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最后一课》的主人公,究竟是小弗郎士,还是韩麦尔先生?《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谁?历来有两种看法,有人认为是小弗郎士,有人认为是韩麦尔先生。我们认为是小弗郎士。首先,从小弗郎士这个人物的基本特点看。小弗郎士在作品中,是作为一个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的人物出现的。一个贪玩、幼稚的孩子变成一个觉悟、懂事、成熟起来的孩子,这便是小弗郎士的基本特点。小弗郎士原是个顽皮的孩子,学习上要求自己很不严格,怕老师骂就想逃学。从铁匠华希特的“玩笑”看,迟到  相似文献   

2.
今天上都德的《最后一课》,在事先预习的基础上,本节课将通过圈画、分析文章的多种描写,归纳主人公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性格特征。为达到此目标,笔者作如下教学设计:1.圈画文章中对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具体描写的内容,并谈谈你认为小弗郎士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另一个主人公韩麦尔先生也很感人,那么,他的感人之处在哪儿呢?3.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产生这么大的变化,原因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师生开始集体交流。一些学生按教师的指令回答问题,而且准确率较高。在后续回答中,情况出现了:一名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小弗郎士在小说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上课最后一堂法语课的上课是在同学们都坐好后,韩麦尔先生宣布的。这之前,作品有很好的铺垫:情节上的铺垫是镇公所的布告,情绪上的铺垫是上课前的三点异常情况。作品从小弗郎士的心理出发,依次写了教室很安静(而他希望的是像平常那样“总有一阵喧闹”),然后注意到韩麦尔先生穿了绿色礼服,而最后更吃惊的是后边几排坐着“好些镇上的人”。有了这样的铺垫,于是在韩麦尔先生宣布“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时,才在小弗郎士心里激起了强烈的感情,也才合情合理。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作品没有用“我们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这样感情平淡的陈述句,…  相似文献   

4.
上课 最后一堂法语课是在同学们都坐好后,连迟到的小弗郎士也坐好了,韩麦尔先生才宣布的。这之前,作品有很好的铺垫。情节上的伏笔是镇公所的布告,情绪上的铺垫是从小弗郎士眼里看到的3点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5.
都德的《最后一课》写了这样一件事:一向贪玩的学生小弗郎士上课迟到,心绪不好,但法语教师韩麦尔先生以炽热的爱国主义激情,把最后一课讲得不同以往,造成了教室里“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以致使不爱学习的小弗郎士也一反常态,非常用心地听课,理解了教师所讲的全部内容。可见,教师讲课时的感情和课堂上的气氛在教学中是多么重要!从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课”,我联想到我们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当前,在大力强调狠抓“双基”、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同时,似乎存在一种忽视思想教育的倾向。比如,有的教师运用“发胖式分析法”,把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也有的教师孤立进行字词句教学和智  相似文献   

6.
劝说往往出现在别人遇事不顺内心郁闷、伤感或是固执地坚持某种做法不肯改变之时,当说话人希望对方认同某种思想或情感时,也需要进行劝说。怎样设计合适有效的劝说语呢?“经历共鸣”就是常用的方法。都德小说《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不重视学习法语,“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为了教育小弗郎士热爱母语,热爱祖国,韩麦尔先生诚恳地说自己:“……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  相似文献   

7.
都德的《最后一课》,我拟的教学目的是:学习本文里第一人称的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此,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了这样一道课堂练习: 当小弗郎士上完《最后一课》后,他又来到布告牌前,迎面走来了普鲁士士兵……小弗郎士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要求用第一人称口述。同学们一见到这道练习题,便积极进行思维活动。四分钟后,同学们便纷纷举手,要求发言。前先发言的是王宁同学,他说:“散学后,大家都默默不语,向院子外边走去。我回头望望韩麦尔先生的院子——这个他上完最后一课的地方,屋顶上的几只鸽子飞了起来,绕了几圈后,向远方飞去,仿佛也跟韩麦尔先生一样,要长久离开这个地方似的。  相似文献   

8.
在我二十多年的“粉笔生涯”中,每当我讲授法国十九世纪著名小说家阿尔封斯·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时,总是感奋不已。因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韩麦尔先生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和他在教学中表现出的高度责任感,强烈地震撼笔者的心灵。然而,近几年来,由于我连任丁几届初一“乱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常与这群“差生”在一块生活,不禁会使我怀念起《最后一课》里的小弗郎士了。我觉得在小弗郎士的身上有  相似文献   

9.
《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小弗郎士还是韩麦尔先生?这个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我个人一直倾向于后者,不料最近发现我的看法与人教版初一语文教学参考书产生了抵触。仔细阅读教学参考书的补充资料部分,终于发现了许汝让老师的一篇文章——《〈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小弗郎士》。莫非这就是教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背景】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七课《最后一课》写于德法战争第二年,以沦陷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弗郎士和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相似文献   

11.
大凡读过都德的《最后一课》的人,都会像文中那个聪明顽皮的小学生小弗郎士一样,被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营造的爱国情感所打动。他说,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是啊,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几十年的语文教学中感悟到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疑难问题尤其值得注意,如:1.小说中的主人公并非只有一个。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师生们老是围绕一篇小说主人公是谁的问题争论不休,如《第二次考试》中的陈伊玲与苏林教授,《七根火柴》中的无名战士与卢进勇,《最后一课》中的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等。如今,在新课标的倡导下,针对这类问题,有了  相似文献   

13.
《最后一课》作为一篇经典的文章,一直被选人初中语文课本之中。小说家都德将普法战争这一重大社会历史题材浓缩在一所小学最后一堂法语课的场景里,谱写了一曲悲壮昂扬的爱国主义颂歌,创造了短篇小说艺术的典范。本课教学的重点,则是指导学生理解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这两位主人公的形象,进而感知韩麦尔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4.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的一部著名的短篇小说,虽然情节并不曲折、复杂,但内容真挚感人,摄人心魄。小说讲的是法国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生弗郎士听韩麦尔先生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和心境。它是一篇爱国主义小说,但我觉得它在教育学方面更有意义。现在我想从教育学的角度解读这篇课文,看看有效教学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一、准备引言与背景 <最后一课>是一篇经典作品.文中表现的爱国之情和亡国之痛,是同类小说中最有深度和厚度的.以往教学,每次总有不少的遗憾,总觉得学生一直在文本外打转,虽然也能说出小说的主题等等,但总觉得隔靴搔痒.似乎是由于时代关系,或者生活经历的原因,他们无法真正走进韩麦尔老师和小弗郎士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凡是读过《最后一课》的读者,大概对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结束时的表现有着深刻的印象:“韩麦尔说不出话来,转身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并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这种课堂结束法是非常精彩的,把当时的气氛推向高潮,既感染了小弗郎士和其他同学,  相似文献   

17.
在《最后一课》中,铁匠华希特往往被视为“闲笔”,仿佛他真的只是起了一个跟小弗朗士“开玩笑”的作用而已.但仔细一想,不对了,华希特也是法国人,他怎么不但不像郝叟那样去韩麦尔先生那里上最后一课,反而要跟小弗  相似文献   

18.
一、体验情感,发现文章情感美 文学作品中往往闪耀着作者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情感,如:朱自清的<背影>中真挚深厚的父子亲情,鲁迅的<故乡>中天真淳朴的孩童友情,萧乾的<枣核>中美籍华人朋友深切的思乡之情,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对将要失去国土的依念之情,等等.  相似文献   

19.
《最后一课》的教学刚刚结束,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作为表现法国人民爱国思想的两个人物形象,深深地印记在同学们的脑海中。李老师随着上课铃声的尾音问:“《最后一课》哪些人物刻画得好?哪些地方描写得好?”“韩麦尔先生的神情、语言、动作写得好。”“小弗朗士思想感情的变化写得好。”李老师见同学们对答如流,满以为他们联系课文进行读写训练的时机已成熟,就兴致勃勃地说:“那么,让我们模仿《最后一课》描写一个人物的思想感情变  相似文献   

20.
有一次,我教《最后一课》,在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时,有一位同学提问:“课文上明明写着韩麦尔先生“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幅插图为什么没有画韩麦尔先生戴帽子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