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我是《网球天地》的忠实读者,得知杂志扩版非常高兴,希望在此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个人资料如下: 陈曦,女,白羊座,偶像:格拉夫、阿加西,心愿:结交天下所有喜爱网球的朋友。 通讯地址: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职业中专2001级法律文秘班27号信箱。 2.我出生在网球之家,父亲是一名业余网球运动员,也是我心目中的榜样,他引导我走上网球道路。 我现在还是一名高三的学生——杨轶光,绰号“天才”,网名休  相似文献   

2.
一日,《网球天地》编辑部主任刘丹梅打来电话,问我能不能为“名人网球缘”写一篇反映徐寅生副局长参加网球活动的文章。由于我喜欢打网球,经常在网球场上见到徐副局长潇洒挥拍的身影,也很想有机会了解这位闻名遐迩的世界乒坛首脑为什么如此喜欢网球运动,所以便答应前去进行采访,在办公室里,徐副局长兴致勃勃地谈起了自己打网球的经历和感受─—“我的切身感受是,学打网球.很容易上瘾。”话题从徐副局长什么时候开始打网球说起,他回忆道:“70年代中期,我由中国乒乓球队调到国家体委机关工作从每日奔走在训练场地,变为整天坐在办…  相似文献   

3.
李冬冬 《网球》2013,(4):66-70
本刊2005年8月号曾经刊发《躲在音乐里的网球“黄后”》,那时候黄绮珊正在烈日之下苦练单反。她说的一句话可以成为她今天震撼中国乐坛的一个注脚:“我认为人只有在一种比较从容的状况下,才能做出很多超乎想象的动作。”对于很多网球的业余高手来说.黄绮珊是个很熟悉的人。但从未看到她在舞台上展现出和网球场上同等的爆发力,2013年。黄绮珊凭借湖南卫视《我是歌手》节目,终于走上了歌唱事业的高峰,现在商场,车站,餐厅,随处都能听到她的歌声。我们既已熟悉了网球场上的黄绮珊,现在,我们请到知名电视人李冬冬来为大家讲述一个歌唱的黄绮珊。  相似文献   

4.
深泽 《网球天地》2009,(9):98-99
王福章教头不止拥有中国国家男女网球队的主教练履历,亦曾担任过中国网球学校副校长兼总教练的职务,在青少年培养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在“《网球天地》·网球少年夏令营”开营期间,记者紧紧跟随着王福章,记录下他的“青少年网球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5.
肯尼士球迷论坛我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我认为《网球天地》是一本办得很出色的刊物。主要体现在专业与业余的“度”上把握得恰到好处,无论是专业球员或业余爱好者都能在《网球天地》上找到适合自己的文章。我希望贵刊实现月刊出版,以弥补时效性之不足。衷心希望《网球...  相似文献   

6.
Grace 《网球》2011,(8):62-65
温布顿是所有网球迷心中的圣殿,自从2002年开始看网球以来,那片绿草就承载着我对网球的所有梦想。在网球界,似乎只有温布顿才配的上“经典”这一修饰语。又因为我最喜爱的球员费德勒一直将温布顿视作他自己的后花园,我对这片场地的情感更加深沉。我一直梦想着可以亲临温布顿见证费天王捧起金杯,这个梦想支撑着我对网球的所有热情。  相似文献   

7.
1990年冬一个寒冷的早晨,一个法国中年男人来到中央电视台东门传达室,满脸冻得发紫说要找体育部的头儿。当时任体育部副主任的马国力接待了他。一问才知道他是法国网球公开赛国际电视处的处长,名叫阿兰·瑞尔。他恳切希望中央电视台能转播法国网球公开赛。问他为什么,他说“原因很简单,我喜欢网球,希望中国人也喜欢网球,喜欢法国网球公开赛。”  相似文献   

8.
苏甦 《围棋天地》2011,(3):232-233
上了大学之后才明白了一个道理:小孩子在一个既有比他大,又有比他小的人的环境中“生活”,对他的成长是有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好处的。在黄老师那里我显然是得了这个“便宜”。下棋找高手,是自然的了。同时,师兄师姐们和找比哪个不是“高人”,哪个不比我“文化”高啊。当然后来我也成了“高人”,就是我的师弟师妹还真没几个……  相似文献   

9.
孙文涛   《网球天地》2010,(8):116-118
他在台湾地区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网球排名,大学时拿到全台湾的大学组网球冠军,最辉煌的战绩则是代表台湾地区远赴日本参加大专网球比赛,并且勇夺桂冠,“那个时候,我真的企图成为一名职业网球运动员。”  相似文献   

10.
《网球天地》2011,(1):123-123
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蔡竞也是一个网球迷.他不但是位网球高手.还是一个网球收藏迷。蔡秘书长笑着说:“《阿球天地》的创刊号我至今都收藏者呢。”有他这样的忠实读者.我们自然不会放过采访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网球》杂志今年第五期上有一篇香港网球协会总教练林秉超先生写的文章《十四岁,亚洲职业网球的软肋》,读后我的感想很多。我以为,目前有两个理由要求我们更进一步的探讨这个问题,这两个理由是:一、在中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少年在“体制”外参加网球的系统训练,这是中国网球的希望之所在;二、在中国,网球训练无论在理念上还是手段上都亟待提高,这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社会资源流进网球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了;同时,这些“体制外”的少年对网球的各种新理念有强烈的需求。林秉超先生在文章里列举了很多问题,我都深有同感。同时我还认为,在中国的现阶段里最重要的问题还是“教育家长”。因为家长才是掌握着这些少年成长的过程的决策者,而目前亚洲的各种投资者,网球协会、管理中心、企业,正如林秉超先生所说,只有在看到比赛成绩的时候才会出手赞助。因此,家长必须懂得:一、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职业球员的“料”;二、如果是“这块料”,如何为自己的孩子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看电影、品网球,这两样东西对我来说是生活质量的保证,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当它们结合在一起,生活的品质就得到了双倍的提升。我喜欢在不同的电影里欣赏不同时代的网球故事,一部部电影就好像不同时代的网球历史。而我也从中感悟,原来网球的意义可以这样丰盈。不信,一起来看看。影名《燃情岁月》(The Legend of the Fall)因网球而野性柔情《燃情岁月》是一部乡村情调的影片,拥有辽阔的草原、壮阔的音乐。男主人公三兄弟和他们的养父在草原上骑马、  相似文献   

13.
球星语丝     
“我17岁时还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孩子,而他已经是一个很优秀的网球职业选手了。我们俩简直没法比。”有记者请拉大特比较一下澳大利亚 17岁的小将休伊特和他自己的17岁时,拉大特如此回答。“老实说,我夺得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可能性比看到飞碟登陆地球的可能性还要小。”英国球星鲁塞德斯基在法网赛前预测他的夺冠可能。“我现在的发球和库尔尼科娃的一样差:一场比赛竟然有20个双发失误。我现在是如此害怕发球,我希望自己只接发球。”有“发球机器”之称的伊万尼塞维奇解释他在汉堡公开赛过早被淘汰的原因。“我现在又是单身汉了,…  相似文献   

14.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今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期间,俄罗斯美少女库尔尼科娃每取得一场比赛胜利之后,就要感谢一位叫“Fischer”的人,尤其是在同辛吉斯取得女双冠军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她对记者们说:“在这一天我想特别感谢我的好朋友——Fischer医师,没有他的帮助,我就不能取得胜利,我特别喜欢他。”当好奇的记者们再三追问关于这位网球朋友的情况时,库尔尼科娃并没有理会他们。于是这个Fischer就成了新闻界追踪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清水智英 《网球》2012,(4):116-118
编者按:在上期杂志中,日本教练藤本龙一郎撰写的《日本如何培养青少年选手》一文,对中日两国青少年训练和比赛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对比和分析。本期文章的作者是日籍华人清水智英,他在1991年远赴日本,一直在俱乐部从事青少年网球培训工作,他把日本网球的精髓总结为“兴趣引导、科学训练和以赛代训”,并认为日本网球的许多经验,都可以为中国青少年网球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国庆节期间,一位久未谋面的仁兄突然来电,让我给他弄几本网球的杂志或书籍看看,并向我咨询有关网球器材品牌之类的事情,档次越高越好。据我了解,这位仁兄素来与体育运动无缘,细问根由,他说出一番令我瞠目结舌的话来,“网球是贵族运动,我发财了,要是不会打网球多让人笑话啊!”  相似文献   

17.
作为非专业运动员出身的资深网球教练,朗·韦特在其执教生涯中花了很多时间投入到探究精神状态、思维、态度、自我暗示等非技术因素是怎样影响球员发挥的。为此,他写了一本书名为“PerfectTennis”(《完美网球》),他认为只有技术素养和非技术因素融合在一起才能有完美的发挥。本期我们想介绍以他亲身执教一位遭遇困扰的青少年球员的故事,来谈谈这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汪涛 《网球》2013,(7):72-73
1"我对《网球》杂志是蛮有感情的,创刊号当时就是我自己买的。"陈君乐说留给他印象最深的一期杂志就是2003年7月的创刊号,"我还记得封面人物是费雷罗,‘红尘滚滚’的标题。"2004年在仙霞网球中心举行的喜力公开赛是陈君乐第一次现场报道网球赛事,他在赛场看到《网球》杂志的专卖铺里有一些过刊正在打折销售,其中就有那本创刊号,他立马买了下来,随后又挑了很多本沉甸甸地背回了家。"十年以来,在各家平面体育媒体中,《网球》一直都是我心中最认  相似文献   

19.
汪涛 《网球》2013,(7):86-87
1在上海业余网球界提到李耀,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上海网球123推广管理公司总经理,他10年前就介入网球行业,而与《网球》杂志的缘分同样可以追溯到那个年代。"我跟欧阳旭《网球》杂志投资人之一)和吴昊是在2002年认识的,头一次见面我们就在张江打了一场网球,当时王越  相似文献   

20.
我在《如何 组织网球 比赛》一文中,经常提到三级罚分制。有时大家也常听到某某网球选手受到多少多少美元的罚款。对网球感兴趣的同志都知道网球场上的“坏孩子”麦肯罗经常受到罚款的处罚。罚款实际上是对运动员违反行为准则的一种经济处罚;而三级罚分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