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数学课程给学生越来越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与生活相关的、有趣的和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将成为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何在数学课堂学习活动中有效地实施和体现课改的基本理念.笔者对此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实践证明:单独的行为参与不利于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思维交流,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结构加以综合、提高和应用,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如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注重探索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探索和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然而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因此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数学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那么在数学活动中如何有效地开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活动,并使活动落到实处,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领会和应用数学思想与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安排数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呢?下面围绕这个主题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要求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实践中会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数学实践活动课越来越多.那么,数学活动的开展具有什么意义?在教学中还有哪些注意点呢?本文提出了一些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并被教师越来越广泛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与调查,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理论明确指出,任何教育都存在于各种活动之中,并通过活动表现出来.数学教学也不例外.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因而《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8.
小组讨论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讨论法,作为契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其中,小组讨论法是目前中小学课堂上最常见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中,数学活动就是有组织的有目的数学学习实践过程.在新课改的教学里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要求我们教师充分认识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活动的特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符合教改要求的数学活动.与课改相适应的数学活动有那些特点呢?下面从活动结构、活动过程、活动结果来探讨与课改相适应的数学活动特点.  相似文献   

10.
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已经越来越多地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更是我们广大中学数学教师所关心的问题。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那样“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的理念倡导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学习。数学活动是学生学习、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是学生自己构建数学知识的活动.因而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在每一个数学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和探究.  相似文献   

12.
1数学活动、数学项目活动概念的界定 数学活动,就是指为了解决某个数学问题而进行的学习或探索.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习数学.数学项目活动包括活动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与一般数学活动相比更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强调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相互配合,活动的结果以研究报告、图案设计等方式呈现.  相似文献   

13.
数学活动不是一般的活动.它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体现在数学课堂上.既有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又有教师引导学生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关于数学学习内容的互动对话、教师恰当的问题引领等.对提高数学活动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那么怎样有效地去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真谛呢?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需要学生“自主探索”与教师“有效引导”的激情共舞.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被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加以要求.探索性的活动也贯穿整个初中数学教材.过程性目标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其实探索知识就是过程性目标的体现.是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场所.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思维方法.提供了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的机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后继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孚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张士康 《考试周刊》2012,(80):75-76
数学建模理念已越来越受到数学教学一线老师的青睐.它的重要意义及模型在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备受关注。更引起了教师探索的兴趣.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课程教学应体现“问题情境一建立数学模型一理解、应用与拓展”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学习活动,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倡导实施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