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它作为一种信息工具,使中学生们了解世界、开阔眼界,学到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然而,一些青少年却沦落成网络的俘虏,将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贡献”给了虚幻的网络世界,网络演变成杀戮亲情的利刃、迷惑心灵的毒品、耗费青春的泥潭。沉迷于网络中的青少年朋友,勇敢挣脱“网魔”的束缚吧,不要让网络的阴影遮蔽了窗外的阳光,不要让网络的毒汁腐蚀了纯真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2006,(17)
网络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它作为一种信息工具,使中学生们了解世界、开阔眼界,学到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然而,一些青少年却沦落成网络的俘虏,将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贡献”给了虚幻的网络世界,网络演变成杀戮亲情的利刃、迷惑心灵的毒品、耗费青春的泥潭。沉迷于网络中的青少年朋友,勇敢挣脱“网魔”的束缚吧,不要让网络的阴影遮蔽了窗外的阳光,不要让网络的毒汁腐蚀了纯真的心灵。  相似文献   

3.
网络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它作为一种信息工具,使中学生们了解世界、开阔眼界,学到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然而,一些青少年却沦落成网络的俘虏,将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贡献”给了虚幻的网络世界,网络演变成杀戮亲情的利刃、迷惑心灵的毒品、耗费青春的泥潭。沉迷于网络中的青少年朋友,勇敢挣脱“网魔”的束缚吧,不要让网络的阴影遮蔽了窗外的阳光,不要让网络的毒汁腐蚀了纯真的心灵。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成为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上网”已经成为青少年的“新宠”,面对不可抵挡的青少年“上网热”,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网民群体的实际状况,呼吁稚嫩的心灵——孩子请不要过度迷恋网络。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1、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事业的推动,而现代社会中除了传统教育模式外,又多了许多教学模式,如“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便捷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通过网络…  相似文献   

5.
网络犹如一块神奇的土地,深深吸引着青少年的眼球。网络又是把双刃剑,在带来种种便利和好处的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何让青少年度过网络人生“危险期”?笔者认为,关键是要为青少年上网构建“心灵防火墙”。  相似文献   

6.
缪仁票 《中国德育》2007,2(10):85-87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本期始,我们辟“心灵例话”专栏供大家共同总结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经验,探讨心育与德育的内在理论关联,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成功案例。心灵是需要爱心滋养的,相信丰富博大的心灵能够让我们看见整个世界,听到整个人类的声音。  相似文献   

7.
“真正有‘网瘾’的只是少数,家长、社会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上网瘾的标签。”1月15日~16日,在全国网络成瘾矫治专家高峰学术研讨会暨“虹”计划科研成果发布会上,北京军区总医院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主任陶然发出了这样的呼吁。专家们一致认为,网络在青少年生活中已经不再可有可无,一些青少年上网时间长并不等于成瘾,而在某些青少年网络依赖的表象下,是家庭和社会出现了问题。给孩子贴上“网瘾”的标签,是成年人的语言暴力,对解决青少年网络依赖并没有多大帮助。  相似文献   

8.
宫克 《辽宁教育》2002,(10):32-32
一、青少年上网的消极影响随着电脑的普及,不少家长抱着让孩子接触网络增长知识的心理,鼓励孩子上网,但不久就发现孩子沉迷在网络聊天和五花八门的网上互动游戏中,还有的孩子在网络上结交异性朋友,甚至发展为网恋,严重地影响了学习和身心健康。由此说明,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不可忽视。二、网上问题的心理分析1.与人交流的愿望常使网民误入“陷阱”很多人都非常希望与人交往,渴望倾诉自己的苦闷、烦恼,但现实中往往需要人们表现为“人前逞英雄,人后流眼泪”,心理上内伤甚重,渴望得到心灵的抚慰。而网络聊天室的虚拟性恰好满足了…  相似文献   

9.
邹娟  朱俊 《教育现代化》2005,(11):19-19
现代网络文化的冲击。让孩子们从头到脚都散发着网络文化的气息。青少年上网的时间和机会一直都在不断地递增。这个时候,往往是青少年心理教育的“盲点”时期:教师没有正确的指导,家长也上班忙.顾不上孩子.所以青少年在网络世界里迷失了方向。所以,怎样顺利地指导青春期青少年正确对待网络.这是父母和教师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网络一方面给青少年的学习、交往带来极大便利,另一方面其负面效应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多方面影响不容忽视。通过叙事班会让青少年认识到网络世界带来的得与失,理解合理使用网络的重要性,才能觉察自己使用网络的情况,实现上网自我监控,避免陷入网络依赖。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日前,“心灵如花盛开——八位特殊教育青少年摄影联展”在上海明圆文化艺术中心举行。这是上海市长宁区特教中心面向特殊青少年开展“摄影治疗”的探索之一。据了解,为了让特殊青少年增加对自我与社会的认识,增强自我效能感,该中心借鉴国内外艺术治疗的经验成果,对智障、视障、自闭症、情绪障碍四类青少年进行‘摄影治疗”,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着丰富的内容,给广大青少年学生提供了是非鲜明的道德行为规范和处世哲学,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点亮了信念的“明灯”。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在组织和开展荣辱观教育活动时,应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要明确目的、端正态度、克服形式主义,把荣辱观教育做实、做活、做好,让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融入学生心灵。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心灵特困生”形成的原因、“心灵特困生”的心理特点和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成长的消极影响,以及帮助“心灵特困生”的几点举措。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民数量爆炸式的增长,网络世界中“键盘侠”群体愈发庞大。由于青少年个体理性认识不够、主观上自主性较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引导不足以及网络道德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使得青少年成为“键盘侠”这一群体的主体。青少年“键盘侠”的出现使得传统思想政治课教育价值受到冲击、网络社会舆论环境遭到一定破坏,对国家法律公信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强调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加大对青少年价值观引导、强化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和深化青少年理性认知来减少青少年“键盘侠”数量,从而净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传播的媒介,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如今,学生上网相当火爆,泡网成为一种时尚。互联网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中,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学校、家庭以外的未知领域,认识世界的博大精深,但“网络垃圾”也日益侵蚀着青少年纯洁的心灵,给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带来新的课题、新的任务。怎样才能让道德之光照亮每一个身处网络时代的青少年的心,让他在正确思想光芒的照耀下茁壮成长,成了很多有识之士思考和探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恶搞”又被称作“Kuso”文化,是一种以爆笑、搞怪、恶作剧为主要特征的另类创作风格。当前的“恶搞”主要从网络上开始流行,以文字、图片和动画为手段来表达个人的思想。它的滑稽和颠覆以及莫名其妙的无厘头表达,让一些青少年模糊了对中国传统观念的认识,所谓的“正常”已成为一种荒诞。随着“恶搞”在网络上“新作不断”,课文恶搞、语言恶搞、短信恶搞、视频恶搞等正潮涌般侵蚀着中学生稚嫩的思想。那么,“恶搞”对中学生的心灵造成了怎样的伤害?它的兴起又对中学生存在哪些消极影响?就此现象,笔者对部分学生、家长和老师进行了深入的调查采访。  相似文献   

17.
恋人说,真情是含情脉脉地观望,无微不至的关怀;科学家说,真情是全身心地投入,废寝忘食的工作;而我认为,真情是无私的教育,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心灵是美丽的雕塑。班主任首要的任务是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让青少年“成人”,为了出色地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成为真正的教育者,班主任必须拥有“一片冰心在玉壶”式的真情,走近学生,关爱学生,聆听他们的心声,构筑教育生命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恋人说,真情是含情脉脉地观望,无微不至的关怀;科学家说,真情是全身心地投入,废寝忘食的工作;而我认为,真情是无私的教育,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心灵是美丽的雕塑。班主任首要的任务是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让青少年“成人”,为了出色地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成为真正的教育者,班主任必须拥有“一片冰心在玉壶”式的真情,走近学生,关爱学生,聆听他们的心声,构筑教育生命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19.
何艳 《四川教育》2009,(4):14-14
在这个偶像盛行的时代,为了让积极的、英雄的偶像占据青少年的心灵,我充分开发通江县“川陕苏区首府”和“中国红军之乡”这一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调查、观察与活动中领略红色文化、感受红军精神,进而在学生的心中竖起一座“红色”的丰碑。  相似文献   

20.
罗明华 《父母必读》2013,(11):109-109
“不”“我不要”“我不吃”“我不走”,他不亦乐乎地沉浸在一个说“不”的世界里,这真是让爸爸妈妈很挠头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