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1989年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的“扫黄”,是我国历次“扫黄”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它区别于过去类似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其中的重要一条是:一手抓“扫黄”,一手抓繁荣。当前,“扫黄”初战告捷,出版部门正在做优化选 相似文献
5.
随着“扫黄”工作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图书审读工作任务加重,队伍扩大,作用更明显。其特点如下: (一)任务急,要求高。往常的图书审读工作是年初订好计划,按部就班进行。“扫黄”工作开展以来,必须及时调整计划,以适应其需要。因为“扫黄”工作是在全 相似文献
7.
历次全国“扫黄”“打非”会议徐焕生1989年8月24日中央宣传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清理、整顿书报刊和音像市场电话会议”,在这期间,中央决定在中央宣传思想工作小组的领导下成立全国清理、整顿书报刊和音像市场工作小组(后改称全国“扫黄”工作领导小组)。由中... 相似文献
8.
新旧刑法与“扫黄”“打非”●徐海今年3月,八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法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从事“扫黄”“打非”工作的同志来说,认识新旧刑法对“扫黄”“打非”的规定的异同是十分必要的。一、旧刑法对“扫黄”... 相似文献
9.
一个时期以来,在中央的领导下,经有关部门的奋战,个体、集体书刊发行市场有了很大程度的净化,笔者仅就武汉市个体、集体文化市场看,开门营业的绝大多数个体书刊发行书店,淫秽、庸俗、格调低下的图书已不多了。 相似文献
10.
11.
今日全国范围“扫黄”运动,轰轰烈烈,仗着领导的决心和群众的协力,弄得“黄”书已无可潜藏。但也有新的动向,它不敢明目张胆地暴露在书铺地摊上,还可能潜藏在某个暗角或旮旯里,不敢白昼露面,还可以黑夜现形。再说,凡事都是人做出来的,分什么人、分什么事,只要有人的地方这种现象就消灭不净。再深说一点,国内尽管绝迹,国外还可以源源内输,因为它的大本营不在中国。所以用“校书如扫落叶”这句古话作比喻是最确切不过的。当然,各层领导不会不看到和想到这一点,希望能把这个决心长久坚持下去,如对过街老鼠那样,人人喊打。不过又要重复上面那句话,凡事都是人做的,人能做,也能不做,不靠政策和法律,又谁能约束谁呢?我们搞书本的人深深懂得校书的甘苦,不惮辛苦校了再校,甚至三、四 相似文献
12.
加强书刊市场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陆幸生一、江苏省“扫黄”“打非”开展情况根据江泽民同志的重要批示,按照全国第三次“扫黄”工作会议的部署,在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江苏省在1994年秋季开展了有声势、有重点、有力度的“扫黄”、“打非”集中... 相似文献
13.
110多年前,美国报业资本家约瑟夫·普利策在纽约《世界报》开设了一个取名《The Yellow Kid(黄色青年人)》的连环画专栏,以耸人听闻的桃色新闻和下流动作取悦读者,报纸销量因此倍增。此后,“黄色”成了淫秽色情的同义词。如今,黄色出版物的鼻祖普利策已寿终正寝了,但黄色读物的“幽灵”却潜进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一度被禁止的“黄潮”又泛滥成灾,各种各样的“黄色”和非法出版物充斥图书市场,污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自1995年11月中旬开始,江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一场以整顿音像、电子出版物为重点的冬季“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贯彻,狠抓落实,经过近三个月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明 相似文献
19.
全国性的出版物市场“扫黄”“打非”工作,已经进行了十三年,可以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人们对“扫黄”“打非”工作的认识,却还存在不少误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扫黄”“打非”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为此,有必要对这些误区进行分辨,使人们对“扫黄”“打非”工作的理论思维能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并以此指导和研究问题,从而更有效地开展“扫黄”“打非”工作,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做出更大的成绩。误区之一:认为“扫黄”“打非”工作成效不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的《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省新闻出版局关于1999年上半年“扫黄”、“打非”集中行动方案》,新余市广播电视局于1999年3月16日组织市区60多名社会音像经营者负责人在市广电中心召开了音像管理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省新闻出版局转发《文化部关于在音像制品经营场所实施非法音像制品监督举报公示制度的通知》总结了1998年度全市音像管理工作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听取了音象经营者对音像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布置了1999年音像管理几项重要工作:一是进一步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