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芭蕾起源于意大利,流传至法国,鼎盛于俄罗斯后流传到中国并逐渐职业化。它以规范、科学、严谨著称。芭蕾舞教学中,更多的是体现美、展现美,而并非是为了跳芭蕾而舞蹈,也并非是仅仅表达一种立足尖展示动作的形式,而应将他回归于舞蹈艺术起源的真谛,即展现人类的思想感情,无论是喜怒哀乐都可以通过身体不同形式的动作变化和组合表现出来。因此,虽舞蹈种类不同,但无论是中外各国家、民族的民间舞,欧洲古典舞蹈,还是中国古典舞蹈,它们都是最淳朴、本质的情与形的统一,任何一种舞蹈表现形式都不能脱离形、情、神、韵的统一。也就是说,美的"学习"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即发现美、认识美、展现美。  相似文献   

2.
孟妍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2):69-71
身韵是由身法和韵律组成的,也正是由于二者完美的结合,才真正体现出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和精髓。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的训练中,一定要让学生知道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与身韵训练两者是缺一不可的。如果基本功训练没有身韵就如同人没有了生命力,表现的只是空壳,这样就无法体现优美和精彩的中国古典舞。只有这两者相结合,才能表现出最完美的舞蹈之美。  相似文献   

3.
意境美是舞蹈中的灵魂和精髓,也是舞蹈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舞蹈作品中的意境应该是描绘生活景象和表达思想感情而形成的统一融合的艺术境界,它在舞蹈作品中表现为寄托着人们思想观念和审美理想的创作思想,"情"与"景"、"意"与"境"的完美统一使精神内涵将外在的动作与内心情感结合起来,构建了舞蹈作品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古典舞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结晶。作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古典舞身韵课程是非常必要的。通过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学习与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舞蹈的表现力,为其学习民族舞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其在表演传统风格的舞蹈时更加完美地表现中华民族的神韵和气质。本人从事舞蹈教学多年,就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的教学:一、元素教学的积极作用一切从元素出发,从韵律入手。地面元素的训练作为最基础的身韵教学,  相似文献   

5.
舞蹈通常与音乐相伴,是舞者以或优雅或灵活的肢体动作呈现艺术性的表演。中国古典舞既是舞蹈艺术中的一种,也承载和积淀着几千年中华文化,它的审美原则可以追溯到商周礼乐,具有融合的文化特征,动作及造型富有独特的魅力,尤其是舞蹈中身韵的表现,不同舞者即便是跳相同的动作,展现的韵味也不尽相同。在舞蹈教学中,引导和帮助学习者把握舞蹈动作、表现舞蹈情感,结合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元素、动作、运动规则及意象展开,应当能够产生较好的效果与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舞蕴含浓厚传统文化,表现人们对艺术的审美和追求,在吸取传统舞蹈文化底蕴同时,还吸取中国戏曲舞蹈文化精华,同时融入了时代审美特点和审美价值,和其他舞种形成了鲜明对比。在中国古典舞蹈学习中,"身韵"训练尤为重要,它推动着古典舞形式统一化、多样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戏曲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剧种繁多,戏曲有说有唱,文武皆有,集"唱、念、做、打"于一体。而舞蹈就是其中内容之一。因此,要研究中国古典舞,就得先了解戏曲。本文通过对戏曲历史的了解,来探究戏曲艺术对中国古典舞产生了哪些影响。主要从其对古典舞作品创作以及舞蹈动作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戏曲艺术对于古典舞形成以及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舞蹈"是而是指建国初期,由舞蹈艺术家们创立的一种舞蹈流派,在欧阳予倩等老一辈中国舞蹈艺术家的不断努力下,继承和发扬了中国舞蹈传统的元素,将古典艺术作为一种专项舞蹈领域进行发展和研究。经过几十年的总结和完善,中国古典舞蹈有效地吸收了戏曲舞蹈元素、民间舞蹈元素、武术动作基本功的元素,以及芭蕾舞的动作元素,更好地展现中国古典舞蹈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圆的运动路线"是中国古典舞的主要审美特征,它主要表现为"圆润流畅,曲折变化"。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中国古典舞中几种不同"圆"的运动路线之间的动作构成,以便更好地把握和运用这种"圆"在舞蹈表演中的规格和要领,探讨手、眼、身、法、步和古典舞的舞姿、技巧与"圆的运动路线"的紧密联系。中国古典舞是融合戏曲及其他多种艺术形式经过长期的总结和发展演变而成的。  相似文献   

10.
对于现如今的中国古典舞,其中的水袖属于古典舞身体韵律和技术的一种相互融合,而古典舞是将戏曲渗透到其中,通过借鉴、继承了戏曲舞蹈当中蕴含的独特风格与形态而演变而成的,将舞蹈动作进行变化的一种审美风格,对于其整体的形成多以舞蹈的步法为主。通过训练静态应力相融合的形式,更好的增强呼吸上的用法,其具有较强的文化底蕴,而且也吸取了水袖的不同技法,比较注重舞台化表现,而且由水袖所形成的空间,注重的是线、面等水袖技法的运用。因此文章就针对中国古典舞水袖及韵律特点进行分析,从而促进中国古典舞的水袖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喜伟 《文教资料》2010,(19):99-100
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舞蹈艺术的一个类别,是在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的舞蹈。良好的身体柔韧性是舞蹈姿态、跳跃技巧、爆发力等一系列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的前提。更是跳好中国古典舞的关键。它不但能体现民族性审美的表现力,而且能展现出舞蹈中肢体的律动性和韵味性。通过柔韧性训练的主旨作用,以典雅的舞蹈动作诠释充满情感的中国古典舞,陶冶情操,锤炼感情。  相似文献   

12.
因为有了呼吸,我们才有了生命。呼吸是生命的象征,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劳动、行走,还是文化艺术中的舞蹈、歌唱,都离不开呼吸。舞蹈是将肢体动作转化为艺术语言进而表现作品的情感内涵的艺术形式,而呼吸则是贯穿了整个舞蹈作品的始末的重要元素。在中国古典舞中,呼吸问题始终是最基础和最难解决的问题。我们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才能更好地把握住中国古典舞身韵和集训的内容和特征。本文首先对中国古典舞的内涵和发展历程进行了简单的论述,进而对呼吸在中国古典舞身韵和基训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以期使人们对呼吸在中国古典舞中的重要作用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水袖古典舞是我国一种传统舞蹈形式,在舞蹈历史的发展演变中显示出独特的艺术特点,得到了人们的喜爱。从审美角度上看,水袖古典舞的审美价值包括自然美和情感美、曲线美和整体美、动态美和操纵美,文章重点从这三个部分分析水袖审美价值在古典舞教学中的体现,旨在通过教育更好的促进古典水袖舞传播。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舞蹈艺术中,古典舞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古典舞是舞蹈艺术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韵美的一种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掌握古典舞中的艺术特色,同时还能学会欣赏以及领会古典舞中的美学价值。在实际教学中,作为教育者应该更新自身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的训练,进而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古典舞身韵中的审美,还能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纲要》的艺术领域,在强调幼儿教育的儿童化、整体化与生活化的同时,敏锐地抓住了艺术教育最根本的特点即"感受美、表现美及创造美"的艺术教育观。幼儿舞蹈教学综合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感受;舞蹈动作的控制和把握,以及表演时的情感表达。幼儿由于舞蹈知识、生活阅历浅薄,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将大部分注意力都花在怎样模仿好这个动作上,常常舞蹈时有动作无表情。一个  相似文献   

16.
陈岚 《安徽教育》2011,(5):55-55
【正】幼师舞蹈教学有什么特点?它与专业舞蹈的区别在哪里?笔者多年从事幼师舞蹈教学工作,体会最深的就是一美是一切艺术的核心,舞蹈是艺术的最高境界,"美"同样也是幼师舞蹈教学的核心理念,即从开始培养幼师学生对"美"的领悟和鉴赏入手,从内心激起对"美"的追求和愿望,进而自觉学习掌握表现"美"的知识和技术,最后形成和提升创造"...  相似文献   

17.
经过舞蹈艺术的教育,可以陶冶人们的高尚情操,培养对于美的追求和理解,舞蹈艺术是通过优美的音乐节奏和旋律,利用肢体语言,加上有序安排的舞蹈动作及组合,才能够创造出优美的舞蹈形象,产生完美的舞台效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训练、表演得到了充分的美的教育,知道了什么才能叫做美。舞蹈教育者的培养要求人们具有美的眼光,通过训练和表演,既能够给别人展示什么叫做美,也可以把自己对于美的认知表达出来,舞蹈艺术是通过刻苦的训练,重复的练习,达到肢体的完美表现,所以说,舞蹈教育可以培养人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舞是我国舞蹈历史沉积的一块瑰宝,它继承和发展了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中的精华,体现了我国民族的历史文化精神.然而中国古典舞从1950年被正式命名以来,它的发展和建设却经历了漫长而又崎岖的过程.由"身段"与"身韵"其关系同根同源、却各自绚烂、又千丝万缕,从戏曲"身段"到古典舞"身段",再到现在的中国古典舞"身韵",虽一字之差,却是艺术的独立与飞跃.使中国古典舞身韵最终找到了自律,找到了舞蹈本体审美风尚和艺术规范,从而使他最终成为中国古典舞蹈美学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9.
舞蹈是以肢体语言塑造艺术形象的一种表现类的艺术。呼吸——作为影响舞蹈艺术性和规范性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古典舞的训练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挑战着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在此方面的运用掌握能力,深刻领会呼吸给予中国古典舞的灵魂之美。  相似文献   

20.
"合"是中国古典舞动作上追求和遵循的一种形态特征,也是区别于其它舞种表现形态的重要动态差异之一。同时"合"是中国古典舞身韵当中所有基本韵律元素的集中体现之一,并且三节六合也是古典舞当中最为核心的动作规格。所以"合"从舞蹈视觉欣赏的角度看是一种形态上、身体上的动作表现;同时也体现出了与同音"和"字的传统文化内涵相呼应。然而"合"在动作中的体现,更是在衡量我们对于中国古典舞认识与理解。本文针对中国古典舞对"合"美的追求,形成了中国美学的和谐基调。中国正是根据这种和谐化的辩证法形成了舞姿中的阴与阳、步伐中的虚与实、体态上的形与神、过程中的动与静和用力上的内与外。笔者以教授中国古典舞的切身体会为出发点,在文中予以对"合"的审美角度、训练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较为细致的探索中国古典舞的审美趋势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