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初中化学教学中关于压强知识的应用,尤其在实验中的应用非常重要.针对中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压强原理有相当的难度,结合一些实例,从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气体体积(分数)的测定、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气体产生的压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压强原理.  相似文献   

2.
采用先分类后综合的方法对国内手机传感器应用于中学化学实验的14篇文献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手机传感器中光线、图像、声音和气压传感器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应用较多,手机传感器在溶液浓度测定中应用最多,在特征光谱测定、气体压强测定等也有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图4“倒吸”是由于密闭装置中内部压强小于外界压强,引起液体倒流入“反应装置”中去的一种实验现象。在化学实验中,有气体(或蒸气)产生或参加反应的实验装置一般都是密闭装置,因此,防止液体倒吸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也是高考中常考的实验考点。那么,哪些实验会引起“倒吸”,如何防止“倒吸”?化学实验又如何合理利用“倒吸”呢?a.要防止引起“倒吸”的化学实验。会引起“倒吸”的化学实验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把气体导入到极易溶解的液体中的实验。由于气体的溶解,使气体发生装置及导气管中的压强小于外界压强,从而引起液体的倒吸。在实…  相似文献   

4.
柴勇 《化学教学》2006,(10):47-50
与气体压强有关的问题在中学化学中非常普遍,利用气体压强设计考题也是屡见不鲜。现将考题设计中有关气体压强的测试形式及相关例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压强差"是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应用得较多的一个物理知识.主要体现在与实验的装置原理或操作原理有关."气体压强"这个概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初三学习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其基本原理是:选择的某种物质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但不与空气中的氮气及其他气体反应;利用氧气与该物质反应后生成固体物质,使密闭容器中气体减小,气体压强减小,根据进入的水的体积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之一,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本实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嘏和探究欲,  相似文献   

7.
帕斯卡原理--密闭的液体或气体(注:以下简称"流体")对压强的传递规律,是液体压强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广泛.为此我们设计了下列实验:  相似文献   

8.
一.“喷泉”实验的原理喷泉实验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内外产生足够的压强差。如图1,圆底烧瓶中充满了易溶于液体b的气体a,根据物理学连通器的原理和帕斯卡定律可知:滴管挤出液体b之前,烧瓶内气体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当向烧瓶内挤出滴管中的液体b后,因液体b吸收了气体a,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内外压强差较大,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使液体b从烧杯中倒吸入烧瓶而形成喷泉。  相似文献   

9.
您好!我非常喜欢化学实验,但我在做化学实验过程中经常碰到一些与气压相关的问题,不知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究竟哪些问题与压强原理相关?请老师明示。  相似文献   

10.
帕斯卡原理——密闭的液体或气体(注:以下简称“流体”)对压强的传递规律,是液体压强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广泛。为此我们设计了下列实验:  相似文献   

11.
瞿兵 《新高考》2007,(5):43-49
专项突破一、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实验方法归纳 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是中学化学实验的重要操作之一。涉及气体的制备、收集以及气体反应等实验的仪器装置,在组装完毕后都要进行气密性检查。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应用的原理一般都是压强原理:(1)给装置内的空气预设一条通路并将其出口通入水中,使装置内密封的空气压强增大,体积膨胀,如果气密性好,则空气就会沿着预设的通路逸出;(2)往装置内注入液体达到一定的高度,将原先装置内的空气密封在内,且由于液体高度的原因而增压,若气密性不好,空气就会逃逸,液体高度会下降。  相似文献   

12.
化学中的一些气体实验,存在着共性,均是利用压强差原理来设计和完成的.在理解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可以对教材实验进行实验方案的创新设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中学化学中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是属于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实验操作,学生对常用的制气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比较熟悉,而对改进的实验装置或者新情境下的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往往不能正确地作答。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初衷是把该题作为课堂练习,组织学生讨论,以促进学生对装置气密性检查知识的理解,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该题的讨论进程及结果,大大出乎笔者的预料。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是:根据气体状态方程PV=nRT,当温度改变时会引起实验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或气体体积的改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内气体的温度,根据有无…  相似文献   

14.
文章充分运用了跨学科的知识,在动手实验过程中,基于实验事实,建立了影响气体压强变化因素的一般模型即“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温度越高,气体粒子数越多,气体被压缩则压强越大”。并在“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改进”,以及“设计实验证明物质间能否发生反应”的应用中检验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有效突破压强在化学实验中应用的这一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5.
饱和溶液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1 用于气体的净化 可用饱和溶液洗气的方法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杂质气体.如除去CO2中混有的HCl、SO2气体时,可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洗气,其反应原理为:NaHCO3 HCl=NaCl CO2 H2O,2NaHCO3 SO2=Na2SO3 2CO2 H2O.  相似文献   

16.
饱和溶液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1用于气体的净化可用饱和溶液洗气的方法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杂质气体。如除去CO2中混有的HC l、SO2气体时,可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洗气,其反应原理为:NaHCO3 HC l=NaC l CO2 H2O,2NaHCO3 SO2=Na2SO3 2CO2 H2O。饱和NaHCO3溶  相似文献   

17.
喷泉实验在高中化学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也是一个富有探究意义的实验。喷泉实验的基本原理是:使烧瓶内外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压强差,利用大气压将烧瓶下面烧杯中的液体压人烧瓶内,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哪些因素能够造成烧瓶内外气体有压强差呢?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可知影响气体压强的因素有温度、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产生压强差的措施有以下几种。(1)使温度改变。  相似文献   

18.
中学化学实验中,经常涉及装置的气密性检验问题。一般说来,无论采用那种装置制取气体,在成套装置组装完毕装入反应物之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装置气密性检验采用的一般方法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相似文献   

19.
何翔 《化学教与学》2011,(10):76-77,85
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气体压力传感器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实验案例,着重阐述了其运用的方法、实验案例设计、实验原理,相比传统实验手段的优势及有关的注意事项等,并就传感技术对高考的促进作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一、在实验中的运用1.喷泉实验原理:利用某种气体易被一种液体吸收而形成压强差,把液体压入烧瓶,在尖嘴处形成喷泉。例:在如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中,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f,a中形成喷泉,b液体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符合要求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