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关爱学生是社会的、高级的、政治的情感。本文以济南职业学院电子工程系学生管理教育工作为例,围绕着关爱教育在尊重和欣赏学生、宽容和信任学生、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和用真心与真情呵护学生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关爱学生是教师的职业情感,诲人不倦也是师爱的重要内涵,尊重和信任学生更是关爱学生的重要体现。教师的一言一行发挥着示范和激励作用,对学生的情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关爱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爱的孕育中成长教师的关爱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关爱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关爱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关爱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的关爱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在教育活动中,每个学生的  相似文献   

4.
留守学生是中国特殊的社会教育环境下的特有产物,因为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无心也无力关爱孩子,这些孩子缺乏来自父母的关怀和教育。留守学生极易产生厌学心理,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巨大的挑战。在教学中,教师担任着孩子父母和教师双重角色,给留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教导,使他们厌学的心理回归本位。  相似文献   

5.
师德,是新世纪教师素质的核心,而师德的核心是爱生,教师的爱是影响学生认识众多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本文通过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事例进行反思,深刻感受到作为教师应当关爱学生,让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将教师的人格风范经过由认同作用加以内化而形成自己人格的一部分.这就需要教师做到了解、尊重学生;在细微中关爱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6.
郭玲 《教师》2012,(22):11-11
理解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关爱是学生成长的动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理解、尊重、关爱学生,让他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7.
高中是学生迈向大学、成年的重要人生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逐渐开始树立起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这一过程的形成中,高中教师、班主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学习、心理、生理以及情感感知方面的情况较过去中小学阶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教师以及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采用合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用爱来感化、温暖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以及变化,及时对学生的各方面情况以及变化做出爱的回应,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文章主要通过六方面来简单阐述一下笔者从事班主任从事班主任工作30年来对于关爱学生的一些思考,其中也包含着一些关爱学生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葵芳 《华章》2007,(2):49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普施关爱,这是提高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教师教书育人要从关爱开始,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只有把关爱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产生最大的教育效果.教师应在班级管理中普施关爱;对违纪学生要倾注爱心;走近学生,理解关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关爱.  相似文献   

9.
在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爱学生,是一种信任、一种鞭策、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付出,同时也在收获着幸福。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包容所有学生的差异和缺点,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教师关爱学生的直接表现就是相信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0.
理解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关爱是学生成长的动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理解、尊重、关爱学生,让他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教学参考》2006,(11):78-79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它蕴含了教师的爱心和教育智慧,蕴藏了教师崇高的精神境界与宽阔的胸怀。不爱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因为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了解学生,以至教育学生。二十多年的教育实践让我清醒地认识到:学生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尤其是农村的学生更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  相似文献   

12.
张弛 《教育》2011,(3):48
作为教师,必须注重自己的教育行为,思考这些行为将会对学生造成怎样的影响,把关爱倾注在每一位学生身上。教师对待学生切忌偏心教师关爱学生的途径和方式有多  相似文献   

13.
用关爱与宽容对待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强,更要带着一颗关爱与宽容之心来教育学生。关爱学生,不仅仅影响着学生现实的学习活动,更重要的是,它还直接影响着学生一生的情感态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乃至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4.
王敏 《考试周刊》2013,(26):172-172
教师正确认识、关爱、理解、平等地对待学生,就能逐步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作者从以慈母般的"爱"关爱学生、以朋友般的"真"理解学生、以严父般的"厉"要求学生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对象是学生.所以教师对于学生的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关爱学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灵魂,是教师时学生情感上的体现。关爱学生有利于滋养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这对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个性情感和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1月总第287期有人说,师德是教师的灵魂,一个没有职业道德的教师就等于没有灵魂。关爱学生是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就是没有职业道德的教师,也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或者说就不配当教师。由此可见,教师关爱学生被认为是最基本的品质、素质、天职。教师应如何关爱学生呢?根据目前学校情况,结合个人实践体会,我谈以下三点:一、爱生,就要全身心地关爱每一个学生,不要只爱优生不爱差生爱学生,所有的教师几乎都会说能做到,然而他从内心里自觉地爱后进学生就比较难了。于是,就出现了有选择的“爱”,或叫做“偏爱”的问题。由于…  相似文献   

17.
老师的关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激励和鞭策,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它甚至比教师本身具有的知识和教学方法还要重要。关爱学生,教师首先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爱学生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责任     
对于学生,学校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素质的影响有可能是终生的。献身教育,教书育人能否收到实效,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在学生的心目中塑造好自身形象,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尊重、信任、欣赏、鼓励和关爱学生,能让我们履行教师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9.
关爱学生,不仅是教师的职业要求,同时也承载着全社会的期望,这就确定了教师工作在学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教师不仅要教学生读好书,而且还要教学生做人,使每个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多年的一线从教经验告诉我,在一个优秀个体的形成过程中,抓好两拨学生是关键。这两拨人  相似文献   

20.
徐卫 《海南教育》2008,(10):16-16
教育是爱的事业。要想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既要热爱工作,更要热切关爱学生。教师要把爱播种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敬重。只有真正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爱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的心里。教师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用自己的爱心和每个学生交往,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走近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学生才会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喜爱教师,才会愿意接受教师的教导,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