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代,临沧地区的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统治阶级在这一地区大力兴办书院、义学,培养了很多人才,推动了本地教育和文化的发展,为本地教育的近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陈静 《职大学报》2013,(1):109-113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以民族再造为根本宗旨,在教育实验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细致严密的平民教育理论体系,在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中,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和经验,为我国当代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平民教育运动以大众受教为目的,旨在最大程度和范围教育中国民众,并在识字除文盲的基础上,授以维持生计之知识与技能,这与我国当代高等职业教育之理念相一致。此外,平民教育思想在办学思路、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与方法上也对我国高职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所立志改革创新求发展的学校,武汉市恒大城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慧真教师队伍建设,营造了和谐育人氛围,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同时,通过创新信息技术,不断推动学校现代化发展步伐。多措并举开展的纯真教育探索,为学校素质特色校的创建和高品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加强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为大学生党员筑牢了信仰的根基,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也为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在此视域下,对高校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构建路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对张謇的社会体育思想和实践进行了溯源性挖掘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张謇积极倡导平民体育事业,在南通修建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公共体育场,在其修建的南通东、西、南、北、中五公园中,兴建了大量体育休闲设施;鼓励竞技体育活动,积极支持组队参加远东运动会等国内外体育比赛;积极倡导女子体育;张謇先生早年对南通文化、教育、体育等全方位的重视和支持,逐步使南通社会大众形成了良好的体育意识和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淳朴健康民风,并在潜移默化中传承至今,奠定了南通"体育之乡"的人文发展基础,是南通走出15位世界冠军及竞技体育腾飞的历史原动力。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是一个以华人为主的多元种族社会,和我国有着相似的文化根基,两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都遇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矛盾,但新加坡通过公民道德教育,较为成功地解决了传统伦理道德与现代化的关系。通过比较分析中新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异同,对切实提高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效或许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健身效果、文化底蕴、参与人群等角度论证了太极拳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提出了太极产业的职业化、"中产阶级"和"平民"三条发展路径,并从政府重视支持、动作创编、文化和理论研究、商业运作、现代传媒、教学与推广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太极拳产业化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四川女子教育的发展,是近代四川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早期四川近代化和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有识之士的呼吁,四川地方当局推动,特别是大批女子教育家拓荒与耕耘的结果。本文以收集整理的材料为据,拟对中江李云淑在清末民初四川女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作梳理和探讨,既充实近代四川教育的研究,也供德阳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改革深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目标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二者教育教学层面的合作和融合,对于延伸教育内容以及强化育人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为此,本文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协同性和差异性,并针对教育实际,提出二者融合机制的构建方法,进而为学生健康发展和成长奠定良好的根基。  相似文献   

10.
论晏阳初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晏阳初,我国现代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他认为中国的教育要不仿古,不仿欧,创造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体系,要唤醒民众除文盲,做新民,并深入民间采用学校式、家庭式、社会式三大方式,推行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四大教育,以提高平民的文化素质。对他的平民教育理论和乡村教育改造理论的总结,对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有着重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