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城乡二元结构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义务教育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制约其健康发展。而要解决这种现状,必须从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入手,制订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战略,健全教育法规体系,完善教育经费筹措机制,提高教育投资效益等措施,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2.
城乡二元结构与农村教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刘汉霞 《教育探索》2003,(11):68-69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是关系到国民整体素质提高的关键问题。城乡二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从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教育发展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方面分析和研究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教育发展的不利影响,有助于我们寻找弱化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和发展农村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结合福建省省情,今后福建统筹城乡发展要突出4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城乡二元结构与农村学前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乡二元结构导致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处于弱势地位。与城市学前教育相比,农村学前教育在教育资源配置、受教育机会、专业师资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国家可以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加大对农村幼教的投入,构建一体化学前教育管理系统,促使城镇幼儿园向农村幼儿园提供更多支援和帮助,开发适合农村幼儿发展的幼儿园教材,改变农村学前教育的弱势地位,从而促进农村幼儿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城乡二元体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认为由于长期以来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使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要实现中国教育的良性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彻底转变原来的城市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二元经济是一种过渡经济,任何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都要经历,这是个一般性的问题。但是,二元经济在中国,有其特殊性,着重表现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笔者旨在分析其特殊性的制度成因,结合当前城乡二元经济的发展情况,从制度安排角度,阐释中国如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在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历史安排下,农村发展滞后。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使得城乡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与此同时,以城乡二元教育财政为代表的城乡二元教育发展体制,使农村教育资源发展严重落后于城市。而以城市为导向的一元教育体系让农村学生进一步陷入困境。以城市主流文化为导向的城乡统一教育内容,以及以城市学生为参照的考查标准,更给农村学生设置了教育障碍。在“二元”的压制与“一元”的排挤之下,农村教育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落后也就成为一种人为的必然。  相似文献   

8.
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以及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壁垒.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配置制度。由于这种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在我国农村教师队伍中,存在大量的代课教师。据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反映,1997年全国代课教师为100.55万.经过逐年的整顿,到2002年,全国代课教师为59.65万,2004年全国共有49.9万代课教师,其中.75.9%分布在落后的中西部农村小学。而笔者调查的A县(属于华北地区的国家贫困县.下辖14个乡镇。有中学230所、小学210所、教学点120个),共有教师3152人,其中代课教师550人,占教师总数的17%。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一种经济状态.虽然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但与中国建国后通过一系列城乡分割的制度安排而人为强化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着明显的不同.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对工业化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改革开放后,农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逐步放开农产品流通和价格,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施扶贫开发政策,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了变动,逐步形成了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模式伴随经济体制的转型,其行政主导型的二元结构功能在逐步弱化的同时,其市场主导型二元结构的功能却在逐渐强化.社会转型期,行政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的城乡分割二元结构的叠加,使得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模式不仅具有复合性的特征,而且在城市内部也存在二元结构的特点.破解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必须实施制度创新,保障城乡制度安排的公正性,实施城乡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农民。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更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观念,构建多层次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建立城乡职业教育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2.
整合与发展:新农村视野中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广大农民素质的提高,实现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当前我国农村人口规模大、素质偏低,制约了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多种形式开展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成为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家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来加强农村人才培养,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从政策设计、管理体制、教学组织实施、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对策,保证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创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民是新农村的建设者。要创新农村职业教育,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必须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农村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构建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的长效机制,加大城市支援力度,赋予农村职业教育新的文化内涵,突出农村职业教育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4.
15.
对发展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实用的技术型劳动者。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要用合理的对策加以逐步解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农村文化与农村教育--梁漱溟文化教育观的当代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漱溟的化哲学与他的乡村建设的教育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其独特的化教育观。以梁漱溟的化教育观来观照今天的农村化与农村教育,对我们重新认识农村化的价值与重新定位农村教育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农村职业教育是在城乡二元的社会发展观导向下的职业教育,它把视野局限在农业这个职业点上。把服务对象局限在农村这个狭小的区域内,把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培养新农民上。和谐社会视野中农村职业教育.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立足于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人才,满足在农村居民的千差万别的职业理想。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仁人志士抱着教育救国的教育理想,期望通过教育改造社会。陶行知通过创办乡村师范学校,培养知行合一的推动乡村社会变革的领袖教师。陶行知的乡村师范之主旨是造就有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陶行知开展乡村师范教育的途径包括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陶行知寄希望于通过从活的乡村师范产生活的乡村教师,从活的乡村教师产生活的乡村学生和未来活的国民,从而实现教育救国的梦想。陶行知的乡村师范教育实践与思想对当今乡村师范教育乃至乡村社会改造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包括国家在制定师范教育宏观政策方面应加强对乡村师范教育的支持;师范院校需要推动师范教育课程变革,为乡村教育乃至乡村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教师;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文化氛围,培育师范生浓厚的教育忠诚。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职业教育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与新农村建设需要所存在的差距,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依靠农村职业教育,提出农村职教创新要以新农村为主线,从理念创新、保障机制、创新的关键要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论新农村建设视域中的农民法制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农民法制教育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农村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保证。但是,目前农村法制教育还较薄弱,农民的法律素质有待提高。为此,加强政府在农民法制教育中的职能发挥,为农村法制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引导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加强农民法制教育的根本条件;创新法制教育模式,为加强农民法制教育拓展有效途径;加强农村法制教育队伍建设,为农民法制教育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