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二木 《中国钓鱼》2018,(5):11-11
一、出钓时间和天气的选择 每年初春到秋末,只要气温20℃~30℃之间,都可以出钓,尤以3—5月和秋末寒露风乍起,晚稻抽穗,这两段时间出钓时间最佳。前者是黑鱼繁殖期,后者黑鱼开始大量储备营养过冬,此间黑鱼食欲特别旺盛。出钓天气以阴天、晴天、小雨天较好,大雨、暴雨天较差。  相似文献   

2.
气象变化,考验钓手京城三伏天,酷暑难熬。虽然报到当天上午,阵雨袭来气温略有下降,感觉凉爽,但8月1日比赛日,雨后晴天,气温仍在32~35℃,而且气压较低。根据气温、水温和水深(2.5米)的情况,考虑不同的鱼种有不同的习性,钓手  相似文献   

3.
一、选择天气。出钓当天的气温最好低于30℃;阴天伴有小雨,并有二三级风;暴雨之后。在这种天气出钓,气温低,水中的溶氧高,鱼儿活跃,食欲旺盛。  相似文献   

4.
野钓选点     
一、按季节变换选择钓点。温水鱼类,水温8℃左右,鱼体开始游动,并表现出摄食欲望,水温25℃左右为摄食高峰。鱼儿栖息地也随温度而变化,钓点也应随四季不同温度而变动。“春钓浅,夏钓潭”,且“一日三迂”。即春钓时.早、晚钓深,近中午钓浅;夏钓时,早、晚钓浅.午钓深;秋钓阴;冬钓阳、钓深。也就是说,要随水温而改变钓点。  相似文献   

5.
邹卫平 《钓鱼》2005,(8):31-31
一、鲤鱼的习性与天气 适合鲤鱼生存的水温是15℃~20℃,低于15℃时鲤鱼一般不繁殖,高于30℃鲤鱼的摄食量明显降低。而且,鲤鱼对气温的变化较敏感,两天之间的温差大时,鲤鱼的摄食也明显降低。另外,鲤鱼对水中的含氧量要求较高,水中的溶氧量不足的地方,有时可以钓到别的鱼,但是很难钓到鲤鱼。所以,钓鲤鱼的好时机是春夏之交与夏秋之交气温在20℃左右的日子。适合钓鲤鱼的天是凉爽的天,气温相对稳定的天,  相似文献   

6.
一、出钓时间众所周知,鱼类属冷血动物,因冬季有别于其他季节,即便鲫鱼较其他鱼类耐寒,但在隆冬,天寒地冻时节,也是静多动少。因此,在出钓前最好能收听、收看当地的天气预报,选择风和日暖的天气,最高温度应在8℃以上,最低不得低于-5℃以下。  相似文献   

7.
春钓三要     
春天乍暖还寒(这段时间主要在2月中旬至4月中旬之间),白天气温一般在0~18℃,而水中的温度则更低。春天又是多风的季节,给春钓造成一定困难。因此如何提高春钓的上钩率,笔者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8.
徐艳文 《中国钓鱼》2023,(12):18-20
<正>立冬节气之后,寒潮接连来袭,气温大幅走低。北方的钓友纷纷调整钓具,准备在水面封冻以后再进行冰钓。但是如果在水面结冰之前,抓住时机专攻湖库的鲫鱼,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一、出钓时间的选择初冬时节主钓大水面的鲫鱼,首选有日照的晴天,或选择多云但气温不低的天气。风力宜在3级以下,最高气温在8℃以上,最低不低于0℃,昼夜温差较小的天气比较适宜。这样的天气水温几乎没有多大变化,全天基本上都有鱼咬钩。如果气温多在1℃~5℃之间,  相似文献   

9.
马建华 《钓鱼》2006,(8):22-23
表面上看,悬坠浮钓同底钓的钓组配置都是竿、线、钩、标、坠、八字环、太空豆等元件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整体,二者没有什么区别,但细节上的细微差别对钓获量的影响却是毋庸质疑的,浮钓同底钓在钓组上的差异正好体现了应对不同鱼情的变化思路。  相似文献   

10.
罗非鱼,也有称非洲鲫鱼的,顾名思义是原产于非洲的一种鱼类。从外观上看,罗非鱼体侧扁,外形、大小似鲫鱼;背鳍硬棘较多,似鳜鱼。因其贪吃好钓,而普遍受到钓鱼爱好者的青睐,且有“初学钓者最佳入门鱼”之说。罗非鱼属杂食性鱼类,它可以广泛摄取生活在水体中的各种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其它一些鲜活饵料及植物碎屑,同样也摄取人工投喂的饼类、麸类和米糠类等商品饵料。钓罗非鱼,水温的高低是影响钓获量的直接因素。一般说水温超过37℃时活动量减小;低于10℃时可致其死亡。当水温在25~30℃时,罗非鱼的摄食最旺。选择钓点时,应根…  相似文献   

11.
程明存 《中国钓鱼》2018,(12):19-23
冬初在江南地区的库塘钓鲫鲤,分析研究并切实掌握天情、水情、鱼情等因素的特殊关联性,既是选择钓时钓位、配制饵料和设置钓组的根本依据,也是取得满意钓获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几则实战事例的剖析,谈谈初冬钓中需要注重的几个问题。一、要注重分析天情状况据近些年的天气数据显示,江南地区初冬(立冬至大雪)的平均气温约在16℃~6℃之间,极端高温约在28℃,极端低温或有0℃以下现象,昼夜温差多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12.
手钓三法     
一望 《钓鱼》2003,(15)
手钓,就是用手直接握线钓鱼。它是人类在发明竿钓前原始的钓鱼方法。鱼竿,是手臂的延长,由于原始时代鱼线是用植物的纤维搓成或野兽的肠子晒干制成,不灵敏也不长,故竿钓一发明,手钓黯然失色。但随着棉、麻、丝纤维搓制水平的提高,长而灵敏,又牢固坚韧。于是,长绳手钓又恢复了它的威力。手钓现今有三种钓法,一是抛远悬浮钓,有浮标,以钓取海淡水中的上层鱼类;二是提拉钓,以钓取海淡水中的洄游鱼群和凶猛肉食性鱼类;三是抛远沉底钓,又名拉砣钓,以钓取海淡水中的底层鱼类。抛远悬浮钓抛远悬浮钓,就是钩饵、浮标用手投掷20~30米远的水域,钓取海…  相似文献   

13.
春季来临,阳光明媚,迎来了钓鱼的好时机。多年来我在赣江河滩钓鲤鱼,常常获得好钓绩。但是春季的气候不断变化,想钓到河滩鲤,也要有技巧。现在将我的具体钓法提供给钓友们鉴赏。一、钓具用海竿春钓河滩鲤,由于河面宽,水位深,鲤鱼个体大,中钓后挣扎力强,用海竿垂钓才能稳操胜券。我采用4根2.7米长的硬调碳素海竿,各竿安装带有轴承的旋压式绕线轮,3.5号优质强拉力尼龙线做主线,挂8?10号串钩、炸弹钩、豆饼方块钩和50~80克的铅坠为钓组。  相似文献   

14.
一、天气与钓时的选择 在垂钓这项活动中,气候的变化是影响鱼类生存、摄食、繁殖和栖游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野外钓鱼,更要注重天气变化对鱼情的影响。夏天鱼之所以难钓,主要原因是:其一,夏天气温过高,鱼儿最适宜的气温是15~30℃,超过30℃以上的气温,鱼儿会感到不舒服,都躲到深水区纳凉去了;其二,夏天万里无云,光照强烈,鱼类...  相似文献   

15.
易成 《钓鱼》2006,(10):34-35
广东省南部,冬天最冷月份的平均气温在13~19℃,没有寒潮侵袭时,仍可以钓土鲮,只不过此时鲮鱼摄食不积极,咬钩较为挑剔,更需要讲究钓法。在腊月和第二年的正月,约有一个月的时间,最低气温会降至6~11℃,这时鲮鱼基本停止了活动,这个时段是很难钓上土鲮的。  相似文献   

16.
张兰舸 《钓鱼》2006,(20):36-36
入秋后是东北地区钓鲶鱼的黄金季节。东北钓鱼人采取插竿钓、水线钓和拦河钓等民间钓法,至今仍被沿用。并显示出传统钓法极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之晔 《钓鱼》2003,(18)
气温超过30℃,西或西南风,无论池塘、河道、湖泊,中午时分鱼是很少咬钩的。于是有了“西南风,钓两头”的说法。然而,此说仅限于坠钩平底和坠钩一体的朝天钩、星漂钓组。在铅坠呈丸形、枣核形、圆柱形而不能任意调整其重量的时候,只有除去铅坠才能变底钓为浮钓,但没有铅坠钩是抛不远的。另外,浮钓的对象比较单调,也不容易集中,除了白鲦和草鱼能集群外,是不太容易钓到鲫鱼的。悬坠钓组可以用修剪铅皮和更换鱼漂来调整钓棚,下层无鱼改钓中层、上层,利用钓棚变化,西南风照样有大收获。7月3日,是今年第一个高温天气,最高温度34~35℃。中午,我在…  相似文献   

18.
《钓鱼》2007,(6)
2006年12月9日,气温-1~6℃。下午3时,我和钓友跃红去城郊一个论斤收费的鱼塘钓鱼。这个鱼塘不大,深浅比较平均,是一个水泥砌成的钓鱼塘,长约30米,宽约20米,两岸各向塘中心突出搭建了一个3米见方的钓鱼台。根据以往冬钓的经验,我和跃红在北岸的钓鱼台前打窝下钩。这里背风向阳,是冬钓的好钓位。这个鱼塘平时水位1.8米左右,今天下钩一试,水深只有1米左右  相似文献   

19.
张铨 《钓鱼》2008,(16):22-25
大家知道,钓效的好坏、鱼获的多少与钓场、钓位、钓法、钓技、饵料都有关系,而天气的影响则是最大的、第一位的。气压变化和气温变化又是天气变化的两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王砥平 《钓鱼》2008,(24):28-29
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鱼可钓,就是在银装素裹,草木枯竭的严寒冬天,也还是可以钓鱼的。 水温一般在15—25℃是鱼类存活生长的最佳期,超过30℃或低于4℃时,就不吃不动,这是鱼儿一般规律。进入寒冬,鱼类畏寒,普遍会进入冬眠,安全过冬。但其中还有许多鱼种,既冬眠也吃食,鲫、鲤就是其中主要一种,只不过冬季寒冷温度低,鱼儿活动范围小,主动觅食性差,钓取难度加大,但也并非难于上青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