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秋千悟语     
秋千,在风中不停地摇摆.不知摇向何处,就像我的心一样孤独寂寞,失去航向。秋千,我想问一句:“你,昔日的快乐何在,为何变得如此沉默无言?”  相似文献   

2.
5岁的莎莎在公园里玩.妈妈在一旁看着她。莎莎问:“我可以不可以坐秋千?”“如果你喜欢就玩吧,但让我拉着你的手。”莎莎站起来拉着妈妈的手.妈妈又说:“我们要非常小心.从后面绕过.这样我们不会被别的秋千碰伤。”莎莎坐到秋千上.妈妈说:“我来推你。坐好了,抓紧。”玩了一会几.莎莎说:“能不能让我自己来?”“不行,那样你会掉下来的,”  相似文献   

3.
童年趣事     
童年有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事,三岁时:一个秋天的上午,我和爸爸一起去农校玩儿,我一下子“瞄”住了那个有三、四米高的秋千,往下一站,抬头望望,前面好像是一个庞然大物,而我却显得如此渺小。我站在秋千上,爸爸一国扶我,一边往前送。我高兴得一拍手,就从秋千上“飞”到了有半米高的草堆里。[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我最喜欢荡秋千,只要有机会.我就会蹦上秋千荡个够。这不.我正在秋千上得意地摇晃着,冷不防妈妈突然问我:“你这么喜欢玩秋千,知道秋千是谁发明的吗?”  相似文献   

5.
秧秧的秋千     
神圣午睡 《顽皮娃娃》2011,(5):I0012-I0012
最近.秋千成了秧秧的烦恼,由于小区里的公共秋千太受孩子们欢迎.秧秧总是因为排不上队而哭闹。为了懈决这个问题.我在网上买了一歉便携秋千。我把秋千装到小区里的单杠上,秧秧乐滋滋地坐上去悠呀悠。我如释重负地说:“秧秧.现在你想玩多久就可以玩多久!”秧秧乐呵呵地说:“别的小朋友想玩.我也让他(她)玩。”  相似文献   

6.
我想要一架秋千,就是童年时,在幼儿园老柳树下悬着的那一架。我想要这样的一刻:在一个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春天早晨.我乘着那架秋千,在温暖的春风中悠荡。  相似文献   

7.
关于秋千的起源,一般认为源自汉武帝的后庭绳戏。宋朝张有《复古编》说:“词人高无际作楸千赋》。汉武帝后庭绳戏,本云千秋,祝寿司也。语讹转为秋千,后人讹为秋千。”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二册P0第4题:说明下列过程中机械能的转化:(4)小孩坐在秋千上,在妈妈推了一次以后,自己荡着.我们先不谈此题中的机械能是如何转化的,而是看一下小孩荡秋千的情景,巴!秋千荡来荡去,幅度越来越小,最终停了下来.要想秋千不停下来,就要有人不断地推它.其实,荡秋千完全可以不用别人来推,荡秋千的人自己就可以不停地荡下去,并且可使秋千越荡越高.当然这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那么应公,何做呢?说起来也很简单,荡秋千的人,在秋千往上荡时,要站立起来,往下荡时,要蹲下去(这是小孩不易做到的).这其中的道…  相似文献   

9.
此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对此题的关键在于弄清:bed之前何时用介词in与何时用介词on.何时用冠词与何时不用冠词,下面针对此问题作一小结: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是从古代的诗歌中对于秋千一词的运用中,分析了秋千这一意象的发展历程,以此看出这一意象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被逐渐丰富的。  相似文献   

11.
5岁的莎莎跟着妈妈来到楼前的小公园里玩滑梯,妈妈紧紧地站在滑梯旁,小心地护着莎莎,还不让别的滑滑梯的孩子碰着她。玩了一会儿,莎莎觉得没劲,她想去玩秋千,于是妈妈拉着她的手,小心地避开荡着的秋千,一边说:“我真担心你被荡来荡去的秋千打着。”莎莎被妈妈抱上了秋千,但妈妈只许她坐着,不许她站着荡,“坐好了,抓好了!”妈妈说着,轻轻地推着秋千,莎莎觉得她不是在玩秋千,而是在坐摇篮,一点意思也没有。莎莎想回家了。莎莎的妈妈对孩子的过分保护,使莎莎一点“碰撞”也没有,这可不是好事,因为在生活中,磕磕碰碰的事…  相似文献   

12.
许多人都知道,荡秋千可以越摆越高.但需要一点技巧:那就是秋千下落过程取蹲位,秋千上升过程取立位,只要严格遵从这个规则。秋千就会越荡越高.关于其中的力学原理,国内已有不少同行发表过不同的见解。下面摘选两篇加以分析并谈谈自己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13.
快乐秋千     
目的:通过全身协调地运动摆动秋千,感受到荡秋千的惊险与欢乐;发展平衡能力和控制力,培养勇敢精神。器材要求:轮胎秋千、网兜秋千、木板秋千、翻斗秋千。玩法:轮胎秋千(用废旧轮胎做成秋千):幼儿坐在轮胎中间,双手握住绳子用力将轮胎秋千向上荡起。教  相似文献   

14.
学习了电与磁的知识以后,我设计出了一个小制作——“小熊秋千”,它是一个电磁小玩具,其构造如下图所示。其中: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元朝数学教育家朱世杰撰写的《四元玉鉴》(1330年)一书中,有一首描写秋千这一体音器具的诗词:  相似文献   

16.
黑夜与白天     
一位长者问他的弟子:“谁能告诉我黑夜在何时结束,白昼从何时开始?”  相似文献   

17.
秋千谣     
秋千悠荡,秋千悠荡,荡着春风,荡着阳光;荡着妈妈动人的歌谣,荡着鸟儿清脆的歌唱。阿里郎,斯里郎,大地盛不下勇敢的追求,我们就在蓝天展开翅膀。阿里郎,斯里郎,阿里斯里阿里郎。  相似文献   

18.
秋千的由来     
秋千是随处可见的娱乐设施,它结构简单,无需占用过多场地,是一种喜闻乐见的大众化娱乐活动。秋千的起源很早,相传本为汉武帝后庭之戏。唐高无际《秋千赋序》曰:“秋千者,千秋也。汉武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秋千历史悠久,它不单是一项简简单单的娱乐活动,在古代还是民俗文化的表征,文学修辞的符号,具有相当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关于秋千的起源,文献记载并不清楚。按高无际称秋千之名当起于汉朝。《荆楚岁时记》讲“秋千,本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者。后中国女子学之,乃以彩绳悬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曰秋千”。宋《事物纪…  相似文献   

19.
宋代词人李清照在一首《点绛唇》中这样写道:“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青衣透。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在这首词中,词人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把自己荡罢秋千,因腼腆害羞不愿见人而慌忙逃走的情形刻画得活灵活现。词中,原本一些平凡的词语,一旦被作者巧妙地嵌入诗词中时,便灵动起来,静态的文字就有了动态的生命。  相似文献   

20.
秋千游戏在汉代已很盛行,唐宋时期,秋千已成为寒食、清明节的重要娱乐活动:秋千既凝结着许多女子闺阁生活的欢欣,也容纳了许多文人的闲情逸致,本文对秋千的起源、流传以及在唐宋诗词中的情感意蕴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