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中有个他     
往事悠悠,冲不淡对他的思念;千里迢迢,割不断对他的思念。很久很久了,很想为他写点什么,无私的师恩,宽厚的慈爱,似乎都不够分量。静静的台灯灯影里,他的身影由模糊到清晰慢慢地浮现在眼前,他的声音也从遥远的天国传来,我的思绪亦由纷乱到集中再到天国的他。作为一名教师,到现在我才理解他那朴实的追求,他那无言的幸福;体验到他那隐隐的痛楚,他那深深的焦虑。  相似文献   

2.
楚子 《师道》2008,(4):8-10
提起李重庵,甘肃教育界几乎无人不晓。他的目光,深情地凝望着这片古老而贫瘠的土地;他的脚步。踏遍了甘肃的沙漠戈壁;偏远的学校,有他的身影;困苦的学子,牵挂在他的心中。 他出生于抗战时父母逃难的路上。刚刚6岁的他就随海外留学归国的父母来到了当时还相当荒凉的兰州,从此扎根甘肃这片土地近半个世纪。从北大学子到农场工人,从中学教师到大学教授,从科研专家到教育行政官员,他一路走来,脚步坦荡。  相似文献   

3.
上期回顾:王小天在诗歌朗诵比赛排练时,因为嫉妒男生的领诵杜飞鹏,便想捉弄一下杜飞鹏。他把黏黏胶粘到杜飞鹏手里,杜飞鹏和李好好拉手时,粘到了李好好手上。让王小天没想到的是,当他跑到杜飞鹏的位置去领诵时,李好好主动和他拉手,黏黏胶一下子到了他自己手上,气得王小天直跳脚!  相似文献   

4.
从山旮旯到县城,从执教小学复式班到执教初中、高中课程,他的教育历程像一个不断成长的学生一样拾级而上。在30年的执教生涯中,他先后获得各级各类奖项近80次;2012年,他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教师”。他,就是来宾市忻城县中学副校长韦显志。  相似文献   

5.
他,把“细节”理念呈现给社会;他,把“细节”提高到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高度来对待;他,把“细节”上升到提高民族素质的层面来认识;他,把“细节”理念应用到管理实践中,使“精细化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界最关注的一个话题……他,就是汪中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丁晨 《留学生》2013,(9):16-18
现已拥有年产值5000万公司的胡公略,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时,难免感慨。从留英到归国,从教师到商人,从陷入困境到峰回路转,他经历过数次转变。他认为,创业路程虽然艰辛,但这个过程中的选择和坚持、奋斗和困惑、眼泪和欢笑、失去和所得,可以让人变成完美。这位海归博士,完成了由学者到商人的转身,他所做的一切,都与农业相关。  相似文献   

7.
很久以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洋过海到了法国,他要报考著名的巴黎音乐学院。考试的时候,尽管他竭力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佳状态,但主考官还是没能录取他。  相似文献   

8.
很久以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洋过海到了法国,他要报考名的巴黎音乐学院。考试的时候,尽管他竭力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佳状态,但主考官还是没录取他。  相似文献   

9.
丑陋支撑     
古时有一个年轻人误入歧途,当了小偷。一次偷窃,他被人发现打成了重伤。痛定思痛,他决定改过自新。 他到寺庙里静坐思过,可总觉得僧众在用异样的眼光看他,在背地里议论他,他痛苦无比,无法释怀。  相似文献   

10.
同学阿A正传     
同学阿A特别喜欢看周星驰的《大话西游》,据和他同宿舍的一位老兄不完全统计,他至少看了17遍。他在班里堪称《大话西游》的专家,特别是把至尊宝和孙悟空分析到每个毛孔、每根神经,估计连该片的编剧也没有他理解得透彻。到最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人有时候什么都是,有时候什么都不是。  相似文献   

11.
隐瞒也是爱     
岳父日渐消瘦,岳母一脸愁苦。岳父说,他已经到县医院查过了,没查出什么。岳母催他到南京的大医院做检查,岳父说儿子下个月结婚,喜事,一家人需要高兴——天伦之乐,他在乎这个。  相似文献   

12.
秦牧 《初中生之友》2013,(12):20-21
有一件事情是许多人都知道的,被人称誉为乐圣的贝多芬,到了晚年耳朵完全聋了,他指挥着交响乐队在演奏,自己却什么都听不到。听众向他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他也不知道,到了同伴向他示意的时候。他才猛醒过来向听众致谢。匈牙利著名的音乐家李斯特曾经在贝多芬面前演奏钢琴,李斯特接受了这位长者的命题,奏出了一串串美妙的乐音。  相似文献   

13.
从大别山到华尔街,由赴美求学到归国创业,汪潮涌可谓见多识广。他对投资银行业的人才素质要求也有着深刻理解。因此,笔者此次采访,为“对采访已经腻味了,说烦了”的他设定了一个全新的、他还不曾谈过的话题:人才。  相似文献   

14.
胡适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从事的都是与教育有关的事业。他步入中年后,先是在北京大学做哲学教授,然后,在上海的中国公学做了好多年的校长。另外,1946年起还做了一段时间的北京大学校长。到台湾后,做的是台湾“最高研究院院长”。看来,胡适与中国教育的关系密切到不可分割的地步。只是,很少有人研究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因为,人们知道,他,是五四新文化的一员闯将。他,又是中国现代哲学的早期研究者。所以,他对中国新文学、中国哲学的贡献掩盖了作为教育家的胡适。教师的他,眼里有人文关怀一次,胡适到一所大学作哲学演讲。谈…  相似文献   

15.
感激陌生人     
有位朋友晚上到超市购物,出来时外面下起了大雨。超市前面就是大街,有出租车开过,但大都是满车。如果他要打车,意味着他必须站到街边去,否则,司机无论如何也看不到角落里的他。  相似文献   

16.
张伟 《云南教育》2007,(6X):39-39
可以与“当时英才聚于一堂”,是他自认为平生最幸运的事情。即使在任校长的最忙碌之时,他也要每周亲自为学生上几节课。而每到年节,他常把单身教员请到家里吃饭。即使到不能教学的时候,他也要想办法把教授和学生们叫到自己家里来,办起现场讨论班。  相似文献   

17.
一个初秋的上午,我正在办公室静静地看书,一位中年男子走进了我的办公室。他毛遂自荐,说自己是全国的武术散打冠军,想要到一所学校去教授武术,早听说了我们学校的名气,所以就自己找上门来了。听他口音,是东北人,看上去就是一个练武之人。我带他到体育馆。并喊来了全体体育教师,观摩了他表演的几个非常棒的武术套路后,我欣然答应,聘他为我校的体育教师,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办教育》2004,(6):32-33
邓小平说:“路易·艾黎受到中国人民的尊敬是理所当然的”。江泽民说:“艾黎是新中友好关系的象征,值得我们永远纪念”。在中国北方的土地上,从甘肃西部的小县城张掖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在中国人民的民主革命和建设征程中,五十多年中,到外留下过一位国际友人的足迹,他现在虽然早都离开了我们,但是只要说到他的名字,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特别是他办教育的事,教育界的老先辈们更是无人不知。他就是路易·艾黎。  相似文献   

19.
精明与厚道     
有位建筑商,年轻时就以精明著称于业内。那时的他,虽然颇具商业头脑,做事也成熟于练,但摸爬滚打许多年,事业不仅不见起色,最后竟还以破产而告终。后来,他以仅剩的一万元为本金,再战商场。这次,他从杂货铺到水泥厂,从包工头到建筑商,一路顺风顺水,合作伙伴趋之若鹜。  相似文献   

20.
案例: 有一个中学校长,与下属关系紧张,甚至常常闹到对簿公堂的地步,上级领导视其精明能干,将他调到另一所中学当校长。到这所中学后,他很快取得了争创省级重点中学的成功,也为自己捞到了“名校长”等荣誉。可是,校内教职工对他没有好感,动辄三五人凑到一起,议论他的是非长短,对抗事件时有发生。他全然不顾,甚至理直气壮地认为:“一个单位有十几个人反对自己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