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三年级的语文基本功训练应重视联句成段。段的训练抓好了对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是这样进行的: 一、帮助学生认识中心句,并围绕中心句进行写话练习。围绕中心句组成段落是三年级教材中较常见的。中心句的位置不尽相同:有的在段首,起总起作用;有的在段末,起小结作用;有的在段中,起承上启下作用;还有的段落,中心句没有明写,但不是没有而是暗含在全段之中。考虑到认识中心句  相似文献   

2.
段落教学是由句过渡到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段落训练包括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认识能力、写作技巧等方面的内容.本文试就小学语文段落结构教学作些例析.段落是文章中相对独立的部分.一般来说,无论是记叙、说明,还是抒情议论,凡属能够独立表述一个完整意思的段落,即完全段或称规范段,它的结构应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起始部分.概括提出本段的内容或中心,确 定全段涉及的写作范围或中心意思,一般以首括句出现.它的作用在于介绍或说明全段要说的中心.  相似文献   

3.
一篇高分作文离不开优秀的开头和结尾,众所周知,在每次的阅卷中,老师不可能把每个人的作文都看完,而主要的看点就是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可见在一篇作文中,优秀的开头和结尾有多么重要。小编为大家总结了一些优秀的结尾,你们随便背几句,保证“碾压”一切素材。  相似文献   

4.
抓住关键,迅速提炼中心 一篇文章通常要围绕某个中心而展开,主题句或中心句对全文起着统领概括作用,抓主题句就是迅速领会文意、提高阅读速度的有效方法.通常主题句出现在文章开头或结尾,采用归纳法写作的文章一般是描述性语言在前,概述性句子随后,主题句就是文章的结尾句.而用演绎法撰写的文章则是先进行概述,然后再展开细说,主题句就是文章的起始句.有的主题句也出现在中间,作者先阐述某现象或提出某问题作为导入,然后话锋一转,呈现阐述的主题,其主题句随陈述内容合乎逻辑地引出,而后又进一步阐释,主题句就是文中的转折句.还有的主题句隐含在全文当中,需要学生依据句际关系来推断,对文章内容进行综合概括.  相似文献   

5.
[教例简述]此教例根据宋子江老师的论文《也得细细讲个片段》(《语文教学之友》89.10)改编。教学内容为《苏州园林》第四段,课时安排为《苏州园林》讲读教学的第二课时。教学的主要内容如下:1.诵读《苏州园林》第四段,用序号标出段中的句子。2.讲析此段的结构,顺序。(这一段共11句。开头一句总说,笼罩全段,是一个中心句。②⑧两句说假山,④至(11)句说池沼。“假山和池沼”的语序,也就是这一段的说明顺序。)  相似文献   

6.
在以往的考试中,有一种十分常见的题型,即给出一段文字,并将各句前后顺序打乱,要求考生阅读后对其进行正确排序。这种题型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语流语感,及对全段文字所表达意思的整体把握。一般来说,被选择进行排序的文字,上下文通常会有较明显的关联词或起提示作用的词语,这样可使考生有所依据。下面就为同学们提供4道排序题,大家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7.
<正>古人云:"一篇之妙,在乎落句。"一个精当的结尾,会使全篇大放异彩,熠熠生辉。如果一篇文章中心明确,构思新颖,语言精彩,但如果收尾不好,成了败笔,岂不令人扫兴?人们称好的文章的结尾为"豹尾",结尾是作文结构中最后一环,结尾的好坏,关系到全篇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考生最后的得分情况。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我们行文不能虎头蛇尾,而要精心设计"豹尾",文章的结尾毋庸很多文字,往往只要一段就够,但力度要大。如何亮出精彩的豹尾呢?下面介绍几种必尾法:  相似文献   

8.
在语段中能反映全段内容的句子叫中心句,有的课文全段有一个中心句,能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或点明中心思想。阅读课文抓住中心句,能加速对课文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三)谋篇能力的培养1.结构要清晰而流畅语言的最高层次不是传统语法所说的句子,而是语篇。语篇指的是一系列连接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一篇好文章必须要点齐全、句子正确、层次清楚、具备英语文章的基本要素:引言段、扩展段和结尾段。引言段中要包含thesis statement(中心句),扩展段的每段均应有topic sentence(主题句),结尾段应该是一个自然收尾的段落。  相似文献   

10.
要准确地概括出段意,首先要抓住表明文章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也叫骨干句)。这种句子叫主句。围绕主句来加以说明、叙述或议论的叫从句.主句有时放在句首,接着展开来写以阐述、发挥、说明主句的意思。这个主句就是段意的概括。其次,有些文段没有主句,这就要抓住贯穿全段文章的中心意思。一段文章说明什么,叙述什么,议论什么,总是要围绕着一个中心意思的.我们细读全段文章,仔细体会各句的含义以及句与句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难概括出段意来.概括段意的有效方法有以下四种.  相似文献   

11.
<正>中考议论文阅读中,分析句段作用是一个常考的重要题型。通常情况下考查开头段、中间句段和结尾句段的作用,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本文结合这一考点在中考试题中的具体呈现形式,归纳总结出相应的答题策略,助力同学们备战中考。  相似文献   

12.
“朝而往”,“暮而归”,是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一句话.课本对此未加注解,但从一些参考书的译文“早晨出去,傍晚归来”;“早晨登山,傍晚回来”,等看来,显然都把主语当成了人.笔者以为,“往”“归”者,并非人也,乃云雾尔,其理由有三:首先,从内容看,该段集中写景,第一、二句写琅琊山一天景物的变化,“野芳”以下四句,写其“四时”景物的变化.全段上下,从文字上看并没有人去游琅琊山.至于本段结束句突出一个“乐”字,当是指这种景物变化本身的乐趣,也并非写游人之“乐”.这样写,中心集中,主题明确.如果全段在写景物变化,单单在中间穿插一句写人早出晚归,登山游玩,岂不冲淡了该段主题吗?  相似文献   

13.
完全段是结构形式清晰、完整,表意清楚,能很好地体现文章的层次和作者写作思路的段落,它是段落中一种最基本的类型。 完全段的结构一般包括三部分:起始部分、展开部分、终结部分。 起始部分:其功能主要是概括地提出本段的内容或中心,确定完全段涉及的范围和话题。它常以中心句或论题句的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14.
这种阅读方法不是按部就班地逐字逐句阅读,而是跳跃式阅读。1.读开头。有些文章(特别是议论文)常开篇点题,读开头一、两小节便可抓住全文的主要观点。2.读领头句。读完开头,再读每一小节的第一句。因为不少文章每段第一句基本上概括了全段意思,抓住它便抓住了该段大意。3.读结尾。许多文章结尾或总结全文,或深化主题,读结尾常能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4想全文。“三读”后,一想文章大观点,二想文章小观点,三想全文脉络。这样一想,就能对全文大意、结构层次有较完整的了解。实践证明,运用“三读一想”阅读法阅读,只要花通…  相似文献   

15.
一段文字材料除了含有有效信息的句子之外,还有过渡语、解释语、说明语、阐发语等,彼此按一定的内在逻辑和外部语言规则连系在一起。筛选时,首先应该把材料通读一遍,对全段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根据阅读目的,逐一排除过渡语、解释语、说明语、阐发语,抓住中心句,最后在中心句中进一步剔除附加词语,筛选出含有自己所需信息的关键词语。例如《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中的一段话:“这样多的书刊,如果没有一种科学的方法掌握它,要找到一部自己需要的书,岂不是大海捞针吗?为了查  相似文献   

16.
刘啸 《现代语文》2007,(5):125-125
方法一:抓典型句子。典型句指起始句、结尾句、过渡句等 (2005高考辽宁卷)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1.每一种话语体系,都代表特定的视界。  相似文献   

17.
刘振新  李宇飞 《教师》2013,(8):96-96
善于阅读的人总是选择重要的词语组成句意,选择重要的语句领会文义。在阅读过程中,下面几种类型的语句应当作为重要的、关键的语句来阅读。通过它,就能很快地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1.主旨句主旨句就是一篇文章的中心句或者是主题句,是文章的中心所在,主旨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是结尾,来概  相似文献   

18.
考测点导航对于一篇文言文,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全读懂,可运用“跳读”法时,捕捉文中重要的信息材料。这些重要的信息,有时是有一定标志的,如全文中心句、段落的起始句、段末总结句、作者评述性的文字等。  相似文献   

19.
作文有了好的开头,写起来就顺畅了。可写着写着,到了结尾的时候,却不知该写些什么了。你绞尽脑汁,可就是想不出一个好的结尾。就这样结束吧,还好像缺点什么,有点不甘心。有句成语叫“虎头蛇尾”,你一定听到过,也肯定知道它的意思。这句成语是说做事情要前后一致,有始有终,不能开头很好,结尾却潦草。你想想,老虎是多么威风,如果一个动物,头像老虎,尾巴却像蛇,细细地拖在后面,你看了一定会感到好笑。但先别笑人家,如果你写了一篇作文,只有好的开头,却没有好的结尾,那就和这句成语说的一样了。  相似文献   

20.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纲,是文章中心的高度浓缩。而在考试中,阅读理解题往往没有标题。这给我们快速阅读、理解文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怎么办?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整篇文章或文章的每一段的首尾句入手,快速把握文章中心,推测全文内容。大多数英语文章是按“总—分—总”的思路来写的。文章的第一句(首句)多半为总写,是文章的主题句,后面的文字就围绕它展开分析,进行论证。而最后一句(尾句),是在分析、推导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得出结论。同样,每一段的第一句又为这一段的主题句,尾句又为这一段的结论。掌握了这一点,能帮助我们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