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在对比传统图书预约和按需图书预约的不同特点后,分析了实现按需预约借书服务的关键问题,包括统一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确定预约需求、设置系统参数以及管理上的跟进。最后介绍北京大学图书馆在Symphony 3.3.1系统中实现按需预约借书服务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2.
借书数据是图书馆特有的、规范性强、延续性强的读者数据之一,探究其中蕴含的图书馆资源利用规律的变迁和读者借阅倾向的演化,是了解读者、亲近读者从而优化图书馆服务的基础。聚焦北京大学图书馆2009—2018年的借书数据,通过聚类分析、时间演化分析等方法,挖掘读者借书时间、借书主题、热门作者的演化规律。结果显示,近十年来,图书馆的借书服务努力克服时空限制,推动常态化服务的效果显著;不同类别图书间的阅读差异有所缩小,跨学科阅读现象更为普遍;上升类热门作者的出现通常与社会事件、阅读推广活动有一定关联。基于此结论为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服务优化提出有益参考,丰富了图书馆读者数据的价值挖掘研究。  相似文献   

3.
笔者从省内外新华书店和图书馆送书、借书的有关信息资料反馈看,当前农村读者择书购书趋向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4.
读者服务体系的改革及其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北京大学图书馆是一所享誉中外的大型文献情报中心,它以其丰富的藏书和优质的服务,曾在历史和现实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如同国内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一样,北大图书馆近年来受到了许多老大难问题的困扰,致使改革原有服务体系的问题变得十分迫切。由于购书经费紧缺,书刊复本量大幅度减少,这就使原有的借阅系统无法适应形势的需要;复本量减少,又使读者借书难、看书难的矛盾更为尖锐,出纳台前拥挤不堪,拒借率竟高达  相似文献   

5.
袁同礼与北京大学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袁同礼与北京大学图书馆关系的分析,探讨袁同礼先生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该文认为袁同礼先生与北京大学图书馆渊源深厚,曾四度结缘于北京大学图书馆。袁同礼先生不仅是中国图书馆现代化转型中的重要人物,也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现代化转型中的重要人物。他和北京大学图书馆一起,经历了现代化道路上的内忧外患,为北京大学馆顺利度过现代化过程中的曲折阶段而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现代化的过程中,袁先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后来的严文郁等馆长不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1982,(2)
在图书外借中使用“时号器” (见《湘图通讯》1982年第1期)时,须同时使用印有借书日期栏目的“借书记录袋”。借书时,将“时号器”的计号部分拨成一式二码,分别在借书证和“借书记录袋”的借书日期栏内打上同一日期和号码。这样,“借书记录袋”上的日期和号码就可以作为查找借书记录的检索依据。“借书记录袋”的两面均可印上借书日期栏,共计四行,每行10~15格,可用40~60借阅人次。特此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7.
一、借书园及《借书园藏书目》 借书园又名“藉书园”,藉,就是借。周永年一生都与书籍打交道,所购所藏的图书达到10万卷,可以说是山东藏书史上著名的藏书大家。他作《儒藏说》,倡言纂修《儒藏》,希望古人的著述能世代相传,永不散失,也希望天下的读书人不再为借书难所困扰。他不仅首先倡导,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实践,于是约曲阜的《说文解字》大家桂馥—起买田建“借书园”。他们把自己的藏书,放在借书园,就像今天的公共图书馆,读书人可以在此读书、借书和抄书。周永年的举动让世代读书人感念不已。因此,著名目录学家山东大学教授王绍曾先生认为借书园“实为18世纪我国公共图书馆之滥觞”。  相似文献   

8.
向同行推荐一种我设计的代书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今,无论是在公共图书馆还是在高校图书馆都普遍以借书证、借书记录卡、代书卡作为借书和还书方法的根据。这种根据,从始至今,历史悠久,作用重要。但尽管如此,笔者经考察,发现它存在以下弊端: 借书手续烦琐费时费力。在图书馆里,读者借书时,不仅要填写借书证,而且还要填写借书记录卡和代书卡。卡片太多,手续烦琐。就借书记录卡而言:由于卡上没有设固定性的书名,所以读者每次借一两本书,都需要把其书名一一地抄写在自己的借书记录卡上。尤其是在更换新卡时,必须把旧卡上未还的书重新抄写到新卡上。同时由于读者之间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数据挖掘技术在图书馆读者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钱强  李英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2):121-124
使用SOM聚类方法对上海某大学图书馆数据库中的借阅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对读者进行聚类,用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对某类读者的计算机类图书借阅记录进行挖掘,分析对每一类读者的借阅特征,以找出其借书规则,从而为图书馆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叶雅云 《图书馆论坛》2012,32(1):121-125
探讨公共图书馆联合服务环境下开展预约借书的意义,分析预约借书的核心问题,针对公共图书馆联合服务环境下预约借书的现状和存在的预约失效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预约借书服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本馆网络环境下的预约借书服务,分析了预约借书服务的优势和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提高预约借书成功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河南牧业经济学院2013级、2014级学生办理借阅证人数、借书人数、借书册数、平均借书量、借书人数比率、个人借书量、借阅图书类型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发现两个年级学生均有近50%的学生没有到图书馆借过图书,2014级学生平均借书量小于2013级学生,同年级本科生平均借书量小于专科生,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从基础设施、空间安排、家具设计、展览选题等细节方面,引导用户和同行了解北京大学图书馆东楼修缮所实现的显著进步,并阐述促成这些变化的理念创新、服务创新、设计创新.东楼的空间再造,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在努力建设一流的文献中心、一流的育人平台、一流的文化殿堂的过程中,所取得的阶段性的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14.
技术范式转移是指新技术给产业结构带来革命性变化,戏剧性地改变了竞争的本质,迫使所有的企业实行新战略以求生存。传媒集团进行技术范式转移,应着重克服企业情性,应用互联网的规则与趋向来重组自己的生产流程、运行方式和盈利模式,使媒体企业的组织形态和运作方式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竞争要求。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作为书籍集散地,已成为人们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驻足的场所。图书馆为广大读者提供了非常多的服务,借书是其中最典型的基础服务,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得图书馆借书服务经常出现问题,影响借书服务质量,同时也造成了图书馆管理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16.
一、借书园及<借书园藏书目> 借书园又名"藉书园",藉,就是借.周永年一生都与书籍打交道,所购所藏的图书达到10万卷,可以说是山东藏书史上著名的藏书大家.他作<儒藏说>,倡言纂修<儒藏>,希望古人的著述能世代相传,永不散失,也希望天下的读书人不再为借书难所困扰.他不仅首先倡导,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实践,于是约曲阜的绚皂文解字>大家桂馥一起买田建"借书园".  相似文献   

17.
张靖安 《图书馆》1991,(5):36-38
开架借书这种方式在国外图书馆中早已是相当普遍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读者对文献信息的迫切需要,我国图书馆界经过长期的酝酿之后,也越来越多地把目光投向开架这种借阅方式。开架在图书馆质量评估中已作为一项指标,这是“藏书楼”——→闭架借书——→开架借书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从西安地区的16所高校图书馆调查,建立开架借书的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邯郸学院图书馆的借书人次、借书册次、借书册次h值、专业图书借阅量、电子资源下载量等服务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该馆在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如何有效促进学生阅读,提高馆藏利用率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微信借书系统是一个基于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读者不用携带读者证,利用该系统就可从图书馆借书。但是,该系统在实现过程中遇到读者证弱口令、借书流程设计以及微信借书系统与图书管理系统的数据调用方面的问题。因此,该系统可采用"三次握手"、随机验证码、限制有效时间等手段保证读者证号的安全,并可采用模拟Post请求的方式实现整个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20.
流通管理软件中图书流失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通管理软件中图书流失的控制杨士成(江苏淮阴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计算机已普遍应用于图书馆流通管理工作中。手工方式下,读者借书是以读者签署的一系列卡片为借书凭证,杜绝图书流失是通过卡片的严格管理来实现的。计算机应用于图书流通管理工作后,读者借书则是由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