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是我国城市化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两种模式,不同体制下制度安排上的差异是决定两种模式特点的根本原因;中国城市化最终要走向市场型城市化,但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时期,制度缺陷引发了许多诸职离农人口“两栖化”、小城镇发展无序化、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农村病”。解决的根本办法在于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城镇建设体制创新、城镇管理体制创新等。  相似文献   

2.
农村发展中所释放出来的过剩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随之而来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日益凸现。本文将其置于城市化进程中,从客观实际和有利于城市化进程的角度出发,提出要建立面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在分析其特殊性和可行性基础上来探讨应该如何去建构面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3.
解决就业问题创造就业机会山东省济南市劳动局单连高本栏编辑金剑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章“促进就业”中明确规定:“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兴办产业或拓展经...  相似文献   

4.
入世对我国的就业会产生较大冲击。这种冲击与劳动力的快速增长,国有企业的冗员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其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应从发展出口贸易,改变人们的就业观念,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加快城市化进程,培养社会工作者队伍等方面采取措施应对这一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以其固有的规模效应与聚集功能,比农村有更高的资源利用率。要重新审视过去城市发展政策,大力发展大城市、大都市。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城市化肩负重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当前推进城市化时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和制约失地农民就业的因素,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河南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征用,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了失地农民,其中一部分成为新的困难群体,面临"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的境遇。对于农民来说,失去了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依靠和保障,仅靠征地补偿费用是难以维持其长久生活的。因此,面对河南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所作出的牺牲,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当地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事关河南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三化"协调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就业增长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城市化已经进入加速阶段,但城市化水平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从动态过程来看,城市化对扩大城市就业乃至整个社会就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体制问题、产业结构问题、农村土地制度问题、过于注重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程度低和就业不充分的症结所在。应该充分发挥企业群集、工业化、结构升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小城市扩容、服务业发展、农民工进城等环节对就业的促进作用。通过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大中城市的发展力度,加快发展服务业,逐步提高就业弹性,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更加灵活的土地制度,切实关心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扎扎实实地推进城市化,确保城市化与促进就业的联动。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城市化水平低的地区,因此,在当前“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加快城市化的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并通过城市“增长极”辐射和带动周边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已显得尤为重要。本通过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特点的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并依据西部地区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几点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运用现代经济、城市管理的相关理论,以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广州番禺区城市化进程为例,对目前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难点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农村城市化是一个制度变迁与制度供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旧有的户籍制度、基建投资制度需要改革,而在工业规模化、农民就业、提高农民素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又需要增加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12.
城乡二元制土地制度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关键。本文主张:政府应当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为国家所有制,实现城乡土地一体化;建立农村建设用地交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而耕地免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制度;保障农民获得长久的土地使用权,并允许自由买卖。由于农村土地对农民具有生活保障作用,所以城乡土地一体化改革须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之后才能进行。  相似文献   

13.
世纪初,税收面临着预算性增收与政策性减税两大压力;但近年来各地悄然兴起的城市化运动却为税收增长带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本文对城市化加速给税源带来的可喜变化和促进城市化的税收因素加以分析,试论证城市化加速将成为世纪初税收增长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过程中原住民职业培训与就业问题探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农村城市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地方原住民的职业培训和就业问题较为突出地摆在了各级政府和职业教育部门的面前。本文通过对深圳龙岗区和光明新区等的调研,结合后现代的教育理论,以“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目的,对这个特殊人群的职业培训和就业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等不同层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受城市就业增长的制约,充分就业是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成功的前提。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博弈,是城市化和就业协调发展的深层次制约因素。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解决各种利益冲突问题,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妥善处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要避免过度关注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速度,高度关注城市中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尤其是要解决好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促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柳州师专学报》2015,(4):42-46
西部地区非农产业的就业增长是缓解其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压力的重要途径。服务业具有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其就业增长与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和城市化进程关系密切。以1991—2010年西部地区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业产出增长对西部地区服务业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大于服务业产出增长的影响;城市化对其服务业就业增长具有拉动作用,但影响程度较微弱。西部地区应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调整服务业行业结构,积极稳妥的推进城市化并合理调控城市化成本,以促进服务业就业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17.
高校招生制定收费政策时,既要考虑国民负担能力及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又要保证优秀的贫困学生进入高校。高校毕业生就业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政府部门必须加大与高校毕业生相关的劳动、人事、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高等学校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合理设置专业,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应注重人文精神及创新、社交、动手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应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全面掌握社会需求信息,树立“终身学习”的正确信念。  相似文献   

18.
山东城市化进程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山东省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通过对山东城市化进程的现状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就业与保障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计划体制下保障与就业的重合及其在体制转轨中所暴露的弊病,阐述了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正在健全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不公平与就业联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面梳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通过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两个层次对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不公平进行分析,指出保障对象间、地区间及管理主体间的不公平对就业的影响,揭示出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与促进就业之间的不协调,进而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公平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