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活化作文教学是一种理念,不是一种方法。这种理念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即教学生作文的时候从生活的角度切入,把生活作为写作对象,反映生活真实。如何教学生写生活化的作文呢?我们在实践中采用了举三反一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方面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段话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体验越深刻。习作的内容也就越充实。我在这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树立起这一新的作文教学观念,引导学生从单一的课堂、课本融入多姿多彩的生活,丰富清感体验,为习作开启了一泓永不枯竭的活水。[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一、面向生活,本具作文"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写作主体的情感是在生活体验中生成的,生活体验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控制下写作技能的迁移训练,完全漠视了学生活生生的主体性特征。学生觉得越写越没意思,渐渐地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因为生活是"生"的,生机盎然、无时不在。陶行知先生把生活看作是教育的"本体",他指出"生活即教育"是一种自觉形式的生活教育,又是有计划、有目的的生活教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表述的过程."然而,通过多年的作文教学,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写作文时常常感到"无从下笔""无话可说",甚至说假话、空话、大话.究其原因,是我们的作文指导不得法而导致作文教学始终处于"低效徘徊".,本文就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问题,着重从三个方面作尝试探析:一、捕捉生活精彩,激发写作热情;二、积极开展活动,加强实践体验;三、倡导科学评价,增强写作动力.  相似文献   

5.
陈辉 《青海教育》2006,(5):23-2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作文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件事情。”诚然,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每个人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也会因人而异,学生也是这样。但在我们学生的作文中却是千篇一律的套作。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的童心是否被淹没在我们设定的作文的套路上了呢?为此,我认为应该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用生活的理念指导自己的作文,把日常生活和作文练习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以创新为核心、贴近生活、凸显个性、充满生命活力”的开…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作文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作文,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的素材,然后以真实的情感作文,于是本文提出了初中作文教学要从“走进生活,书写真情”的角度切入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探究性作文?笔者认为,探究性作文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从自身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自然界中选取问题或专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练习写作的综合性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8.
初中语文写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他们结合生活体验认识世界、认清自我的一个学习反思进而创造性表述出来的一个过程。如何让一篇平庸的作文变得可圈可点呢?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本文结合初中语文作文写作的现状探讨了作文修改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欧阳伯荣 《文教资料》2007,(17):147-148
我们遵循“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开展了生活作文教学研究,提出了“开源激流”的口号,“源”是指生活之源,“流”是指表达之流。生活作文是联系生活和作文的纽带,我们创设条件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写作,提高了学生认识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生活作文教学研究,它不是一般的生活指导,也不是泛泛而谈的写作形式的研究,而是在生活中学写作文,指导学生写出反映生活的作文,并在作文中学会做人。为了让生活真正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年龄与身心特点,遵循作文教学的内在规律,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入手,让学生觉得作文是一件乐事。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授集语言信息和写作素材的能力,提高他们描写事物的能力,培养他们修改作文的习惯。经过5年多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逐步走出了一条作文教学高效之路。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规定,作文教学应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写作感情要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那么,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呢?一、在生活中流露真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真情实感从何而来?从生活中来。因此,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是他们写实感、抒真情的基础,也是写作的基础。学生的生活范围比较狭窄,生活中大  相似文献   

11.
从写第一篇作文起,到高中毕业,一个学生所写习作粗粗算来也有千篇之多。平心而论,在这场"持久战"中,有多少学生过了作文关?究其原因,制约学生作文的瓶颈主要是缺少阅读积累,缺少生活积累。如何切实有效地改变这一作文教学现状?在近年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坚持阅读书籍与写作结合,将感悟生活与写作结合,丰富了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提高了作文教学效果。一、阅读与写作结合阅读永远是写作的基础,是思想意识的源头活水。如果不阅读,写作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12.
刘国臣 《考试周刊》2013,(35):57-57
<正>高投入、低回报是当前高中作文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现笔者谈谈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想法。1.丰富、充实生活,提高写作技巧写作来源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生活从哪里来?笔者认为,学生的生活包括间接生活和直接生活两个方面。间接生活来自读物,阅读文学名著,是丰富、了解社会生活的有效途径。直接生活是学生学习期间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但接触生活并不一定认识生活,有了丰富的生活材料,了解其"精蕴",才能将其总结为写作的材料。怎样把材料转化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生活类作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不仅有助于学生观察生活,抒写生活,而且有助于学生提升生活的品位,廓清生活的认识,矫正生活的行为。作文并不全是技巧的,而应该是一种精神和情感的训练。从这点意义上说,生活类作文的写作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有一句流行语说,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学生为什么怕作文?无非就是读书少,思考少,写得少。为什么不爱写作文?从教师的角度找原因,或许我们的写作教学出了问题,比如我们布置的题目脱离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我们没有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对其写作过程缺乏指导。众所周知,中学生作文教学近年来是“活动作...  相似文献   

15.
王伯美 《学语文》2007,(4):38-38
"老师,我知道这样写不是很理想,但我不知道怎么写,没什么可写的。"生活二字,渐渐地从部分学生的作文中淡去。这是作文教学中我们不容忽视的现状。"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唯有生活,才是写作的永恒源头。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作文因为有了生活的滋润而"活"起来?片段作文训练不失为一种可行性强、收效显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写作是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因此,我们要从提升素质的高度出发,努力改进作文教学,让学生的作文走向生活,使学生不再视作文为苦差  相似文献   

17.
一、当前职业中学作文教学的瓶颈当前职业中学的作文教学主要包括一般的认识性作文(如生活文、意见文、感想文等)写作和实用性作文(如日记、书信、报告等)写作两项内容。从重视的角度讲,可谓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一方面教师绞尽脑汁甚至动用许多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辅助手段,极力调动  相似文献   

18.
农村是一座天然的"素材宝库",如果善于挖掘其中的"宝藏",会使写作轻松自如。本文站在农村生活的角度,从激发写作兴趣、积累生活素材、巧用特色语言和培养发散能力等四方面介绍了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些体会,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写作。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写作指导普遍采用"技巧化"方式,即运用各种套路、模式加写作训练来进行写作辅导。这种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写作指导的可操作性,但另一方面却使得写作出现了背离生活的倾向。写作的"写",指的是运用语文的方式来反映生活,表达自我见解,并服务于生活。因此,提高作文质量的关键在于,要将写作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作文回归生活,并用生活滋养作文。  相似文献   

20.
作文不应该是一件痛苦的事 ,而应该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心中不快 ,通过作文 ,是一种宣泄 :心中愉悦通过作文表达出来 ,是种情感的享受 ;思维活跃 ,可以用作文来表现。想象丰富 ,可以用作文来寄托。在作文里我们可以纵览古今 ,横贯世界……然而现在的孩子为什么怕作文 ,烦作文呢 ?翻翻我们的教材 ,作文的内容 :《难忘的教训》、《我的 》、《我爱 》……这些内容 ,似曾相识 ,不正是我们学生时代的写作内容吗 ?几十年过去了 ,时代在变化 ,学生的生活内容在发生巨大变化 ,他们的观点视角、思维方式、心灵感觉……都在发生巨大变化 ,可是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