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浩然在当代作家中是一个既具普遍意义又具典型意义的存在。他在“十七年”间的创作无疑是一次尴尬的“建构”,而他在八十年代的创作仍未能摆脱以往的创作模式,出现未完全解构后的“裂变”状态。本文通过对浩然不同时期几部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的解读,试图勾勒出浩然的创作轨迹,并对其在新时期的创作转换进行探源。  相似文献   

2.
去年五一假期,正是家乡采茶季节,人们忙得不亦乐乎!看到我闲着没事,奶奶招呼我帮忙采茶,我随口答应,背着茶篓,兴致勃勃地跟着奶奶翻山越岭。好不容易来到茶园,我已汗流浃背,口干舌燥,想找一棵树乘凉,并找点儿水解渴,可环顾四周,  相似文献   

3.
得知浩然去世的消息,我有一种怅怅然的感伤,仿佛少年时代的一部分宝贵的记忆,随着这个人的去世,也一同被捋扯下来带走了。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作家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在《阅读史》(原名《A History of Reading》,吴昌杰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中对私人阅读有一段描述:"我也习惯在床上阅读。在我度过童年夜晚的许多床中、在过路车辆的灯光阴森恐怖地扫越过天花板的奇怪旅馆房间里、在那些味道与声音对我而言很陌生的屋宅中、在夏季平房小住宅中——海风带来咸湿黏味,或者山中空气如此干燥,我甚至要在身旁放一个装有油加利树水的蒸气盆,以帮助呼吸——床和书的结合让我有一种夜夜都可以回去的家的感觉,在任何天空之下。没有人会大声吆喝,要我做这做那;我的身体一无所需,在这些纸页之下一动也不动。所发生的事是发生在书本上,而我是故事的叙事者。生活之所以发生,乃因我翻动这些书页。看到最后几页,放下书,好让故事的结局到明天才发生,然后,带着实际上已让时间停止的感觉沉入我的枕头中。我不记得有比这更大、更广的喜悦。"一个人的阅读史,竟如此纯粹而温暖。在因阅读而接受的进程中,其时的阅读语境以及目下的重新认知都鲜活地呈现。对文革文学文本的阅读与接受无疑正是此类。基于此,本刊愿意在20世纪文学视野下开辟这样一个子栏目,为那些深沉的阅读和接受体验的学人提供话语空间。感性的和理性的阅读,都在我们的欢迎之列。我们依然相信:"阅读,几乎就如呼吸一般,是我们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5.
浩然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作家,跨越了当代文学的17年、"文革"和新时期,历经不同文学样态的风云变幻。当代文学研究视阈下的浩然分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两部分,大体经历了政治批评、回归历史、主体审美和多元走向四个阶段,折射出整个中国文学"重写文学史"的历程。  相似文献   

6.
林志超 《班主任》2010,(7):48-49
浩然刚从外校转入我班时表现挺好的,活泼、热情。可慢慢地,学生告他状的次数越来越多,被科任老师、生活指导老师拉到我这儿来的次数也多了。 浩然总是说:“老师,我下次一定改,我给你写保证书。”可是,保证书一张又一张地写,  相似文献   

7.
对浩然的评价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话题之一。但由于浩然在“文革”时期的地位以及与主流话语的复杂关系,对浩然的小说创作,包括他在新时期的创作,并没有在实事求是的批评中给予应有评价。当我们剥离了浩然小说中阶级斗争的话语和线索之后,发现其中仍有感动人心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就是来自于作者对乡村日常生活图景的真实描摹。  相似文献   

8.
《莆田学院学报》2013,(6):76-79
自从创作伊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对浩然以及浩然作品的争鸣就一直没有停止,这一事实本身,至少说明浩然及其作品,存在着某种随时代的变迁而沉淀的独特价值。浩然的出现和成长,记录了一个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怎样对一个作家思想和创作的规约以及作家自身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执着追随的过程。浩然创作特点的形成,是被规约而成的,逐渐被规约的浩然与现实的政治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浩然是“文革”时期独步文坛的作家。他之所以能够成为这一特殊时期的佼佼者,与他的积极分子创作动机、他对真实的特殊理解有密切关系。在“文革”中,浩然在“三突出”创作原则的严格限制下,在《金光大道》等作品中建立了一套准确、精致的政治修辞。现在,浩然早已淡出了文学舞台,但他所塑造的积极分子及其思想方式、修辞方式依然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我们的潜意识中。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7,(22):122-123
张继钢,带着一身土气,从晋中平原走进我们的视野里,他的经典作品,例如《黄土黄》《一个扭秧歌的人》《千手观音》,这都突显了他的才华横溢,也让我们深深记住了这个名字。本文主要根据张继钢的舞蹈思维和创新能力来分析其创造特征,例如限制是天才的磨刀石,重复的恰当运用,"情"味浓等。  相似文献   

11.
浩然作品世界既有虚幻的进化论式的圆满,又有人物、事件之"真",二者共同携手营造了一个想象的世界,从中能够感受到中国农村的时代脉搏,体现了中国农民在其历史进程中的价值追求和道德祈求.  相似文献   

12.
13.
郝经存诗有限,但其豪纵劲健之诗风,却历来为人所称道,堪称元代诗坛之著名诗家。通过对其诗歌作品的解读,我们发现,郝经以“澄清四海”之壮志熔铸阔大雄放之诗境,忧事伤时之情怀与沉著痛快之风调互为胶结。在诗人的笔下,景物之赋形、著色,传述出沉郁孤凉而又暗潮汹涌的主观情感,形成了自己奇崛宏肆的艺术特色。有元一代,虽然理学与主流文学的合流已然彰显,但是同样作为思想家的郝经在艺术创作中却没有“以诗注经”,而是抽身于“性”、“理”之外,流露出较为鲜明的现实指向。  相似文献   

14.
拓拔鲜卑统治者的心态与崔浩国史之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魏崔浩事件的发生是由多种原因促成的,国史不过是引发的导火索。从广阔的上考察,是北魏胡汉上层矛盾的反映。同时这种矛盾又不简单是胡汉上层之间利益冲突、政见分歧的矛盾,而是民族矛盾的一种反映。其发生的深刻根源在于胡汉民族间的化、心理隔阂,以及化落后的军事征服拓拔鲜插在执掌国政时面对经济化比其高的汉族、汉族士人,特别是士族高门而产生的并深埋于心的卑怯心理。崔浩国史的纤细过失引发了这种卑怯心理的恶性变态,从而导致拓拔统治疯狂地屠戮崔浩干族高门。  相似文献   

15.
郝经是元初重要的文学家,他不仅文学创作丰富,而且有系统的文学主张。他的文学观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实用”的文论观点,强调文学创作要以实用为主。二是在文学创作中提出了“顺”的概念,主张文学创作要顺应事物本身的道理和形式而不主张“作文”。三是在作家的修养中提出了“内游”说,郝经的“内游’嚏从创作的本体上解决文学创作中文与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简论程颐、程颢的民本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大儒程氏二兄弟,不仅继承了儒学的民本传统,而且站在时代的前沿,对其进行了极富价值的时代性转化,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突出强调“民”的历史作用、重视民计民生、提倡尚贤任能、主张刑教兼备等,对稳定当时的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稽考了金华历代书家和书迹,上自唐朝,下至清末。并简略勾勒了金华古代书法发展史。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初期伴随国家意识形态的转型,浩然与"文革"极左政治一同受到了新的历史时期主流文化的质疑,接受了新的文化语境的重新评价。作为连接左翼政治与新时期政治的天然关节点,浩然重评折射着革命意识形态与现代意识形态的转型中,两者之间的断裂与勾连,以"历史浮标"的形象呈现出新时期文化语境的些许特征。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占有核心的地位 ,其基本内涵即使人的各个方面兼容并包、相互协调地得以发展。这一理论对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 ,有着不容忽视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的男权文化模式里,女性的经验世界被层层的屏障所覆盖,女性的形象被涂改得面目全非。在九十年代的女性创作中,陈染走出男权文化的藩篱,打破男权话语禁忌,用女性话语重塑了女性新形象。然而,这种纯粹的女性私语空间,不免又使女性意识陷入了孤芳自赏的自恋境地。因此,只有开拓更深远的文化视野,提升更高的精神维度,女性主义文学才会更加独立、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