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月7日,工人日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武汉肉类联合加工厂实行改革,直接供应各国营菜场鲜猪肉,这确实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但是,在消息和所配的“短评”中都说,这一改革“结束”了武汉市民“吃冻肉的历史”,这就很难使人信服了。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肉食供应中,经过改革,尽量减少中间环节,让消费者吃到更多的鲜肉,这无疑是值得提倡的。但因此而否定在流通过程中冷库、冷藏的必要性,说人们吃“冻肉”的“历史”从此“结束”了,这从  相似文献   

2.
2013年11月6日,湖北多家媒体报道“武汉年内将推进出租车改革,武汉的士价格和运力将适当提升”。“武汉的土涨价”这一话题再一次激起网民的热情,从“草根”到“大V”都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而引发此次舆情的个中缘由,被网民所诟病的的逻辑问题无疑值得我们探究。  相似文献   

3.
信息窗     
武汉晚报设立“范春歌工作室”据《新闻出版》消息武汉晚报在新闻改革中推出新举措,设立以著名青年女记者范春歌命名的“范春歌工作室”,并在报纸版评辟“范春歌工作室”新闻专栏。5月17日,“范春歌工作室”新闻专栏在武汉晚报头版头条亮相,报社专门以编辑部名义配发《开栏致读者》讲刊登了“范春歌工作室”三名成员的彩色工作照。在武汉晚报辛勤耕耘16年的范春歌,是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得主。在她极富传奇色彩的新闻工作经历中,曾三度涉险走天涯.深入人迹罕至的戈壁、草原、深山.为广大读者采写了大量…  相似文献   

4.
章可 《新闻前哨》2008,(5):32-34
2007年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批准,为武汉市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综合配套改革要求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目标,以武汉市为主体,发挥武汉在城市圈中的龙头和辐射作用,同时增强武汉城市圈内“1+8”城市在产业、金融、交通等方面的关联度,通过改革缩小城乡差别。  相似文献   

5.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如何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挥舆论监督功能,是新闻界同仁们正在思考和实践的新课题。在这方面,武汉人民广播电台的《873行动》迈出了可喜的一步。“873”是武汉电台的播出频率。1992年5月在“白云彩虹873'’主持人直播节目中开设“食品饮食卫生投诉电话”后,一场对违反《食品卫生法》行为由新闻舆论进行监督,政府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百日“大扫荡”全面展开。这就是被武汉市民交口称赞,被市长赵宝江誉为“极有特色,将载入武汉史册”的《873行动》。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广播电视系统进行的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是国家广电总局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广播电视各项改革是我们面临的突出课题。为了总结广播电视改革的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与武汉广播电视局联合举办“武汉广电杯·科学发展观与广电业改革”征文活动。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7.
广播战线升起又一颗改革之星──“楚天广播电台改革暨节目研讨会”在武汉召开经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批准做为改革试点单位的楚天广播电台,迎来建台五周年。为研讨楚天台改革经验,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湖北省广播电视学会与楚天广播电台于8月6日至10日在武汉联合召开...  相似文献   

8.
文晓梦 《新闻前哨》2007,(8):104-104
连获湖北“良好银行”称号 近日,湖北银监局决定,命名广东发展银行武汉分行等金融机构为湖北省2006年度“良好银行”。这是武汉分行连续第二次获此殊荣,被誉为江城金融明星。  相似文献   

9.
陈志远 《新闻前哨》2004,(11):49-50
2003年2月19日的《武汉晚报》有两条独家重磅新闻,其一是一版头条 A17版“非常新闻”的《500万巨奖击溃亲情》;另一是一版标题导读、A7版“深度报道”发了一整版的《溺爱再酿悲剧——亲生儿子举刀砍向母亲》。这两条重磅新闻足以撑起当日武汉晚报的零售市场,全国各大网站竞相转载。上海电视台在网上看了这两条新闻后,次日就乘飞机赶到了武汉,找到武汉晚报要以电视的形式重新演绎前一新闻。哪个办报的人看了这两条新闻不眼馋?  相似文献   

10.
6月21日是个星期五,武汉的报纸几乎全都报道“梅雨来临”。 《长江日报》“服务在线”版在“一周气象”专栏开头提醒——《暴雨揭开梅雨序幕/降水频繁天气闷热》,对前后两周的天气形势作了分析和展望。 《武汉晨报》“要闻/武汉”版重题直呼“梅雨来了”,一旁点出“将持续20多天”,并推测“出梅”时  相似文献   

11.
石勇 《新闻前哨》2004,(3):64-64
武汉市的璀璨明珠——桥梁村,位于“武汉·中国光谷”腹地、东湖风景区磨山山麓,东西两面是宽阔的东湖水面,北临中科院武汉磨山植物园,南接风筝山、喻家山和长江乐园及武汉森林公园。气势非凡的度假村,犹如画龙点睛,将桥梁这条“龙”点得腾云驾雾,施风播雨。  相似文献   

12.
叶子 《新闻前哨》2014,(9):66-68
城管,在现代城市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部分城管的违规执法和媒体的选择性报道,使得城管这一群体被污名化.武汉作为重要的中部城市,却背负着“脏乱差”的恶名,城管的负面新闻不绝于耳.为塑造“大武汉”新形象,三年前,武汉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城管革命”的口号,提出要用三年时间让武汉市容环境达到湖北省内最优、国内一流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刘川鄂 《新闻前哨》2008,(11):47-47
尽管我不是武汉人,但已经在武汉生活了20多年.我算是一个较为深刻的“武汉观察者”吧。在我写过的诸多有关武汉的文章中,曾将武汉定位为“世俗与庞杂”:在为一家杂志撰文时,我也曾以“何为世俗生活:以武汉为例”为主题。  相似文献   

14.
1999年11月1日,牟其中涉嫌信用证诈骗案在武汉开庭审理,有超过300名中外记者参与采访报道。像这次庭审引发如此大规模的媒体关注,是多年来武汉新闻界惟一的一次。媒体对此案倾注如此“热情”,意味着“牟其中案”是惯常所言的“卖点”,这表明“受众需求”现在越来越成为媒体的重要驱动力。那么,在市场竞争日渐激烈,在争取读者追求发行量的压力下,如何保持新闻的基本品格?媒体对“牟其中案”的报道是否坚守了新闻最基本的品格之一:  相似文献   

15.
乔新生 《青年记者》2021,(4):126-126
记者如果在自我设计的报道框架内寻找所谓的细节,观念先行,那么最终必然会被当作工具所利用。2020年1月23日,湖北省武汉市为了控制重大疫情宣布封闭城市。封闭城市一周年之际,英国广播公司的记者加沙雷(John Sudworth)来到湖北武汉。在电视节目中,他声称这是重大疫情的“原点”,是“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开始的地方”。可是没有想到,采访武汉市民的时候,他不断被嘲讽。当他询问武汉市民病毒来自何方时,武汉市民毫不客气地回答,“病毒来自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16.
“现场短新闻评选不仅要长期坚持下去,而且要不断有新办法,新内容。明年第三届要注意评选上头条的现场短新闻。”这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9月15日在武汉举行的现场短新闻研讨会上所强调的。徐惟诚说,提倡写现场短新闻是新闻改革的重要措施。实践证明,两年来开展这项活动,对我们的新闻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首先是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闻的功能。新闻工作者是人民的眼睛,要替人民去  相似文献   

17.
为迎新春,一架直升飞机在武汉上空飞行,执行空中播报“交通信息”任务,这是楚天广播电台在新的一年为加大“交通信息”播报力度而采取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8.
叶晓 《传媒》2002,(3):19-20
“砸大奔”事件本来只是一个单纯的产品质量问题。最初,作为受害者的武汉野生动物园在这一质量索赔纠纷中,扮演着受人同情的悲剧主人翁的角色。但是这么一“砸”,事情的性质就发生了某种变化。“砸”之前,所有的道义与同情都在武汉野生动物园这边;但“砸”之后,情况却大不一样,受害者变成了加害者,悲剧变成了闹剧。一个普通的质量纠纷开始有了一种复杂的况味。  相似文献   

19.
镜头一:一个漂亮的金发女郎,身穿中国工人的蓝制服棉袄,用锉刀在认真地“改造”着一块木模。镜头二:她推着自行车,随着人流,走进了一家工厂的大门。镜头三:她在一位老工人家里,与这一家人围坐在圆桌旁,有说有笑地品尝着热气腾腾的火锅……这是中央电视台1月25日新闻联播节目中出现的几个面面。解说词告诉我们:美国《新闻周刊》女记者艾鼎德为了了解和反映改革中的中国工人,从1月18日始到武汉汽轮发电机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采访。在采访过程中,她工作在车间班组,吃住在工人家里,实行了名副其实的“三同”。艾鼎德的“房东”说:“我过去从来没在家里接  相似文献   

20.
适应市场经济建立竞争机制武汉晚报编委会新闻媒介的竞争,归根结蒂是人才的竞争。中国晚报近年的大发展,跟它们着力培养优秀人才是分不开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进行新闻改革,优化青年编辑、记者“冒尖”的环境,无疑要遵循市场经济“平等竞争原则”。而“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