结构及这些内部结构的组成部分以及物理领域的物质问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由于一切物理现象都在时间、空间中表现出来和发生运动和转化,所以物理学也要研究时间和空间的性质、联系等。  相似文献   

11.
《科技文萃》2001,(11):165-166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的顺序性和持续性.如一天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个月是月亮围绕地球运转一周的时间,一年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一周的时间.而空间则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或延展性.如任何物体都有一定的范围,以及同他物的位置关系.一切运动着的物质都有其时间和空间的存在形式,也只有在一定的时空中才能存在、运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算法为核心的程序(即“信息引擎”)是引领物质生存和发展的发动机;而由“物质能”所负载的“信息能”,是信息世界运动变化的真正动力。这样,就像宇宙万物是物质和信息的对立统一,“能量”则是物质能和信息能的对立统一。在物理学中,有质能转换,在信息学中有信息和信息能之间的相互转换。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信息就是知识,信息能就是智能,在知识和智能之间存在某种转换关系。如果说物质能是物理学的一个中心概念的话,那么信息能应当是信息科学的中心概念。在一定意义上说,信息科学主要是研究人类智能的本质和知识创新的机理,信息技术主要是开发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去替代人的某些脑力劳动。  相似文献   

13.
人体是一架奇异而复杂的机器.不仅自身互相协调.而且在血缘亲属之间都会有超越空间的信息传递.并发生奇妙的作用。现代科学实践告诉我们.任何物体都有自己的场.场的强弱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不同的物质会产生不同的场。就人体场而言,场不仅随人体存在.而且可以离开人体而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场与场的作用,便形成了信息传递。血缘愈近.信息愈强。  相似文献   

14.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应该在信息哲学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理解和丰富。在信息哲学的研究中,我们认为,信息也是物质世界的基本属性,传统的物质结构理论,正在被现代科学所丰富、深化,应该在信息哲学的层面加以综合。本尝试地提出以物质世界的信息统一性来丰富和深化传统的物质统一性理论。并对传统哲学中的物质、理性、逻辑、秩序、结构等等范畴作出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我认为“物质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中”,“物质在时间和空间中运动”,这类常见的提法,不适于表述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基本原理。一方面,这类提法使得人们把运动着的物质理解为它本身并不具有时间和空间形式,只是占据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它只是在既定时间和空间之中存在和运动,而不是在自身的存在和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时间的持续和空间的广延特性。简言之,本身无时空之物在时空之中,占据了一部分时空。另一方面,这类提法使得人们把时间和空间本身理解为非物质的、不运动的,只是其中有填入的物质在运  相似文献   

16.
易学时空观     
张宏轩 《文教资料》2006,(1):186-187
《周易·序卦》认为,“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而万物的产生和发展总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和占有一定的空间,因此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正如列宁所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有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时间和空间构成宇宙,古人谓  相似文献   

17.
【源出】语出宋·岳珂《宿溪声阁》。全诗如下:“閴历烟岩古,琮琤雪涧横。海潮秋八月,山雨夜三更。肯作随流想,难忘潄石情。壮怀徒激烈,聊复以诗鸣。”【语译】“海潮秋八月,山雨夜三更”的大意是:“海潮在秋八月的季节涌来,山雨在半夜三更降下。”【理释】一切物质运动离不开空间和时间,离开空间和时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这个特定的空间和时间,也就是事物产生、存在和变化的客观条件。海潮秋八月,山雨夜三更@斑竹  相似文献   

18.
广义相对论否定了空间与时间是外在于物质的特别的实体,而是物质的相互作用与运动的显现的现象;同时,运动的定义不是相对作为背景的空间和时间,而是运动系统自身的运动关系的界定。作为显现的关系现象的时空不存在客观的时间。在此基础上的量子引力改变了物理学的认识论基础。量子引力中的各种问题带来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本体论与认识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在生态系统中,种群和种群之间、种群内部个体和个体之间,甚至生物和环境之间都有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20.
再论信息     
熵概念的提出。王平同志关于“信息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的结论是错误的。可以说信息是参与了“组织程度”的提高,但要依赖于语义。信息过程贯穿于整个认识过程。信息是哲学认识论的一个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