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年初,河南出版集团旗下的都市类报纸<东方家庭报>由日报改为周报,基本退出郑州的都市报市场.<东方家庭报>影响力有限,这一变化对市场格局产生的影响不过尔尔,并未引起太大震动.此后,<大河报>依然一骑绝尘,<郑州晚报>依然苦心孤诣地发起挑战,<河南商报>依然在不断调整中探寻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周欣宇 《出版参考》2005,(14):32-33
前后是对双胞胎 2004年9月21日,<大河报>"匆匆忙忙"连载完了河南省作协主席张宇的长篇小说<蚂蚁>.细心的读者很快发现,<大河报>所刊登的<蚂蚁>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的长篇小说<蚂蚁>相比,篇幅要小得多.知情人透露,连载"缩水"的原因是一个叫夏泊的业余作者把张宇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3.
在追兵尚远的境况下,<大河报>不仅有"两报合一"及模仿后进者的应激反应,更多的是针对读者需求变化的自我调适.这种创新往往更能体现办报者理念的变化.对<郑州晚报><河南商报>而言,面对一个读者细分有限、领先者全面覆盖的市场,惟有突出比较优势才能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4.
2001年12月,因政策调整,我曾供职10年的一家省级专业报被"关停".由于曾在<河南日报>发过几篇稿子,<大河报>一位副总编"慧眼识珠",我有幸加盟<大河报>.  相似文献   

5.
"五一"长假期间,闲来无事,摊开2002年5月2日出版的<中国档案报>,很快读到第三版一则题为某地"发现明代王恕诰命"的报道.该文所配发的照片立刻吸引了我的视线:楼顶上,阳光下(或许是阴天),两位先生正手拎珍贵档案在向人展示.年代久远的珍贵档案横空出世本是可喜可贺的事情,但笔者却因这一幅照片要发出一些与之不合谐的"杂音".  相似文献   

6.
截至去年底,<大河报>与河南省档案馆联合推出的"解密档案"栏目,已刊发各类"解密"稿件40余篇,社会效果不错,2008年9月,这项策划报道获得2007年度全国省级晚报(都市报)好新闻一等奖.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来袭,直接使创办于2007年的<大河报>"大河金融理财"面临困境:银行、保险这些主要客源明确表示在广告投放上会"小手小脚".送上门的广告越来越少,长期合同越来越少.既有的办法不行了,怎么办:走出去,改被动为主动;改做广告为做活动,通过活动带动广告,带动经营.  相似文献   

8.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黄金周期间,中关村图书大厦"五一"期间销售额较去年同期提高了60%.  相似文献   

9.
自<北京青年报>开办"口述实录"栏目以来,都市类媒体纷纷效仿,先后开辟了类似的栏目和版面.如<大河报>的"都市倾诉"(后改为"讲述")、<东方今报>的"男左女右"、<楚天金报>的"真情倾诉"、<楚天都市报>的"讲述"、<武汉晨报>的"非常人生"、<武汉晚报>的"百姓讲述"、<申江服务导报>的"口述实录"等.  相似文献   

10.
一、相煎何太急 "五一"节前夕,某市<××都市报>刊登了一条消息,其大意为:据记者了解,今年"五一"节按惯例放假7天.时隔两日,该市的另一家报纸<××晚报>,就"五一"放假一事,也刊载了一条消息,主要内容是:告知市民,<××都市报>刊载的关于"五一"节放假7天的消息是不真实的,在此特提醒广大市民注意.  相似文献   

11.
梁延耀 《传媒》2005,(7):22-23
<传媒>杂志第6期的特别策划<报业"德比"战>中把郑州列为报业德比战的十大战区之一,可见中原郑州的报业市场虽不及中心城市激烈,但郑州作为中原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郑州报业对整个中国报业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2.
世纪华文对全国都市报零售市场的监测,已由几年前的不到十个城市,至今已扩展到全国大中小40个城市范围,郑州都市报也在长年监测范围之内.2008年郑州都市报与多家城市一样,同样经历了因新闻纸涨价而上调价格的过程,与其它几座城市同城涨价有所不同的是,<大河报>率先调价至一元,其他几份报纸尚在酝酿与观望之中.郑州都市报零售市场格局是否有所改变?竞争呈何种态势?下面我们对2008年下半年郑州都市报市场竞争格局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通过对2010年"两会"期间<中国经营报>、<第一财经日报>微博的内容研究,管窥经济类报纸与微博技术的结合以及由此带采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2002年7月,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将两家目前都赢利的报纸<大河报>和<城市早报>进行合并,拉开了我国报业集团资源二次整合的序幕.这次整合是报业集团由已经实现"做大"到迈向"做强"的战略性调整,是报业集团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阶段,是报业集团按市场规律进行操作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吕恰然,<新闻记者>杂志前主编.1988年至1998年,先后在<新民晚报>任新闻版编辑,言论专栏编辑,大特写版编辑.1998年至2010年,任<新闻记者>杂志主编.在<新民晚报>新闻编辑部工作期间,由他策划和主持的.不妨一议"专栏,被评为中国新闻好专栏.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空穴来风"的讨论 2000年上半年,<中国新闻出版报>曾就"空穴来风"这一成语的用法刊登了两篇观点截然相反的文章.第一篇文章认为,"空穴来风"近似"事出有因",<文汇报>上的一则标题<普京语惊四座并非空穴来风>中的"空穴来风"用错了.  相似文献   

17.
中国至少有两部奇书是让世界刮目相看的,一部是<易经>,一部是<黄帝内经>.两部"经"体现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可以把"中国经"作为中国出版走向世界的代表.  相似文献   

18.
喜爱恐怖小说的读者都知道"773"这个诡异的数字,随着<我遇见了我>、<三减一等于几>、<天惶惶地惶惶>、<三岔口>、<阿丝地狱>、<后湖鬼戒>等一部部恐怖悬疑小说精品面市后,773系列丛书也成为了中国本土恐怖小说的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19.
《中国记者》杂志编辑部围绕"休闲"报道创新问题展开专题研讨.我把今年"五一"长假期间写的"长假与'休闲学'"策划笔记整理出来,作为对编辑部"约稿函"的回应.因为是按日记录,难免不尽周严,敬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上半年,湖南卫视把<超级女声>推向全国,产生了不凡的效果,成为继<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后,湖南卫视推出的第三个娱乐品牌.在中国各省级电视台开始萌发频道定位意识时,"快乐中国"的定位在错综复杂、异彩纷呈的省级卫视竞争中,开创了一条品牌差异化发展的道路.湖南卫视凭借"快乐中国"的旗号,创造着辉煌.但同时,又在娱乐与电视媒体社会责任之间品味着失落与无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