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不可避免地涉及人类自身,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合成生物学、人造生命技术的发展必将广泛地应用于能源、环境、材料、医药等诸多领域,因此科学技术进步与传统伦理之间的矛盾也必将出现,从而影响和改变人类未来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我的眼里满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距离5·12大地震已经过去近两个月了,我仍旧时常想起艾青这句充满爱之深情的诗句.那一幅幅撕心裂肺痛彻心扉的画面,和一幅幅感人至深的救灾场面,萦绕在我的心中久久挥之不去,我希望不可阻挡的黑暗的终结时刻只是人类生命长河的瞬间,勇敢的人类必将共同携手穿越黑暗的隧道,迎向光明幸福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马佳 《今日科苑》2007,(15):12-14
迄今为止,在地球这颗蓝色星球上,人类已经孤单地生活了300多万年。在寂静的宇宙里,究竟有没有我们的同伴?找寻同类的强烈愿望推动着我们这些自认为是智慧生命的群体动物一次又一次地探寻地外生命存在的痕迹。直到科技发达的今天,人们依然一看到不明飞行物,就把它和外星人的造访联系起来。可见愿望之迫切。眼下,科学家告诉我们,人类已经具备了科学地考虑如何探索外星人,设法与之联系的科技水平。2007年6月中旬,英国科学家迈克尔·佩里谈到欧洲秘密进行的一项搜寻地外生命的计划时称,已发现"外星人在偷听地球的广播"。佩里此言一出,欧洲航天局一直密而不宣的"达尔文计划"旋即曝光。  相似文献   

4.
康娟 《今日科苑》2007,(9):10-11
地球是宇宙中人类惟一能栖居的星球吗?这个困惑推动着天文学家不断望向宇宙深处。欧洲天文学家于2007年4月24日宣布,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它的温度、体积估计与地球相似,而且还可能有液态水。这一发现被认为是“搜寻宇宙生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探索地外生命提供了新参考。  相似文献   

5.
现代生命科学尤其是克隆人技术对传统社会伦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打破传统的科学研究无禁区的观念,树立科学研究有禁区的观点是满足科学技术最大限度地造福于人类的需要,必须及早研究制定相应法规对人类科技行为做出必要的规范,以确保现代科技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AI)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的学科,是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AI未来的发展必将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快地向着人类智能的方向逼近。伴随着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为人类文化生活提供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Mark  B.Roth  Todd  Nystul  李贵森 《科学中国》2005,(8):18-25
人类能否通过可逆的假死状态,让生命暂时休眠,从而极大地延长生命的过程,或者挽救某些危重病人呢?  相似文献   

8.
《金秋科苑》2012,(15):1-1
古人云:“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天空,再从天空向外延伸到太空。长久以来,人类在探索地球环境的同时也开始向神秘的宇宙迈进。人类活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而每一次的扩大都必将是一次伟大的飞跃。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圆形     
自然界的物质说到底,都是由各式各样的几何形状构成,有三角形、正方形、梯形、锥形,还有形形色色的圆形。在这些几何图形中,可以这么说,圆形是对我们人类影响最大、与我们人类关系最密切的。这些圆形有些精彩纷呈地展现于大自然中,有的却是潜藏于各种物体的内部。外部最令我们印象深刻的“圆”,我们大都能够如数家珍地指出来,比如太阳和月亮、气球、足球等,但我们人体内部的圆,恐怕就没多少人能道出一二了。圆形在我们的血肉之躯中无处不有、千姿百态,并且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且,这些圆形的变化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和分析人们得了什么病症。作…  相似文献   

10.
当我们跨进新世纪的门槛时,扑面而来的是现代科学技术为我们打开的崭新一页:机器人大军将更多地走进工厂、家庭,走上太空;人类取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利用海水氢同位素进行受控核聚变将有可能实现工业化,从大麻草中提取无污染、无烟雾的动力燃料,实现植物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已为人类编织信息的"天罗地网",人们在家里就可以办公、学习、购物、医疗,看到远隔千山万水的亲友的音容笑貌……  相似文献   

11.
徐会艳 《科教文汇》2014,(27):15-16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许多学生在自我约束、人际交往、心理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和迷惘日益突出。为了了解“90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生命教育的认知状况,对淮安市周边高校做了问卷调查。笔者试图寻找一种适合高校生命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来实施生命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朱芳 《科教文汇》2014,(18):14-15
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生命教育的缺失将带来严重的后果。本文以生命教育的研究现状为基础,归纳了生命教育课程的主要特征,进而分析生命教育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在研究的最后我们提出如何深化生命教育课程研究,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生命教育课程的讨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贡继新 《科教文汇》2011,(36):24-25
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一生奠基"的教育思想,充分关注教育本质即关注人的生命化教育,并且具备五个要素:1)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体现师生生命互动过程,促进双方完整生命成长;2)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应体现在预设和生成融为一体;3)知识科学性、课堂高效性是促使思想政治课更优化的途径;4)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充分合理使用多媒体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5)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求教师角色定位准确、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充分调动。  相似文献   

14.
蒋萌 《现代情报》2014,34(8):136-139
生命是一个有机体,对高职图书馆而言,是一个独特成长发展的生命系统和历史过程,具有根本性的战略意义。本文从高职图书馆生命意蕴与现状反思为逻辑起点,探寻“资源与生命同构、服务对接、制度沟通、生态匹配”生命构建模式,提出“确立生命战略意识、构建生命战略体系、实施生命战略举措”生命发展方略,旨在促进图书馆事业健康均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期,部分大学生生命观存在偏差,漠视生命、伤害生命、消极厌学等现象大量存在,为了全面了解大学生的生命观现状及高校生命教育的实施情况,课题组有针对性地开展问卷调查,通过分析提出生命教育的对策和建议,帮助大学生增强生命认知,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高校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信息产业的形成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冰 《情报科学》1992,13(3):50-54,72
本文依据较为翔实的数据和资料,论证了中国信息产业7个方面的发展,据此认为中国信息产业已初步形成。并提出中国信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信息产业比重将越来越大并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信息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中国的宏微观决策水平,促进管理科学化;使资源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信息产业的发展将影响就业结构,信息产业本身是高就业型产业;信息产业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另一方面从事信息经营的企业大批涌现;信息产业的发展将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7.
戴海敏 《科教文汇》2013,(20):163-164,179
一直以来,一提起写作,老师感到头痛,学生感到害怕,习作教学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觉得自己无话可说,为了完成习作任务,就会一味地抄袭;或者绞尽脑汁胡编乱造,用自己的嘴巴说的却是别人的思想。其实习作是学生表达、交流的需要,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与习作是一脉相连的。因此,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感受观察生活,寻找美,发现美,积累习作素材;得到美,表达美,点燃习作激情;热爱美,赞美美,激发习作欲望。  相似文献   

18.
王锋  赵先荣  周丽 《科教文汇》2013,(18):139-140
阳光生命课堂把学生真正当作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把学校生活看作是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构成,关注学生生命发展,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观点交锋和智慧碰撞的过程,也是教师实现专业成长和生命价值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和幸福,交流彼此的情感与体验,丰富了教学内容,实现了师生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化与人生     
冯之浚 《科学学研究》2007,25(3):385-39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从中国文化与人生智慧中汲取营养,使之成为新时期社会建设的重要精神资源。文章着重阐述文化与人生关注的三个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从而达到知天、知人、知己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