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娟 《现代语文》2005,(5):10-10
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相似文献   

2.
1泥泞的土壤铿锵有力的一句话,把我从对这个孩子的思绪中唤回。眼前站着的是一个全身在发抖的孩子,咬牙切齿,怒火中烧,小小的拳头紧紧地握着。挨着他旁边的是他的奶奶,低着头,眼里含着泪水,仿佛她做错了什么。这个孩子叫志豪,从二年级接班的第一周,我就记住了他,还有他那苍老的奶奶。接班第一周,我们班就“出名”了,孩子打架流血。被打的孩子脸微微红肿,手和膝盖破皮渗出点点血,一直哭嚷着:他打我!他打我!  相似文献   

3.
翁黎明 《课外阅读》2009,(18):14-15
其实,走上三尺讲台,没人逼我,完全出于自愿,我常常暗自庆幸,我所从事的职业竟然就是我一直坚持的理想。我一直觉得老天待我不薄。我很幸运,直到我遇上张早。  相似文献   

4.
试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时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D.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问世后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的精品之一,然而对作品主人公霍尔顿,人们见仁见智,褒贬不一。有人对他的评价持完全否定态度,但从作品问世以来,也受到美国及其他国家青少年的欢迎,因为他们认为该书反应了他们自己的心声。  相似文献   

5.
2010年1月27日,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去世,享年91岁。为了纪念杰罗姆.大卫.塞林格,本文对他的这部经典之作《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内容作了简单回顾,并透过塞林格对霍尔顿这一形象精确、细腻的描写,探究他憎假求真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6.
宋超英 《学前教育》2010,(10):53-54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麦田的守望者》  相似文献   

7.
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以少年霍尔顿在纽约街头一天两夜的游荡经历为线索,描写了霍尔顿的内心体验和人生经历,展现了美国青年的迷惘、彷徨、失意和放纵,揭示了战后美国青年的精神状态。小说中塞林格以粗俗化、俚语化、口语化和象征性的语言形式,塑造了经典的反英雄形象霍尔顿。本文试图从语言特点出发,探究《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语言艺术,以求更加深刻地认识这部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8.
《阳光搜索》2005,(5):62-62
英国《卫报》根据书店销量研究公司的资料.列出英国人最喜爱的20世纪20本经典小说,结果荣登榜首的是《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是一本可以让人一口气读完而掩卷沉思的书。被《时代周刊》称为“现代文学十大经典之一”。  相似文献   

9.
《麦田里的守望者》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当代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已成为世界文学中的经典。主人公中学生霍尔顿·考菲尔德的刻画得到美国当代青少年的共鸣,也引起世人争议。霍尔顿是冷战病态热背景下逐渐形成的“垮掉分子”,但他又具有明显的积极人性追求。小说的艺术魅力在于对人物心理的深度剖析上。许多评论家以为它是一部悲剧,但也有一些人认为该小说充满幽默、诙谐、机智。评论家常将霍尔顿与马克·吐温的小说人物哈克相提并论。对作品的语言特点历来褒贬不一。一些人认为它“猥亵”、“渎神”;另外一些评论家则认为它具有高度鲜明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是《麦田里的守望者》里著名的一段。每读此句,都会让我想起农村教师,他们不就是麦田的守望者吗?而且是孤独的守望者。  相似文献   

11.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是美国当代小说家。《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其代表作,尽管还有其它作品但是影响力都不足这部长篇小说。本文将分析主人公霍尔顿的性格及其成因,之后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以期能够更好的走进和理解小说主人公,也给同样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以启迪。  相似文献   

12.
美国作家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学界认为的“现代经典”之一。这部小说没有叱咤风云的人物,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但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文章从这部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语言运用和情节处理等方面作了比较具体、深入的探讨,试图探寻该书的艺术特色,从而管窥它成功的秘密,亦希冀对青少年读者欣赏这部小说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的成长小说,其寓意深刻,半个多世纪以来研究者甚多。本论文拟从圣经原型主题来探讨这部作品。本论文通过分析这部小说中作者对于童年的美好和眷恋及对于成年的堕落和厌恶,成长中的禁果诱惑以及霍尔顿的拯救孩童的理想,从而得出结论这部小说以《圣经》中失落的伊甸园、原罪和救赎思想为主题,展示成长中的困惑。  相似文献   

14.
主题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它规定作品的发展方向并将作品连成一个整体。不同读者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题有不同的理解。文章在对文本的理解和对主人公三天游历分析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对小说的主题进行探讨,即:异化、寻真和真爱。这三个主题前后呼应,形成一个整体。它们通过主人公霍尔顿的兴趣爱好、言行举止表现出来,从而让霍尔顿的性格展现在读者面前,并且把文章连成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5.
乔海珠 《文教资料》2011,(25):33-34
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描写青春期少年霍尔顿以他特有的敏感冷眼观看世界,捕捉社会的虚伪和混乱,同时做着一场白日梦。小说叙述了他精神崩溃的过程,揭示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本文解读剖析了霍尔顿的悲剧命运产生的原因、表现及其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芬芬 《文教资料》2013,(19):18-19
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它塑造了一个有个性的青年形象,并且赋予他特立独行的语言。主人公霍尔顿的语言是非常有特色的,也是极具代表性的。首先,表现在语言粗俗。张口闭口都是脏话,全书到处可见不文明用语。其次,大量使用俚语。不分场合,重复使用俚语是霍尔顿语言的一大特色。最后,语言反正统性。霍尔顿的语言语法不规则,任意窜改用词和句式;语言模糊性,句末随意添加附着语。霍尔顿的语言与其生活的社会环境和本人的个性是有关系的。  相似文献   

17.
齐佳敏 《文教资料》2009,(23):29-32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二十世纪的著名小说,而其创作时间恰好与美国音乐的重要转变时期相吻合.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摇滚乐初现萌芽,同时,爵士乐--美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象征却逐渐走向没落,这意味着时代精神的转换.而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多次对爵士音乐进行贬批.我们可以从小说中深深地感受到他对颓废的爵士乐的厌恶,以及对代表反叛、激进的摇滚精神的强烈呼声.  相似文献   

18.
王淼 《考试周刊》2014,(86):182-183
<正>【引言】我愿意成为一名守望者,守望在职业教育这块麦田里,守望着我的学生,看着他们一个个满怀信心地走向明天、走向成功。【案例描述】开学近一个月,从一位老师手里接过一个班,担任这班的领导者——班主任。走马上任后,我没有烧起所谓的"三把火",而是不声不响地了解班级情况:走进班级,和学生聊天,捕捉自己想要的信息;走进宿舍,与学生聊天,谈他们感兴趣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塞林格发表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领导了美国文学创作的新潮流.它使得思想贫乏,感情冷淡的五十年代的美国人为之倾倒,这个时期完全可以称作超于文学定义的“塞林格时代”.本文剖析了小说主人公霍尔顿从憎恶虚伪、追求纯真到最终屈从社会现实的心理历程,揭示二战后英国青少年一代孤寂,彷徨,痛苦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20.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具有艺术价值的文学性作品 ,它反映了塞林格对语言的驾御能力。通过对霍尔顿式语言的塑造以及对象征性语言的运用 ,塞林格成功地赋予了作品极强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