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期间 ,正是青少年期向成人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大学生身体处在青春发育后期到基本发育成熟之间 ,也是大学生心理发展走向成熟并发生巨大变化的转变时期 ,在整个心理发展阶段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也是人生道路中最宝贵最有特色的黄金时期 ,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时期。1 “高职”学生生理发育特点1.1 神经系统 神经过程的兴奋与抑制发展趋于均衡 ,灵活高 ,神经过程的机能逐步完善。神经细胞工作能力较高 ,神经过程强度大 ,细胞物质代谢旺盛。抽象思维不断提高 ,两个信号系统的关系更加协调和完善。1.2 运动系统 骨骼发育一般在 2 …  相似文献   

2.
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依存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好坏通常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高低的综合指标。大学阶段是每个大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也是他们探索人生、认知社会、掌握知识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大学生通过交往互动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条件,对其生涯发展也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就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要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许多心理学、教育学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从儿童期到青年期是最佳的学习时期,而少年期是从儿童期(幼稚期)向青年期(成熟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是幼稚和成熟、独立和依赖、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交替的时期,按心理学的年龄段划分,这一时期正是学校教育的初中阶段,对这一时期道德学生的引导教育,将关系到学生成熟后能否成为对社会更有用的劳动者的问题。可以说,初中阶段是人的一生中最有特色而又最关键的时期。要对这一时期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观教育,必须对这一阶段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论个体价值取向发展与其道德权威影响源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发展性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大 ,表现为对“接受权威”价值取向的评价在逐步下降 ,而对“个人发展”和“需要表达”价值取向的评价却在提高。价值取向发展变化的动因与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所认同的道德权威影响源有直接的关系 ,价值取向发展的机制实际上就是道德权威影响源在个体不同发展阶段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高中生正处在从个体生理成熟到心理成熟的一段时间。按发展心理学的分期,高中阶段属青年期的前段,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又充满矛盾、困惑的时期,是个体一生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时期。高中生的认识水平、情感体验和自我调控能力,都在这一时期有了飞速的发展,他们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在这一时期形成和定型。这意味着他们将由一个依赖于成人抚养教育,按照成人和社会所制定的规范生活的孩子,逐渐转变为能够独立生活、自主从事各种活动的成年人。高中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锦绣年华”,也是人生的…  相似文献   

6.
大学阶段是个体社会化(个体接受社会的知识经验、道德规范,形成与社会一致且有自己特色的态度、情感、意志、品格并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成长过程)的重要时期,而大学一年级则是这时期的开端。正确深入地研究分析一年级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倾向,是对大学生在这一时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为此,需要系统的研究高等学校大学生的思想心理,通过调查研究、建立系统的科学资料;掌握大学生思想心理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为高等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探索新的方式、方法;为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为全面培养“三个面向”和“四有”的合格初中教师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政治权威现代化与政治稳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权威现代化是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政治权威与传统政治权威的区别在于它的统一性、政党性、有限制性、有始有终性、对政治权威的有选择性和自愿认同性等.政治权威制度的发展成熟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政治权威与政治稳定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的情形.现代化建设需要政治权威,没有政治权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现代化都是不可能的,只有实现政治权威的现代化、制度化、平民化的要求,政治权威与政治稳定才能真正获得一致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幼儿期有其独特的人生价值。传统上,我们将成熟作为目的,把幼儿期仅仅看作是一个过渡和准备阶段,这是对人的发展价值的一种误解。人生是一个过程,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有价值的:生命的每一个阶段既是一种不断变化的生成时期,也是一种积极的存在状态。因此,幼儿期同样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生”,儿童在这一时期拥有的权利,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社会认同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实现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社会认同是一个人在和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对自身角色及与他人关系的一种定位,是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和目标。在社会转型、价值观多元化、理想信念教育有待加强的今天,应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加强社会认同教育,提高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实现大学生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侧重点和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其具体内容是随着国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新疆历史和区情教育、民族团结和“四个认同”教育、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的教育是新疆高校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侧重点。针对这一特点,新疆高校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寻求新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有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发展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以来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发展变化,似可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从建国到“文革”开始之前,这时的大学生认为,人的价值在于他对社会的贡献,个人利益应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第二时期是十年“文革”时期,这是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开始发生转变的一个过渡时期。第三时期是文革后到九十年代初.其特点是将原先的以社会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评判标准,转变为兼顾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认为人的价值既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也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政治认同是大学生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主要体现在政治认知认同、政治情感认同、政治价值认同、政治体系认同、政治工具认同和政治绩效认同等方面。通过对大学生个体内在因素和家庭、学校等社会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寻求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国家认同是个体对个人身份与集体归属的感性认知与理性思辨。在媒体工具广泛应用、多元思潮泛滥及主体意识不断觉醒的当下,个人逐渐产生群体身份缺失、归属力弱化、精神游离的认同危机。对此,必须把握“历史—当下—未来”这一主线,挖掘共同经验,追问“我是谁”“我们是谁”“从何而来”“去往何处”的认同问题,以群体身份与文化共识实现“我者”与“我族”的自我判别,探究新时代高校国家认同教育的进路,推动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自我是个人发展中整个人格形成的核心,理解自我时涉及个体的自我和发展的自我两个方面,青少年时期是自我发展的关键期和转折期,在青少年时期,个体的生理、认知机能和社会的期望的变化第一次聚合在了一起,使整个的自我的发展在内涵上表现出了明显的特征。自我认同是个人个体与自我身份的确认,青少年阶段的核心任务是自我认同的实现,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有早定、拖延、迷茫、达成四种方式。青少年要正确认识自我,积极促进自我认同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问题。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社会,也就存在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人们就在力求对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作出说明。把人说成社会的动物,这是二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在我国思想发展史上,也不乏关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的论述。许多思想家常常论及公和私、匹夫和天下的关系,如“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从一定意义说,所谓“公”、“天下”,就是讲社会,所谓“私”、“匹夫”,就是讲个人。人们对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的认识是有所不同的,是不可能超越当时的历史条件的,只能是客观历史状况的相应的反映;即使在同一个历史时期,由于人们观察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6.
网络亚文化是亚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定群体以网络媒介为依托,利用网络语言、网络符号、网络行为、网络身份寻求情绪宣泄、身份认同以及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创造的与主流文化对立统一的边缘文化。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网络亚文化的产生与传播提供了新场域,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具有消解与建构的双重效应,而大学生价值观尚处在“感性认知”阶段,极易受到网络亚文化的影响,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的构建形成阻碍。为提升网络亚文化语境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阵地建设,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引领功能;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功能;加强网络传播空间的监管与建设,为大学生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家园;增强对网络亚文化的理性分析能力,提高自身辨别真伪的媒介素养,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与情感认同。  相似文献   

17.
朱晶晶 《中国教师》2013,(Z1):208-209
一、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提出如果人生发展是一条直线,大学阶段就是一种蜕变的时期。应该说,这一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时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精神上的辅导重于物质上的服务。大学生时期的道德教育,主要是指"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8.
初中阶段是由小学阶段向高中阶段过渡、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无论在心理或在生理的发展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儿童期有着质的不同。在心理发展上,初中学生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显著增强,但幼稚性和依赖性同时附着存在,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期,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在生理方面,身高增长迅速,性开始成熟,第二性征出现,并开始朦胧地意识到两性之间的关系。他们有强烈的独立愿望,然而又缺乏坚强的自控能力。因此我们既不能把他们当做“成人”,又不能把他们看成“小孩”,而是必须遵循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征,抓住初中生可塑性强这一教育的有利时机,恰到好处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道德伦理教育的渗透,行为规范教育和良好心理品质教育的渗透,使学生们在具体的人和事的对照、比较中树立起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刻意塑造期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第三个阶段,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个时期是大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取向,明确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正确建立职业规划的人生转折时期.本文主要对刻意塑造期的特点与主要任务进行了探索,并对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引导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使得社会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样的新形势下,高校的人才的培养质量是我们需要面临的重大课题.由于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其心理还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阶段,其心理活动变化比较大,而要培养其学习的积极性是十分不易的.激发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促进大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前提,需要从提高大学生的认知着手,让大学生认同知识学习的必要性,增加其学习的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