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师者之魂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中班主任,不仅要积极实践,勇于创新,而且要多读书,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成功的教育实践指导自己的工作。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他的工作态度、教育艺术水平、教育方法、组织管理能力以及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影响着班级的建设和发展,影响着学生成长的速度和倾向。  相似文献   

2.
由于目前的语文教育教学普遍存在应试化趋向,学生普遍缺少从容读书和写作的时间,且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所以升入高中后,作文普遍存在问题。一、存在的问题1.材料储备少现在的语文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读书问题。许多学生读课外书偏少,甚至有学生说上高中以前从未完整读过一本课外书,因为家长和某些教师反对读课外书,只希望学生整天做练习题,所以学生作文既缺材料又缺思想,单纯幼稚。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尚未发展成熟,影响其心理发展的因素较多,因此在高中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主要论述在高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提高其教学效果,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调查问卷2012"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系数集束化的方法,深入考察了学生个体性因素(包括先赋性因素和获致性因素)对高等教育过程和结果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获致性因素即学生的高中教育经历比先赋性因素即学生的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更大的影响。高中教育经历作为入大学前的准备,其作用在大学的高影响力教育活动中更为突出,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投身大学学习,还能够提升其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收获和在校满意度。学生高中教育经历的丰富程度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显著影响,以及成绩排名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负向影响,促使我们反思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问题,而正在推进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体制改革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5.
刘宜国  孟凡正  贾章芳 《教师》2012,(10):21-21
生本教育理念下,通过对目前高中班级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生本教育理念对高中班级管理的影响,并通过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等多种方式,最终真正地实现生本教育理念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张晓一 《考试周刊》2015,(2):182-183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从青春期到青年期的转折期,在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开展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美术作品中蕴含的内涵,激发学生创作动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但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尚未意识到情感教育的作用,为了增强高中美术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出情感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分析了教育资助对高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然后提出了教育资助对高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对策,包括提升对教育资助工作的认识、优化并完善教育资助体系等。  相似文献   

8.
王伟 《考试周刊》2014,(9):161-161
中学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由于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很多初中和高中是分离的,大部分学生存在初中升高中时不适应高中学习的情况,甚至有少数学生因为不适应而荒废学业,对学生的终生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在初中学习过程中有必要进行新环境的适应教育。本文就如何在初中教学中培养学生适应高中生活的能力作探讨。  相似文献   

9.
高中择校风的盛行源于高中教育质量评价片面化,在实际工作中,各地政府评价一所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优劣和对教师进行奖罚的标准依然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尤其是高考成绩,家长和学生选择学校的标准也是该校高考上二本线的人数,甚至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基于这样的标准,高中择校风愈演愈烈,使普通高中教育资源过度集中并大有垄断之势,非示范性(非重点)高中处于边缘状态,出现弄虚作假、择校费过高现象,导致一些有较大潜力学生失去了深造机会,影响高中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和稳步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内容,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高中阶段的学生不仅存在着一定的学习压力,还要面对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导致学生的心理上会产生一些压力。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的关键时期,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如果学生在这个阶段产生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教师要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可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为以后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关于高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中教学中,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教学渠道,教师必须发挥引导作用和监督作用,才能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促进高中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根据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师生之间的互动、情感交流等,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等,并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等,从而推动高中教学效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因此,就情感教育给高中教学带来的影响进行阐述,对高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提出高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以促进高中教学水平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2.
让学生喜爱读书,让读书变得轻松,是当前社会对教育的期望,更是教师对教学的终极追求。但近年来的教学经历使笔者明显感到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尤其是到了高中,因课程难度越来越大,课业负担越来越重,高考压力越来越重,学生的厌学心理便也越来越严重。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试从疏导学生心理和转变思维模式的角度,来谈谈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三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徐敏 《上海教育》2013,(15):59-59
高考又将来临,前不久一则与高考相关的新闻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湖北恩施州来凤县一学生在去年高考中成为当地理科状元,考上清华大学,其高中母校为他在校园中树立雕像纪念。学校称,该学生“开创了来风教育的新篇章,书写了平民教育的神话”。校方表示,想用学生身边的榜样,激励他们好好学习,勤奋读书。  相似文献   

14.
高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点阶段,高中教育对学生未来的文化知识学习影响甚大。高中教育新课标要求学校制定综合性的培养计划,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使其更好地融入到社会发展历程中。  相似文献   

15.
张绘 《教育学报》2013,9(1):111-120
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流动儿童在城市继续接受高中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中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流动儿童初中后教育意愿对流动儿童初中后教育选择具有重要影响。通过采用福特基金"中国城市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供给保障政策研究"课题组在北京的调研和访谈资料,结合计量模型和个案分析,结果发现非独生子女和兄弟姐妹个数增加对流动儿童继续选择读书有负面影响,其中女童受到的负面影响更显著。在无证打工子弟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选择回家继续读书和工作的概率,大于有办学许可证的打工子弟学校和公立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教育部门应建立对流动女童的教育资助,改善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各级政府应该协调配合,提高流动儿童高中入学率;各地政府应当立足各地的实际,在探索中逐步推进流动儿童异地高考改革。  相似文献   

16.
高中择校风的盛行源于高中教育质量评价片面化,在实际工作中,各地政府评价一所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优劣和对教师进行奖罚的标准依然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尤其是高考成绩,家长和学生选择学校的标准也是该校高考上二本线的人数,甚至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基于这样的标准,高中择校风愈演愈烈,使普通高中教育资源过度集中并大有垄断之势,非示范性(非重点)高中处于边缘状态,出现弄虚作假、择校费过高现象,导致一些有较大潜力学生失去了深造机会,影响高中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和稳步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教育机会有质量高低之分,学生的高中阶段教育机会获得也有质量分化,这对于其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乃至未来的职业获得都具有关键性影响,因而是教育公平研究的主题之一。学生高中阶段教育机会获得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本研究探讨学生家庭资本与其高中阶段教育机会获得质量之间的关系。对江苏省B县初中后分流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对一般普高和优质普高(相较于职高)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方面,经济资本无显著作用,而社会资本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文化资本有正向影响但弱于社会资本;对于优质普高(相较于一般普高)的教育机会获得,只有文化资本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家庭资本的各因素中,主观性因素虽然有助于弱势阶层子女获得一般普高入学机会,但客观性因素会对其获得优质普高入学机会产生制约。因此,政府应推进"指标到校"政策,促进优质普高生源的均衡分配;弱势家庭应积极培养家庭文化资本,学校和社区也要提供多方面的支持以弥补该群体家庭文化资本的不足,从而提升其子女高中阶段教育机会获得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迈向大学的铺垫时期,由于高中阶段的学习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高中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受到更多的重视。化学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中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即为电化学,由于此部分知识内容庞杂多样,因此也为学生的学习以及理解带来诸多的困难,高中电化学知识内容的学习也面临着生涯规划教育。为此,本文主要针对高中电化学基础教学与生涯规划教育的融合展开深入探讨,阐述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9.
姚安 《师道》2008,(3):37-38
我校是普及型农村高中,生源来自初中教育的最底层,没有分数门槛。在人们心目中,进我校读书是无奈之举。社会、家长、老师、学生对学校的要求很低,家长们希望孩子在此呆三年不学坏,不犯事,顺利拿到高中毕业文凭出来找份工作。学生自己也无明确的目标,得过且过、患得患失。教师们眼中的学生是升中考试的失败者,是校规班纪的破坏者。依据相当一部分学生突出的行为特征,有人归纳出其两种明显的特征:发情和发泄。“发情”是指学生早恋流行,“发泄”是指学生喜用暴力解决矛盾等。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首先阐述了STEAM教育理念发展现状及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STEAM教育理念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影响,最后提出了STEAM教育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