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教育物质层面现代化、精神层面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指出学校在追求教育现代化过程中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并围绕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说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教育物质层面现代化、精神层面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指出学校在追求教育现代化过程中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并围绕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说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3.
马梅花 《青海教育》2009,(12):44-44
人文素养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以追求真善美等价值理念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既如此,那么人文教育就应以精神层面为突破口,促进人的进步,培养人的智慧,提升人的精神,实现人的价值,帮助人们有意义地活着。  相似文献   

4.
“人的现代化”研究述略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王胄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国内外时下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所谓人的现代化有这么两层含义,一是通常泛指包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人格等在内的精神层面的革新;二是针对...  相似文献   

5.
教育首先是人学,要研究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和倾向,从而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这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核心价值。一是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推进教育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从办学条件现代化这一突破口走向教育装备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手段现代化、教育评价现代化等多个层面的推进,最终目的都是为人的现代化奠基。[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美好教育",是杭州高水平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地方选择。它以顺应新时代新要求为出发点,以破解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为突破口,以追求匹配杭州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为着力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建设"美好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地区追求高水平建设教育现代化的本土目标与工作语系。高水平建设"美好教育",可从市域与学校两个层面推进。  相似文献   

7.
社区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其理论与实践导向的多元化、大众化、个性化、人性化,比其它教育更具开放性、终身性和便民性。其核心价值在使人的心灵和谐美好,人的环境充分优化,人的发展得到满足,人的生活持久向善,其中,关注人的心灵和谐是社区教育的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8.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将人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启蒙运动唤醒了人的理性精神,促成了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全面走向以技术化、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为标志的现代化。由于维系西方现代化的命脉是资本,资本的逐利本性及其拥有的至高地位导致人的物化与物的人化,先发现代化国家人的现代化停滞于工具理性凸显而价值理性遮蔽的初阶状态。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目标内在地要求人在初阶现代化“共性”的基础上实现新的超越,在彰显社会价值理性中迈向人的高阶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既体现在社会组织的变迁上,也体现在文化和观念层面的改变上.英克尔斯认为,人的现代化才是现代化得以生成和实现的重要因素;工厂是人实现现代化的学校;强有力的环境可以促进现代人的转型.他所论述的"人的现代化"的观点,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的现代化呼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现代化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关心人的现代化问题,研究人的现代化素质的形成、发展、完善,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核心工作。社会现代化的目的和动力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主要是人的思想精神的现代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有助于培育现代化的完整的人,有助于铸造现代化的自由的人,有助于塑造现代化的高尚的人。  相似文献   

11.
论现代化教育与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现代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是短期行为。教育现代化并不是盲目地适应现有社会,而是确立自己的地位,在适应社会的同时,引导社会、规范社会的需求。教育现代化不仅是被动的过程,更是主动的过程;不是为了盲目地适应现代社会,而是要确立自身地位,在适应社会的同时,引导社会前进,规范社会需求。我们要利用教育的育人功能,加强综合素质和现代性“历史人格”的培养,把对人格完善、个性发展、超越意识、现代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现代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人的现代化不仅是现代化教育的前提,也是现代化教育的目的;而现代性综合素质和历史人格则是现代化人才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缘起西方,现代是西方社会区别于自身传统的一个重要阶段。中国的现代化则是现代性进入中国与中国的传统逐渐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近代中国被迫卷入西方的现代性扩张进程的各个阶段。从现代性概念内涵的生长发展以及她在中国发展阶段的表现形态来看:现代性的中国化其本质还是人的现代化;新时期深圳特区现代化的发展根本上依靠深圳人精神层面上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把教师看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对教师工作性质的一种隐喻,这种隐喻关涉的不是教师与学生在课程中“如何求知”的技术层面,而是“如何为人”的精神层面。它不仅暗示着教师必须具有“崇高的”灵魂,而且学生也必须学着像教师一样变得“崇高”,反映了现代性对人的精神期待企图通过教师的影响来渗透到课程的每一个领域。然而,在当代,作为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同样可能面临不同程度的精神压力,甚至自身精神家园的迷失。  相似文献   

14.
关于德育现代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和人的现代特征发生、发展的必然过程和结果。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又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德育是为社会和人的需要服务的,社会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都必然要求德育现代化。而德育的现代化必然通过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和德育手段的现代化来体现,使整个德育体系都符合现代化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教育哲学蕴藏着人性本质和教育智慧、教育哲理,是一门始终保持心灵自由思考的学问,就像指路灯,使人类教育不会迷失方向。人是一个永远未完成的存在,教育哲学是对人的终极关怀,是探讨如何将潜在的人转化成为现实的人,使现实的人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教育现代化虽说已走过了一百年的历程,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任务并未实现。理性的缺失是制约中国教育现代化顺利进行的主要障碍。理性的缺失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民族中心主义作祟,二是科学精神缺失。中国教育现代化不能仅停留在物质和技术层面,而更应关注现代人理性的培养和重建。  相似文献   

17.
教育本质上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人的精神的生长。但是既往的教育只是停留在机械的层面,注重对受教育者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了教育对象作为生命的层面,缺乏对生命的关注,对精神的关怀。教育从本质上忽视了人的存在,迷失了它本来的方向,使教育由一种基于信念的行为,变成了简单的技术行为、技术操作。这一缺乏,直接造成了学生精神的丧失、萎缩、变形,这是目前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因此,重视个体生命,特别是个体生命在其整体和谐发展的基础上精神性生命的成长,是当代教育的最主要的本质使命。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师的精神”,包括热爱人民、热爱学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为公的奉献精神;虚心学习、终身学习的精神;追求真理、求真求实和“以教人者教己”、以身作则的精神;追求教育的现代化、中国化,提倡科学与民主的改造社会的精神;勇于开拓、实验的精神和服务于农村,在劳力上劳心的精神。并分析了这些精神提出的社会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科技对人精神层面的几个方面:人主体性的丧失、对人类心灵的污染和对人类社会思想观念的冲击等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人的现代化:意义和特征--兼论素质教育的现实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和根本目的,而作为人的现代化的指向即人的现代性具有鲜明的特征。由于人的现代化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意义,所以,作为我国教育改革方向的素质教育,必须以人的现代化为现实目标,把人的现代性特征贯彻落实到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