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女性观是对女性的认识和理解。本文站在女性主义立场,从曹禺早期创作社会现实环境、生活经历和感情体验、时代精神气候三方面入手,以《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为主要分析对象,对曹禺戏剧嵌性观的成因及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客观的剖析,试图对曹禺作品人物形象、故事主题等与其女性观之间的联系做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女性观是对女性的认识和理解。本文站在女性主义立场,从曹禺早期创作社会现实环境、生活经历和感情体验、时代精神气候三方面入手,以《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为主要分析对象,对曹禺戏剧女性观的成因及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客观的剖析,试图对曹禺作品人物形象、故事主题等与其女性观之间的联系做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3.
曹禺前期剧作的象征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秀的艺术必须经受历史的严峻考验和读者的严格筛选 ,能够在时间的冲洗中光芒不减并让读者常读常新的作品才有资格进入经典之列。《雷雨》、《日出》的问世把探索了数十年的中国现代戏剧推向成熟 ,《原野》和《北京人》的相继发表使人们更进一步地看到 ,年轻的曹禺以其精湛卓越的艺术探索与对人性的深刻细致的揭示 ,为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奉献了堪以胪列于世界优秀戏剧之林而毫不逊色的伟大剧作。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沉浮不仅没有让曹禺的声音渐渐消匿 ,相反曹禺的重要意义显得更加引人注目。论者对曹禺及其剧作进行过多种诠释 ,但对其前期著作…  相似文献   

4.
我国杰出的戏剧大师曹禺先生自小热爱读书,一生勤学不辍,给我们留下了《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一大批优秀的剧作。“多读书”、“读透书”是他对后学者、晚辈的一贯要求,更是他自己所身体力行的。  相似文献   

5.
《北京人》是著名的戏剧家曹禺的代表作之一,国内外研讨文章甚多.但关于它的写作和首次演出时间,却有几种不同说法.如钱谷触同志的《曹禺和他的剧作》(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一九七九年第三期)、甘竟存同志的《曹禺的创作道路》(载《南京师院学报》一九七八年第三期)、朱青同志的《漫谈曹禺的剧作》(载《文学书籍评论丛刊》一九五九年第五辑)以及山东师院中文系一九六○年编的《曹禺研究资料汇编·曹禺著译年表》等,均认为《北京人》写于一九四一年;而另有一些文章,则认为《北京人》写于一九四○年.国外尚有人介绍外国专家的意见,认为“《北京人》于一九四○年在中国首次演出”(见《读书》一九八○年第六期).一出剧的写成到演出,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按此说,《北京人》  相似文献   

6.
曹禺剧作从《雷雨》到《原野》,始终表现了一种对“宇宙间许多神秘事物不可言喻的憧憬”,在对人类命运的探幽与把握之间显示了其独特的追求。命运对人的主宰和人对命运的抗争,构成了曹禺剧作更深层次的矛盾冲突,而这正是曹禺剧作“说不尽”的魅力之一。  相似文献   

7.
曹禺的《北京人》一直被认为是其巅峰之作和“炉火纯青”之作。在经过了80年的时间考验后,依然是一部公认的经典剧作。这部剧作具有一种勒内·吉拉尔所说的“摹仿性竞争”,也体现了东方化的美学特征。像《雷雨》《原野》中传统的中国元素一样,在《北京人》中,更有一种为中国封建文化奏唱挽歌的意味,这种挽歌是通过舞台的氛围来渲染的。在《北京人》中,显示出的道具和布景如曾文清的鸽子、字画等,最为完备。本文试图在重读经典的背景下来分析曹禺的《北京人》。  相似文献   

8.
曹禺剧作中塑造的许多生动逼真、丰满深刻的人物形象 ,长久地吸引并震撼着读者的心。这些形象之所以产生如此的艺术魅力 ,在于曹禺准确自如地驾驭戏剧语言 ,即人物的台词 ,塑造各式各样人物。《北京人》中 ,曹禺即运用了含有动作性的对话刻画人物 ,展示其性格 ,又运用个性化的台词透露人物心理世界。  相似文献   

9.
曹禺的《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是中国现代剧作的奠基作的重要部分。曹禺更是公认的语言大师之一,他说过:“剧本是活东西,只要这个剧本还在演出,还有生命力,它就得不断创造,不断地改。”一滴水可以照见大海,本文拟通过几例改笔,领会其炼字艺术。  相似文献   

10.
从《雷雨》到《北京人》评曹禺前期剧作风格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曹禺解放前从《雷雨》到《北京人》的创作历程为主线,评析了剧作家前期剧作风格形成、发展、演进、创新的历史转变轨迹。作者认为,《雷雨》创作的成功标志着曹禺是一个具有自己的创作个性和独特艺术风格的剧作家,也鲜明地代表着曹禺剧作的特定审美视角和艺术追求。强烈的个性和人物形象,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曲折跌宕的情结网扣,错综交织而又严谨统一的戏剧结构,以及赋以动作感的诗剧化语言,共同构成了《雷雨》特有的艺术风格。《北京人》的创作成功,使曹禺前期剧作达到了另一新高峰,标志着剧作家勇于开拓进取、不断探索创新的艺术追求喜结新的硕果。同时也呈现出有别于《雷雨》的新的艺术风格:由日常生活琐细流露着时代的政治信息;于平淡幽远里积蓄着深沉紧张的动力;而忧郁哀伤的感时怀旧中渗透出对于未来的明朗乐观情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