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语文要多阅读,善阅读。要让学生有读书时间;要设法让学生明白,读书既有"有用之用"还有"无用之用";要让学生觉得读书有趣、好玩,而不是用考试逼迫学生,用"有用""利诱"学生。教师的推荐阅读最好和所学课文结合起来,显得不刻意,效果会更好。善阅读,应该包括读什么和怎么读两个方面。阅读的选择,需要眼光,所以教师推荐的书一定要是高品质的,做到语言规范、境界高。怎么读不仅指阅读方法,还包括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
关丽云 《新疆教育》2012,(23):23-23
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教师要拓宽阋读的范围,要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阅读的书籍。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不但能提高阅读能力,而且能丰富积累自己的语言,提高写作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3.
许多中学生怕文言文,恨文言文,但只要学习方法得当就能学好文言文。 首先.学习文言文要做到“三多”:多读、多背、多练。我们所说的“多读”,不仅要读课本,而且要读读本。还应当阅读一些文言作品,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视野。“多背”是指凡是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要不折不扣地背诵.最好能一字不落地把它默写下来。倘若你能坚持到底,那么,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自然掌握了古人的用语习惯和遣词造句的方法.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自然而然地培养起来了。  相似文献   

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整本书阅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小学高年级正是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形成一定阅读能力的关键期。那么就小学高年级而言,整本书阅读究竟有哪些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自身实践,笔者谈谈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建构策略。一、立体推进:"共读"与"漂读"相结合,辅导与  相似文献   

5.
常言道:没有阅读就没有语文课。既然阅读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这么重要。那么,怎样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地"要我读"到主动地"我要读"1、结合课文教学,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扩张。例如:①学过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命的意义》之后,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②学鲁迅的《孔乙己》,可向学生推荐《狂人日记》、《阿Q正传》。这种延伸性的阅读,不仅巩固了课内知识,而且扩大了知识面,有利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语文之根,阅读是学生的学习之母,阅读是教育之本,阅读能力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学生学会阅读,才能生存,才能发展。朱熹曾说:"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也就是说,在进行形式多样的朗读时,需要求学生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而不能有口无心地读,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多读、多思、多问、多写的习惯。  相似文献   

7.
"读书足以怡情,读书足以传彩,读书足以长才。"这是培根关于阅读的名言。"会读"就是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现在学生要读的作品实在是太多了,这就要求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是要给学生制订阅读计划。计划内容包括阅读的书目、可利用的时间、自检方式三部分,并根据计  相似文献   

8.
读是写的基础,写以读为前提,只有学生读得多了,写作时才能思如泉涌,付诸笔端。广泛阅读,积累语言是解决学生"有话道不出"的重要方法。语文课标明确规定小学生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这是十分必要的。当然,读书不能漫无边际,教师要给学生推荐文字精品、大家名著或有利于积淀语言的报刊、杂志等,以便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课外阅读要强调学生对语言的内化吸收,而不是为应付考试的死记硬背,或为了写作的生吞活剥,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也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这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名著作为小学阶段的推荐阅读书目,在内容和语言上都给学生的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在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时,教师要调查分析,掌握学情,确定指导目标;以生为本,多措并举,点燃阅读热情;搭建平台,以评促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内驱力。  相似文献   

11.
配合新教学大纲指定的由百名专家推荐的<中华经典诵读>,是一本适合小学生读记的好书.我们不能束之高阁,应该引导学生诵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利用儿童喜读好背、记忆力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多读多背.  相似文献   

12.
新教材的阅读要求说明白了便是多读多背,读多了背多了语文能力自然便提高了。那么,为什么要多读多背,又应该如何去读,如何去背呢?  相似文献   

13.
<正>恕我孤陋寡闻,自阅读题出现在语文试卷以来,似乎还没有怀疑它并坚决反对它的人。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依然强调要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本来没有错。然而正是这样的要求,使人们彻底失去了怀疑阅读题的不合理性、不科学的意识。遗憾的是,本指多读多背、博览群书的"读",一直被狭隘、片面地当作阅读训练,以致学生  相似文献   

14.
随着小学部编版语文教科书对整本书阅读提出明确的要求,整本书阅读成了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点,对于小学高年段学生来说,要保持阅读的耐力和持久性,激发学生阅读的期待,教师可以借助阅读导读课,以激趣的语言,引导学生阅读封面、序文目录,了解文本写作背景以及推荐阅读片段等,逐步渗透方法指导,让学生产生研读的兴趣,从"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本文以班级共读为主要形式,例谈小学语文高年段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实现新的阅读策略,改  相似文献   

16.
杨春美 《文教资料》2008,(35):116-117
本文从要让学生充分"读"、要让学生"读"出自己、要让学生"读"出空白、要让学生有个性地"读"、要让学生"读"出疑惑、要珍视学生"读"的独特感受六个方面展开阐述.旨在提倡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独立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要"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除了要求阅读《西游记》《水浒传》等12本必读名著外,还推荐了24本自主阅读书目。读好整本书成为引导初中学生认识世界,发展阅读思维与审美感受的重要途径。整本书阅读教学与传统课文教学有很大不同,文本容量更大,对阅读思维和理解的要求也不一样,需要采用综合的阅读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8.
学好英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习惯至关重要。要从各方面下功夫,要培养学生大胆说的习惯。书写字母要规范,记笔记要注意方法,同时在平时要多读、多说、多背,要多动脑,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善于"学为所用"善于"查漏补缺"。这样形成良好的习惯。使学生成绩更优异,增强自信。  相似文献   

19.
冯淑杰 《教师》2013,(24):88-89
按照考试和大纲要求,英语写作要注意"准确""清楚""连贯"。教师要想学生在考试中有理想的发挥,就要在平时的训练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从语言、句式、行文、结构和卷面五个方面入手,多写,多读,多背,多模仿。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教师和家长都一再要求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但是,学生们却并不怎么会读书,不知道该如何读书,常常是书读了不少,但就是没什么收获。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该教会学生如何读书,才会让他们"登堂入室"呢?才会让他们读有所进,读有所获呢?在教学《老人与海》时,我尝试用"分层赏析教学法"指导学生阅读,结果学生大有所悟,大有所获。于此,我把这种"分层阅读赏析教学法"总结出来,推荐给广大同行参考,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