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讲解一部作品的主题,不难,但要让学生真正领悟一部作品的主题.尤其是那些年代久远的作品,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与文学作品总是有一定的距离:老师讲得多讲得细,学生只是被动接受,难以真正感受领悟作品;学生自己来鉴赏,又无从下手,学生与作品之间总是隔着一层纱,那么如何揭开这层纱呢?在教学中我发现可以利用音乐来沟通学生与作品,拉近两者的距离.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教材中,小说占有很大比重。这种学样式一直深受中学师生欢迎。成功地鉴赏小说。能起到教育学生辨别是非美丑、热爱生活的作用,从而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中学生怎样读懂小说,我们有必要多途径地探索。小说对读法即其中一种。对读过程中,从人物形象人手就有利于加深理解作品主题乃至作品风格。  相似文献   

4.
您的长篇小说《西府游击队》我昨天整整读了一天,今天又读了一个上午,它能让我一口气读下来,让我手不释卷。 我想,一部作品能够抓住人,能够激起读者,特别像我这样以读作品为职业、而多少有点欣赏疲劳的读者一种与人言说、和人交流的愿望,这本身就说明作品的成功,说明作品有相当的欣赏感染力和思考启动力。 小说开头就挺不错,第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分析《药》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小说单元的一篇文章。教学要求是:了解分析小说表现主题的方法,了解小说中情节、人物、环境对表现主题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口头分析作品或发表读后感的能力。二、学生情况分析大部分学生印象中,鲁迅文章内涵极深且学习难度大。主要原因是学生们不能准确把握文章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因而难以深人领悟内在意蕴。因此课前布置预习作业:1.复述关于“药”的故事。2.搜集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知识。三、教学设计这篇文章背景复杂,主题深刻,为了让学生清晰地感知教学内容,我预备运用多种方法创设教…  相似文献   

6.
小说的教学,主要就是把握好小说三要素与主题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通过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把握情节、领悟内涵、理解作品反映出来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7.
我教《阿Q正传》安徽/刘怀生《阿Q正传》是一篇博大精深的作品,在高中语文课本小说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上好这一课可以带动许多篇,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领悟阅读小说的方法。由于此篇是长篇节选,所写之事又与同学们的生活距离较远,光课文的提示和注释很难引起学生的阅...  相似文献   

8.
【苇月的话】《战马》是一部让人过目难忘的小说。美国大导演斯皮尔伯格说:"我一读到这本书,就想让梦工厂把它拍成电影,故事传达的灵魂感受在每个国家都会引起人们的共鸣。"这部小说的作者迈克尔·莫波格1943年出生于英国的赫特福德郡,到目前为止,已创作了百余部深受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品。据说,《战马》是他最满意的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这是一部既讲扶贫又讲儿童成长的现实主义题材小说。它以儿童的视角书写新时代脱贫攻坚这一宏大主题。作者把扶贫的主题融入真实生动的故事情节中,使主题通过具体鲜活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同时,作者又将这一主题巧妙地与当下儿童成长中的一些问题、陋习相结合,例如亲子关系疏离的问题;既让读者了解扶贫工作,又反思自身成长,在展现小说主题的同时又能很好地实现小说的审美价值和情感价值。  相似文献   

10.
魏小乐 《甘肃教育》2014,(13):103-103
正大家都喜欢小说,因其精巧的构思,起伏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的悬念,生动的人物形象等,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可是有的小说篇幅长,教学要花三四个课时,而有的小说篇幅短,教学后我们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为此,我在学生熟悉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了"长课文短讲"和"短课文长讲"的教学尝试。一、长课文短讲这种教学方法是针对那些篇幅比较长,容量相对丰富的小说  相似文献   

11.
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因其异乎寻常的主题而颇遭非议,纳博科夫强调小说与“色情”无关.他在作品中寄寓了对童年的偏爱,揭露并鞭笞了人性中最坏的行为——“残酷”,从这两点上讲,《洛丽塔》是一部高度道德性的小说.  相似文献   

12.
小说离不开故事,但小说也不只是故事.小说是如何“讲”故事的,正是故事叙述和小说叙述的不同所在.引导学生从阅读故事获得的初始印象开始,去寻找这种印象的来源,通过逐层分析小说讲了什么,作者是如何讲的,帮助学生真正读懂小说的丰富主题.  相似文献   

13.
小说以优美的语言、曲折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主题而深受读者的喜爱。小说的世界不但精彩纷呈,还有艺术化的辽阔的空间。小说教学应该让学生体会生命的内涵,领悟生活的真谛,感受丰富的情感,获得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4.
曹沧晔 《文教资料》2007,(7):134-137
《孔子》是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的最后一部小说,是作者在研读了《论语》后的一部小说。通过这部小说作者阐述了对人生、对生命的理解和领悟。同时,这部作品也是作者对《论语》的一份阅读手记,它阐释了作者对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早期儒学的认识。本文试图通过对作者在作品中对《论语》里几个重要命题的误读的探讨,来探寻产生误读的原因,以及儒学在日本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5.
英国作家托马斯&;#183;哈代最重要的作品是他自称为“性格和环境小说”的一套作品,包括六部小说:《绿荫树下》、《远离尘嚣》、《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袭德》。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最后两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称《苔丝》)^①和《无名的袭德》(以下称《袭德》)^②这两部小说在开头,主题、基调等方面与前四部小说完全不同。然而,对于这两部小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一事实却往往被人们忽视.如果把这两部小说对照着看.这种联系就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一篇小说刻画好人物的性格特征对揭示小说的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赏析一篇小说或引导学生理解一篇小说的主题就必须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入手。我在教学《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这两篇小说时,就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进行了探索,总结出这两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多处采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从而生动准确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思想。下面我就以《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7.
对于文学课文的教学,我们必须突出分析作品的文学因素并讲授某些文学知识,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为此,要注意几点:一、落到实处。文学课文,主要是通过作品语言教学加强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因此,要重视引导学生咀嚼作品的词句,推敲作品的章法,领悟作品立意谋篇和艺术手段的佳妙。在中学教文学作品要讲文学知识,但应该讲得适当,即只讲主要的、常  相似文献   

18.
死亡几乎是弗吉尼亚·伍尔夫每一部小说的主题,她的小说中往往充斥着对死亡的恐惧,死亡的感伤,当然也有对生与死的思考。道家哲学中"出生入死"、"方死方生"的生死观,与伍尔夫的死亡思考有着共通之处。在伍尔夫的作品中,人物往往死而不亡,他们的肉体已经逝去,但他们的精神不灭的存在着,而且改变了活着的那些人,让他们在亡者的精神存在中达到艺术的巅峰。  相似文献   

19.
学生作文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常常是教师讲主题,讲教材,讲语言,讲技巧,总之,无所不讲,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写,也没有什么可写。我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我们重理论,轻实践的原因。我们总是让学生按照我们的理论去写作,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兴趣。我们应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努力让学生将写作养成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20.
余华所创作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是其转型后的一部较为成功的作品。其中,小说的叙事方法最为吸引阅读者关注。尤其是小说中大量使用了"重复"这一叙述方式,由此增加了小说结构和小说细节的新鲜度,并充分地突出了故事的"苦难"主题,让读者在对白重复、主题重复、细节重复的阅读中,深切感受着"苦难"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