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血压、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对健康影响极大。在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的措施中,除药物治疗外,体育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耐力性运动 1.走步(图1):适应性慢速步行,每次3——5分钟,适用于第三期高血压和心肌梗塞后恢复期。医疗步行有中速步行,每分钟走100——110步,每次10——15分钟,宜早晨进行,适用于第二期高血压和心绞痛间隙期的冠心病人进行。锻炼性步行有快速步行,每分钟走120——125步,每次10——15分钟,宜早晨进行,适用于第一期高血压和隐性冠心病人进行。 2.慢跑(图2):跑步时头颈和上肢尽量放松,  相似文献   

2.
走为百功之祖,百练不如一走。洪昭光教授说的“最好的运动是步行”,在我的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步行人人都会,但能每日坚持却不那么容易。因为能每日坚持,又能防治老年疾病,所以,我称步行为“步行功”。我今年77岁,十多年前,我的身体比较好,血脂血压正常。但由于外伤导致颅底骨折  相似文献   

3.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就在耿天河"平静"地进入赛场后.一辆灰蓝色轿车随后进入了棋迷的视线。车缓缓停在赛场外.被棋迷朋友们称为"千年老二"的陆宗民随后走了下来.因为陆宗民连续参加了五届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每次  相似文献   

4.
石天敬 《精武》2009,(6):45-45
纵观人类的进化过程,不难看出,正是人类从爬行到直立行走,才加速了人脑和人体其它器官的进化,完成了从猿到人的飞跃。走,对人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号召人们开展步行健身运动。早在上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心脏学家怀特就指出:“从进化论和生物力学的角度看,步行是最好的运动,对健康有特殊的益处。”研究发现,在同等情况下,每周步行9英里的人较之每周步行3英里以下的人降低了21%的死亡率。美国学者对8.4万人进行研究后发现,  相似文献   

5.
刘向春 《健与美》2020,(4):72-73
近年来,每天步行1万步已成为用来促进人们从事有规律的体育活动的流行建议。然而,你可能会想,运动生理学家为什么会推荐走1万步,以及这个锻炼量是否能帮助你达成健身目标?为什么每天步行1万步很重要?对于大多数来说,步行1万步相当于8公里的路程。15步这个具数字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一家日本的步行俱乐部所采用的口号。  相似文献   

6.
日本负责“步行健身”讲座的东洋英和女学院大学教授宫下充正指出,普通的步行和健身步行不同,要达到步行健身的目的每分钟步行90~120米的速度,一天步行40~50分钟,一周3~4天,手臂尽量摆大,步伐长度要相当于身长的45%~到50%,每分钟心跳数宜保持在最高心跳数(220减去年龄数)的60%~70%之间。研究虚血性心脏病的运动疗法的神原纪念中心副院长滨本指出,像一小时走6000步左右(每分钟约70米)的这种稍有点吃力的运动对预防心脏病有益。若配合自己的体力,每天走20~60分钟,一周3天的话有助于降低罹患心脏病的危险。过去一般的理论是走路重视上半…  相似文献   

7.
垂钓能养疴     
人老体衰招病魔, 麻将扑克危害多。 步行骑车郊外走, 垂钓静坐能养疴。  相似文献   

8.
海外钓翁 《垂钓》2010,(5):74-76
这条南北走向的木板路在去年就印上了我的足迹,每次走在上面,那“笃、笃”的脚步声会清晰地唤醒海边的黎明。 连续几天的暴风雨终于停了,感谢上帝!  相似文献   

9.
1、三人篮球赛的起源和发展 三人篮球赛起源与美国,最早流行于美国黑人社区街头,亦称于j街头篮球赛。场地设施要求简单,一般设在大街或公园里,只要走在街上的人们愿意就随便组成三人一对进行一场篮球比赛,  相似文献   

10.
搜奇揽胜     
牵狗踩高跷创世界纪录为了载名于《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英国萨里州青年约翰·朗最近别出心裁,登上特制高跷,打着旱伞,牵着狗上街散步.有趣的是,全高达九米的约翰·朗真能四平八稳地走在街上,尽管狗嫌他走得太慢,不时地蹦起来强行牵引,但约翰毫无怯意,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踩超高高跷上街步行的人.  相似文献   

11.
回归步行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使得人们来去匆匆,以车代步由此成为必然。然而,大自然常常会开“国际玩笑”:日本阪神大地震发生时,交通中断,汽车成为废物。习惯于以车代步的日本人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他们必须步行走回家去。这次经历,对于早已不习惯步行的日本人是如此刻骨铭心,以至于1996年到1998年两年间,在东京开展了四次大规模“步行演习”。由“回家难民会”举办的“步行”演习,进行了人们沿着“幸存者之路”步行回到自己家中的训练。步行防病大自然的灾难迫使人们回归步行,去安步当车,固然事出无奈。但从健康的角度考虑,失去步行…  相似文献   

12.
走,是人们习以为常的动作,当它被列为健身运动时,许多人自以为已擅长此道,便不讲究技巧,结果行之无效.据生物力学专家对世界竞走名将们走姿的研究,其姿态莫不是提臀抬腿,全脚掌着地,昂头挺胸,伸展肩部,走得自然轻松,富有弹性.因此,运动医学专家认为,这该是步行健身者的标准走姿.只有姿势正确,才不会因日积月累的震动而伤害椎间盘,损伤关节,损害神经,扭伤足部韧带,走出诸多毛病.  相似文献   

13.
坚持"安步当车" 中国有句成语叫"安步当车",意即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步行,是适合人们锻炼的一种最简单而有效的形式.《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相似文献   

14.
巧练平衡功     
随着年龄的日渐增长,我常常觉得自己行动不如以前灵活.有时候走在路上,感觉好像随时都能摔倒.尽管生活可以自理,但行动上的不便还是影响到了我的日常生活,甚至还慢慢影响到了我的情绪.我开始变得郁郁寡欢,也不太愿意出门.  相似文献   

15.
在六届全运会射箭预选赛开幕式上,著名射箭运动员马湘君代表运动员讲话.她给人的印象是似乎有一种与别人不同的气质,有一种与别人不同的魅力,让人一见就愿意接近她."你得好好写写马湘君,她没有世界冠军的架子".有人向我建议说.的确,马湘君坦率、爽直,落落大方,人们都愿意和她交谈.广州的四月,气候反复无常.12日穿着衬衣吹电扇,13日,比赛场上就有人穿大衣了.气温骤降十多度,又哗哗下起了暴雨.我躲在用降落伞做成的帐篷里,瑟缩发抖,望着从靶位上走下来的马湘君,她衣着单薄,长发从脸颊上垂下来,一缕缕地滴嗒着水."打得好吗?"太冷",她唏溜一下鼻子,甩了甩手臂:"手指不灵活."  相似文献   

16.
走的锻炼不仅可以畅通足三阴三阳经脉,增强体质,防治疾病;而且可以调整神经系统,愉悦身心和提高心智。并且走的运动简便易行,安全可靠,且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特别提倡“远足”。1.快步走(又称竞技步行):约每分钟走120~140步,心率为最大心率的70%,属中小强度的运动。对心肺具有良好的刺激作用,心脏每搏量和每分量都处在最佳的状态。较长时间的行走可以消耗较多的热量,降低血脂、减轻体重。适合中老年和减肥者的健身活动。注意选择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道路松软而又安全的地方。鞋要舒适合脚,鞋底为橡胶…  相似文献   

17.
步行简便易行,是锻炼身体的好方法.但是随意步行,收效甚微,很难达到目的.只有重视步行的技巧,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1.调整状态.步行时要有正确姿势:全身放松,头正、颈直,两眼平视前方.胸部微挺,腹部微收,腰部伸直.这样,有利于经络畅通,气血运行顺畅,人体活动处于良性状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太极拳逆腹式呼吸和健步走腹式顺式呼吸的对比,并与未参加锻炼的普通人群对照,从6min步行实验(6MWT)、血氧饱和度(Sa)、肺功能角度探讨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运动耐力及肺功能的改善与提高情况,为太极拳健身功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坚持步行走出好筋骨 很多人知道,步行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但是很少有人仔细考虑步行到底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相似文献   

20.
日本负责“步行健身”讲座的东洋英和女学院教授宫下充正指出,普通的步行和健身步行不同,只是慢步的话几乎完全不使用肌肉,其效果极小。要增进健康,走路步伐必须比平常大、速度较快且持续时间较长些。宫下教授建议要达到步行健身的目的每分钟步行90至120米的速度,一天步行40到50分钟,一周3至4天,手臂尽量摆大,步伐长度要相当于身长的45%到50%,每分钟心跳数宜保持在最高心跳数(220减去年龄数)的60%至70%之间。研究虚血性心脏病的运动疗法的神原纪念中心副院长滨本指出,像一小时走6000步左右(每分钟约70米)的这种稍有点吃力的运动对预防心脏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