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雷雨     
原文简介 年轻的繁漪不堪忍受周朴园那种封建家长制的束缚,在与周萍相遇后唤起了她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并与周萍相爱了。不久周萍开始悔恨与繁漪的这种关系,他爱上了侍女四凤。四凤的母亲——鲁妈来到公馆,周朴园发现鲁妈就是他的前妻。  相似文献   

2.
《雷雨》中,曹禺塑造了最具有独特个性的典型人物—繁漪。她雷雨式的性格在剧中的淋漓尽致的体现和她的悲剧形象交错在一起,体现了这一人物悲剧性格的深刻性。繁漪那火炽热情,强悍灵魂的本质是时代的觉醒。本文将探讨繁漪的雷雨性格并挖掘其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3.
运用精神分析法中人格构造理论、俄狄浦斯情结理论,对剧本《雷雨》的主要人物繁漪、周萍、鲁大海的形象特征及命运历程进行分析,探求隐藏在其内心不为人知的"潜意识"。  相似文献   

4.
黄志基 《考试周刊》2009,(38):26-28
蘩漪可以说是贯穿《雷雨》整部戏剧的主线,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正是由她来推动。她是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人物,在她身上还充分体现了受压迫性与变态的因素。一切"雷雨"皆因蘩漪而起,蘩漪自身的"雷雨"性格推动着整个故事的发展,本文具体分析了蘩漪的"雷雨"性格。  相似文献   

5.
蘩漪和周萍的矛盾是整部《雷雨》的重要线索,他们的悲剧历程贯穿全剧始终,并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蘩漪、周萍的悲剧“命运决定论”是一种误解。依据罗伯特·W·科里根的悲剧理论,蘩漪和周萍由于内在矛盾性而心理分裂是导致悲剧的根本原因,也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因此,蘩漪、周萍的悲剧不是命运悲剧,而是性格悲剧。  相似文献   

6.
黄文娟 《广西教育》2012,(10):57-58
繁漪是《雷雨》剧作中的核心人物。繁漪这个人物不仅最早引发了曹禺的戏剧创作热情,而且在这个人物身上。也倾注了剧作家最大的同情和艺术灵性。她阴鸷而果敢,哀静而乖戾,封闭而阴冷的家庭压抑了她的活力和个性,把她生命的热情扭曲成带有破坏性的偏执,悲剧虽不因她而起,但她显然加剧了悲剧的进程。对繁漪性格的理解直接牵涉到对《雷雨》主题的认知。  相似文献   

7.
《雷雨》是中国现代剧作家曹禺的名作。作品从繁漪的爱情角度分析了其悲剧的必然性。在周朴园的封建专制下,繁漪得不到爱,与未来前妻的儿子周萍的爱又受到了传统的伦理道德的阻挠,繁漪的爱情悲剧是无可逃避的。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雷雨》中繁漪思想性格的特征及其发展,指出了繁漪性格中多面的、立体的、对立的因素,同时简洁勾勒了其性格发展变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9.
《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成名作,剧中的繁漪、侍萍、四凤三个女性形象集中体现了作家对女性的宽广的人文情怀,体现了作家对女性形象的深度把握。  相似文献   

10.
话剧《雷雨》是我国优秀戏剧家曹禺的处女作,写干一九三三年。《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性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周朴园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其妻蘩漪不堪忍受他的专横,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暖昧关系。而怯懦、自私的周萍不久又勾引了婢女四凤。由于嫉妒,蘩漪通知四凤的母亲侍萍把她领走。侍萍正是三十年前被周朴园引诱,而后又被遗弃的周萍的生母。  相似文献   

11.
曹禺的话剧《雷雨》在创作上明显受到西方戏剧理论的影响,其中性格悲剧的因素在繁漪形象的塑造上表现尤为突出。强悍如雷雨般的激情与本质的软弱,追求生命自由的执著与情感的盲目,繁漪性格的两面性使她对现实的抗争充满了矛盾与困惑,她的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撞击出一朵凄美的火花,同时也给这个人物抹上了一道浓重的性格悲剧的色彩。  相似文献   

12.
《雷雨》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部用"三一律"结构形式写成的多幕剧,采用危机上开幕的结构方法,在矛盾冲突接近总爆发的时刻回溯和交代复杂前因。全剧有多重戏剧冲突线,贯串始终的主要冲突是繁漪和周朴园、周萍父子的冲突,以繁漪、周萍的冲突加强繁漪、周朴园的冲突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周宅的母子乱伦事件是周朴园的家庭专制造成的。众多矛盾冲突与主要冲突彼此交织向前发展。该剧还成功地运用了"发现"与"突转"、"悬念"、"巧合"等结构技巧。《雷雨》艺术生命力百年不衰,和它缜密严谨的结构艺术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3.
<雷雨>中周朴园为什么一再逼繁漪看病吃药,这一有悖常理的举动自1933年该剧创作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图分析并说明一个观点周朴园这样做的真正心理动因是察觉妻儿乱伦丑行后采取的一种掩盖家丑、弃卒保车措施--逼疯繁漪,保全周萍.  相似文献   

14.
<正>《雷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与探索。曹禺曾说过:"一部《雷雨》全部是巧合。"的确如此,《雷雨》剧中存在着诸多的戏剧巧合:如周朴园与鲁侍萍三十年后的再次相遇;周萍与四凤之间血缘关系的巧合;鲁大海与周朴园之间的父子关系;周冲与周萍两兄弟都喜欢上四凤;蘩漪与周萍之间的不伦关系……还有局部的小巧合:例如时间点上的巧合、人物年龄上的巧合等等,这些巧合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共同构建起作品的框架。巧合的应用,既是戏剧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艺术反映生活的必然,并且对戏剧人物、戏剧冲突、戏剧结  相似文献   

15.
蘩漪是《雷雨》中华丽的一笔,可能是由于这一笔过于浓艳,使我们常常忽略了性格暗淡的四凤。曹禺在他的自述中曾谈到,他最先写出的,也是最吸引他的戏剧,人生片段,是《雷雨》第三幕四凤对母亲发誓和以后周萍推窗进入四风卧室的戏。  相似文献   

16.
曹禺先生的《雷雨》演绎着人对“不公平”的社会的控诉和抗争,是受压抑的人性向天空的一声呐喊,也是一出被怜悯的爱情悲剧。封建资本家周朴园无奈放弃爱情的悲剧,下层妇女(侍萍)被离弃的悲剧,上层妇女(繁漪)错爱个性受压抑的悲剧,青年男女(周萍、四凤)得不到正常的爱情的悲剧,  相似文献   

17.
《雷雨》中周朴园为什么一再逼繁漪看病吃药,这一有悖常理的举动自1933年该剧创作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图分析并说明一个观点:周朴园这样做的真正心理动因是察觉妻儿乱伦丑行后采取的一种掩盖家丑、弃卒保车措施棗逼疯繁漪,保全周萍。  相似文献   

18.
曹禺处女作《雷雨》中的主要人物的结局令人心酸。有的死,有的逃,有的变成了疯子。这可能是作者的用心所在,然而在这些不幸者的画廊中,周朴园、蘩漪往往成为舞文弄墨的热门,究其原因自然是由于扮演的角色决定的,因此,作品中并不显赫的周家公子周萍往往被人忽视,其实,周萍同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人物,其性格也较复杂,要认识周萍其人,必须从与他关系密切的周围的一些人入手,从与这些人的交往中来了解其性格特征。在剧中与周萍关系最为密切的,即能衬托表现他性格主导面的人物有三个:一是他的父亲周朴园,二是后母蘩漪;三是女仆——后来的情人四  相似文献   

19.
现代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的代表作《雷雨》塑造了具有典型性格的典型人物——繁漪,她是全剧的中心人物之一,也是冲突的制造者与推进者。同时她也是一位不幸的令人同情的女性。  相似文献   

20.
李玉成 《邯郸师专学报》2002,12(2):28-30,33
《雷雨》中周朴园为什么一再逼繁漪看病吃药,这一有悖常理的举动自1933年该剧创作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图分析并说明一个观点:周朴园这样做的真正心理动因是察觉妻儿乱伦丑行后采取的一种掩盖家丑、弃卒保车措施--逼疯繁漪,保全周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