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在音乐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教师要唤起学生的潜在音乐能力,用音乐表现内在的感染力去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各种音乐表现形式、手段去吸引学生参与音乐学习及音乐实践活动,用学生喜欢的简易乐器去吸引学生,并用各种优秀的音乐作品去感染学生。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以课堂为主导、课外兴趣小组为补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音乐知识的学习之中,让音乐本身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2.
音乐课程所学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生动形象化,因此,教师应依据音乐教材的内容特点,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发展音乐学习能力的场景,引领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进行审美体验,通过音乐学唱、欣赏等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思维创造时空,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爱音乐、学音乐和享受音乐的乐趣,从而提升音乐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3.
房倩 《山东教育》2008,(6):50-50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动力,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学习音乐,创造音乐,喜爱音乐,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要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就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创设出快乐的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兴奋的状态下自觉、自动、积极地学习音乐、感受音乐。  相似文献   

4.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形式和信息技术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来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进而创造音乐.这样才能够达到音乐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动力,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学习音乐,创造音乐,喜爱音乐,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要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就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创设出快乐的气氛,  相似文献   

6.
<正>在当前的素质教育中,教育创新已成为教育的灵魂,改革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是实施教育创新的关键所在。参与式教学模式就是在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成长"的理念下,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种音乐教学活动,抓住音乐情感这条主线,使学生广泛参与、接触、感受各种音乐情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与理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有效获取音乐知识,使学生逐步形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孩子们的老师,德国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强调音乐教育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学生在课堂中如何提高兴趣,教师应当做好哪些工作,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是本文研究的中心。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需要有课前的充分准备,课堂中有效地运用各种方法来激发音乐兴趣,多方位提高学生的情绪,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及兴趣的长期保持。  相似文献   

8.
用"生活教育"理念指导音乐教学,可使生活元素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教师可引导学生聆听各种声音,感受声音的韵律美;在课堂中模仿生活中的声音,体会声音的节奏美;通过创造最美和声,引导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表现最和谐的声音,逐步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用美的声音陶冶性情。  相似文献   

9.
杨明炎 《考试周刊》2013,(13):174-174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在音乐教学及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其对音乐的感受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10.
音乐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而节奏感对学生学习音乐是非常重要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音乐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11.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世界,使他们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  相似文献   

12.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与行为引发学生的一系列心理上变化,对音乐教学的过程与结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与影响,甚至决定着音乐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因此,音乐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种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发现学生的音乐潜能,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  相似文献   

13.
音乐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各种元素以不同的形态交织在一起,形成不同的音乐形象,表达不同的音乐情感。学生在初中音乐课中应当学习和掌握音乐要素,了解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最终达到音乐审美的体验。文章介绍了音乐要素有哪些,每个音乐要素有哪些不同的形态,怎样通过这些要素来赏析音乐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4.
夏春艳 《儿童音乐》2010,(12):70-73
一、音乐教学中预习的必要性1.音乐课程体小挑重任音乐课程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歌唱、舞蹈、唱游、欣赏、器乐等,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发展音乐兴趣爱好;同时即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又提倡学生在学习中的个性发展;在各种音乐实践中鼓励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欣赏课教学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漫长的音乐历史中,有无数令人倾倒的音乐作品和无数令人敬佩的音乐大师。作为高中音乐教师,应该潜心研究学生心理特点和音乐教学规律.采取各种策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现今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存在着各种前所未有的困难,在这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年代,中学音乐教师们唯有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初中音乐课程的有效整合,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音乐理论知识以及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达到音乐课程内容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帮助每一个学生学习好音乐,爱上音乐。  相似文献   

17.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在音乐教学中,针对他们的心理特征,教师善于利用学生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创设愉快的音乐情境,采用游戏、故事、绘画、表演等相结合的趣味性教学方法,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参与到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从小喜欢音乐,乐于学习音乐,并时时…  相似文献   

18.
李亚营 《考试周刊》2013,(9):180-181
高中音乐教育的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音乐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培养成鉴赏音乐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9.
音乐节奏感是进行音乐欣赏与表现的重要基础,学生的节奏感越强,对音乐感知与表现的能力就越强。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音乐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节奏训练,引导学生在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感知和体验音乐的节奏,学会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与强弱。  相似文献   

20.
贾晖 《辅导员》2009,(13):96-96
音乐课外活动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辐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学校组织各种音乐课外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及表演欲望,发现并培养音乐骨干学生,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可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音乐课外活动如何选择却是个问题。音乐课外活动大体上可以分为器乐、舞蹈与合唱(声乐)这三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