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化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促进人格和谐,服务人生幸福”是班华教授提出的心育宗旨。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心育团队以此为理论指南,结合五中的教育理念,创生了福流心育生态模式,成为班华教授心育思想在高中阶段的活态转化。福流心育以班级为基本心育单位,以自觉的教育者和学习者为培养目标,通过“大国母亲”和“21天双陪伴”的心育实践,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合育的心理教育生态系统,助力教师、学生和社会成员实现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2.
骆明宣 《广西教育》2005,(1B):11-12
柳州铁路第二中学积极拓展德育渠道,探索新路子、找准切入口,在全力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方面,走出一条“德育为首.素质为先,质量为本”的特色育人之路。开创了生源“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良好局面。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校园环境文化艺术建设先进单位”、“读书育人特色学校”、“全国铁路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自治区“文明单位”、“文明庭院”、“绿色学校”、“普法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共70多项。  相似文献   

3.
《教育情报参考》2004,(11):F004-F004
哈尔滨市宏伟小学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重要地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申报的心育课题被中央教科所确立为国家“十五”科研课题的子课题.学校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的基础上.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4.
“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峰。”这是邯郸市峰峰矿区义井中心小学校长冯桂芳欣赏的一句话,这句话,也是她做事风格的最贴切注脚.  相似文献   

5.
身为教师,要时刻把“教书育人”放在心坎,好好琢磨“教师”两个字的担当,同时,认识到“教师”不仅是事业,更是生命的历程;不仅是付出,不仅是奉献,同时也是获取。教师应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中,回到教育应有的本质,回到教育应有的原点。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育分”和“育人”相互对立,这种对立的形成主要源于对片面应试现象的普遍反感和批判。然而,从哲学的矛盾观看,作为一种事实判断的“育分”和作为一种价值判断的“育人”,二者属性并不相同,无法构成对立;即便“育分”也有价值判断的成分,但其价值主体不同于“育人”的价值主体,二者也并非必然对立。因此,不能主张用“育人”取代“育分”,而是要通过“育分”实现“育人”,一方面需要不断提升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另一方面则需要持续改进考试命题技术。  相似文献   

7.
我校1992年起参与湖南省中小学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主持的“中小学生心理优化.与主动发展教育”实验,并指导附属小学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1997年开始主持教育部师范司“中师生心理发展与心理素质培养研究”立项课题。经过近10年研究,初步形成了“生态式发  相似文献   

8.
“育分”体现的是应试教育,“育人”体现的是素质教育。我担任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校长以来,面对教育发展和变革的新挑战,立足学校实际谋发展,对“育人”这个教育的终极目标作了特色定位.培养具有“真、善、美”品格全面发展的学生;对“育分”做了具有时代内涵的诠释: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提高教育质量;把“育人”与“育分”有机整合,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9.
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多年来,我们一直进行教育实践的探索,寻找教育的真谛。我们始终认为教育应从“心”而发.把自然的人培养成社会的人,促进个体的健康成长。基于此,我们依据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在“厚德启智、以心育心”教育理念的指引下,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教育实践探索,开拓了一条学校心理教育技术化之路。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育人这一核心价值的引领下,“五育并举”需要向“五育融合”提升。“五育并举”是“五育融合”的基础,“五育融合”是对“五育并举”的理论提升。“德美育”的建构是实现从“五育并举”向“五育融合”提升的关键,其原因包括:“德美育”的建构是实现全面育人价值的关键路径;“德美育”是“五育融合”的精神内核;“德美育”的建构有利于实现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的自然过渡。“德美育”体系的建构可以从三个维度展开:目标维度表征为培育德性美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课程维度应在课程开发主体多元、课程时空多元的基础上,超越近代西方条块分割的学科建制;评价维度的核心是基于情感和价值的心灵美的内在生成度,建构嵌入式叙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中庸》思想之精髓,在于其心育思想。心育之目标,从情的层面,乃在要求实现喜怒哀乐等情感之中和;从意的层面,要有远离怪僻而依常理常道的思虑,意念意识等;从行的层面,要依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现有条件做起的为人做事哲学而行事。具备如上情、意、行之人,即是具备平常心之平常人。平常心之平常人非一般“平庸”之辈,而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  相似文献   

12.
作为当下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论题之一,“五育融合”的研究多聚焦于其发展脉络、价值路向和自身建设等方面。透视现实,应加强关注“五育融合”的内涵。结合现有研究成果,以“五育”“并举”“融合”“育人”为分析框架,能够建立“五育融合”内涵的逻辑架构。以此为基,可以从政策落实、协同生态、教师培养、课堂教学和评价机制五个方面提出优化“五育融合”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大德育”在当前教育环境中的遭遇令人堪忧:外围面临应试教育的吞噬,内部各科教学亦显紊乱。由于我们对“准课程”的错误解读,使得“大德育”误入泛化的歧途而迷失自我;由于忽视了个体道德选择,“大德育”变质为“垄断灌输”。因此,以“大德育”的实践困惑为基点,反思其理论建构是必要与迫切的。  相似文献   

14.
初美桐 《中学物理》2023,(11):60-62
为贯彻“双减”与“五项管理”政策,落实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和理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打破“纯习题作业”的局限性,减少重复性作业.以鲁科版高中物理新教材中“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的作业设计为例,对作业内容和形式进行灵活处理,渗透“五育”教育,以“开放性”的形式丰富作业设计,探寻与“五育”理念有机融合的高中物理“开放性”作业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经常给学生贴“标签”,而且这些“标签”绝大多数是“负标签”,导致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受到不公平对待。然而,从教育意义上讲,“标签”理论不是要歧视、隔离、淘汰学生,而是为了让教师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因此,“标签”不能轻易、随意地贴,应“慎贴”、“育贴”、“活贴”,这样才能起到标签理论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实现“幼有所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回应民生关切、增进民生福祉的美好期待和科学构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遵循和根本目的,深刻把握发展托幼事业的时代背景,系统提出“幼有所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揭示何为“幼有所育”、为何要“幼有所育”、“幼有所育”育什么等重要理论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幼有所育”重要论述,紧抓婴幼儿家庭建设、保教人员队伍建设、育幼资金投入及托幼机构质量提升,为建设人民满意的“幼有所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出生至入小学前的婴幼儿充分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保育和教育做出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7.
王迎 《江西教育》2023,(19):92-93
在素质教育理念稳步推进的今天,通往“全面育人”之路的途径多种多样,而“五育”融合作为一种综合性、科学性的教育思想,无疑对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对此,在全面进行幼儿教育改革的当下,教师应当主动打破“五育”之间的界限,在“五育”融合中助力幼儿全面成长。  相似文献   

18.
“五育融合”是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绎而来,旨在通过“融合”的方式来促进“五育”共同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整体的人。语文中的“五育融合”是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以语言文字、能力、情感价值观为内容,有机融合五育的教学实践。其具有德、智、体、美、劳五个内在要素,分别与语文文字中“情”“法”“活”“美”“用”相联系。作为学科综合育人的关键举措,语文中“五育融合”的实现应做到:优化教学目标,实现五育渗透;拓展教学内容,实现课内外共育;更新育人模式,实现五育互融;重构评价模式,实现以评促融。  相似文献   

19.
“五育融合”的目的指向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但这并不是说“五育融合”就是将“五育”简单相加。实际上,“五育融合”是以“五育独立”为基本前提的;没有“五育独立”,也就无所谓“五育融合”。现有的德智体美劳各育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其育人本性,因而“五育融合”必须以各育育人本性的恢复为基本条件。因此,学校教育的学科边界必须以人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完整性来实现新的边界跨越,学校需要在生活化的教育逻辑下重构育人生态,从而真正实现“五育融合”。  相似文献   

20.
“五育并举”是对我国教育改革有着深远影响的教育理念,有着重大的时代意义。但是,“五育并举”也相对存在概念意谓的限定、指导实践的局限、哲学之基的限制。因此,新时代教育发展亟须推进育人方式的变革与优化,由“五育并举”走向“五育融合”。“五育”的发展应该由“还原”思维走向“系统”思维,由“培养人力”走向“培养人”。应把“五育”视为一个有机系统,从理念先行、主体跟进以及环境支撑三大层面建设“五育”走向融合发展的三位一体策略体系,即遵循“五育”发展的系统性原则、提升教师“五育一体化”的能力以及建构“五育融合”的社会新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