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晓虎 《科教文汇》2012,(2):6-6,19
"80后"和"90后"是被社会普遍议论的两代群体,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当前大学校园里,"80后"辅导员面对"90后"的大学生,其工作内容和方法势必要进行创新探索。本文分别对"90后"大学生特征和"80后"辅导员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探索"80后"辅导员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思想行为特征,这就需要高校的教育管理者改变工作思路。针对自身所处民办本科院校的工作实际,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的新特征,结合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提出了若干针对"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党雪 《科教文汇》2011,(6):23-23,41
"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的主导力量,由于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他们个性突出、特点鲜明。本文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其成因,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每个人的思想和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其心理的影响与支配。因此,如何加强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的"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面临的新课题。本文论述了"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并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辅导员的定位,同时提出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至今年年底,90后的大学生将成为各大高校学生的主体,90后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特殊的行为特征与思维方式也给高校的教育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行为特征及成因,并提出了对其进行教育引导的相关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变迁,往日颇受争议的"80后"正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成为高校辅导员的主干力量,面对个性鲜明的"90后"高职大学生,"80后"辅导员应利用自身优势,结合当前形势,做好"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李文娟 《科教文汇》2012,(10):10-11
"90后"的一代被称为"新新人类"。与"80后"相比,"90后"的大学生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特点。作为"80后"的辅导员,如何更多地了解"90后"的他们,如何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这的确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丁秀娇 《科教文汇》2010,(25):17-18
"90后"一代已经逐步开始成为大学校园人群的主流。本文就如何在国际化视野背景下加强"90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展开分析,根据当前"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分析影响大学生思想作为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卫 《科教文汇》2011,(5):14-14,16
"90后"大学生在行为、情感、思维、认知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研究"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特征,对于高校思想道德的教学和学风、校风建设,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高校要有针对性、有特色地做好引导、培养"90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0.
"90后"出生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由于中国特色的"421"家庭模式,他们从小就成为"温室的花朵",没有接受过多的挫折,一路畅通走过来,以至于现在他们被大家普遍认为是缺乏政治、责任意识,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代。然而在我国出现的百年不遇的两次震灾以及成功举办的上海世博、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中,"90后"大学生却表现出了令大家欣喜的爱国民族精神、助人为乐、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品德,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充分肯定和赞许。因此,我们必须了解"90后"大学生的内心活动以及思想特性。  相似文献   

11.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的前提,"90后"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流群体,新思潮、新特点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本文就"80后"辅导员因为年龄优势如何抓住学生的特点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张彪 《科教文汇》2012,(19):32-32,38
"90后"大学生已逐渐成为高校学生的主力军,如何培养他们独特的个性与创新意识,是摆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90后"大学生的自身特点,提出了"90后"大学生个性化教育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责任意识教育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面对具有自身特点又被认为责任意识较薄弱的"90后"大学生,高校需要认识到责任意识对"90"大学生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和比较,介绍了"90后"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现状和成因,提供了提高责任意识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宁 《科教文汇》2012,(6):175-175,184
随着"90后"逐渐成长,他们已经逐渐步入了各行各业。"90后"成长环境的瞬息万变,使他们个性鲜明,独立自主而又相互依赖;情感脆弱,缺乏计划性与随性并存;情绪多变,热情、开放与沉默孤独并存。本文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了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于进一步了解"90后"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完善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晓利 《科教文汇》2010,(10):22-22,26
笔者首先分析了当前"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态度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9O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思潮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巨大,本文分析了我国"90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依据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提出了塑造"90后"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的策略,从而使他们能够面对挫折充满希望,具有应对逆境的心理弹性,积极对待社会问题,投入社会生活,学会体验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针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以及网络生活现状,阐述了如何利用网络阵地做好“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每个人的思想和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其心理的影响与支配。因此,如何加强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的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面临的新课题。本文论述了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并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辅导员的定位,同时提出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及破解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丽萍 《未来与发展》2011,34(1):50-52,32
选聘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是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历史选择,是培养造就党政后备干部队伍的重要途径,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乡村善治的现实需要。但是,从当前"大学生村官"任职的情况来看,"大学生村官"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同时,自身也面临诸多的困境,制约了"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发挥,本文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视野深入剖析了"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破解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颜咏雪 《内江科技》2011,32(7):74-74
"90后"大学生是当前高校大学生的重要组成群体,其综合素质对社会有着深远影响,本文从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入手,分析如何调整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节,以培养合格的"90后"大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