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丰富的美育因素蕴涵在学校教育中的每一个学科、每个环节乃至学校教育的全部过程当中。我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实践就是以美育人这一教育理念的拓展与辐射,学生社团的开展全面改观了我校学生的精神面貌,让我校学生充分享受了成长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张冬梅 《天津教育》2020,(32):132-133
美术课程是我国开展素质教育以来在小学教育工作开展期间的重点课程,对小学生进行美术课程的教学指导,其主要目的就是有效促进学生在绘画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而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运用新型教学理念对小学生进行美术课程的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以美育人理念开展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进行了相应探究,为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正常推进提供更多的帮助,并有效促进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育科学论坛》2006,(12B):54-56
一、“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本研究的初衷 当代社会已经进入审美文化迅速发展的时期。重视和加强美育,已经成为世界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与此极不和谐的是,长期以来美育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中最被忽视的方面。根据成都市教育局的调研报告反映,本市一些学校还较普遍地存在着忽视美育、片面的美育(将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4.
杨春芳 《海南教育》2014,(18):83-83
美是教育发生的起点,也是教育抵达的目标。校园的美丽不仅在于外表的漂亮精致,还在于她富有的独特文化内涵,更在于学习生活在其中的师生之间发生着美丽的教育故事。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向上的集体氛围等形成了整个学校由外而内的文化积淀,植入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流淌于每个人的周身血液,在学校集体人格、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美育人”是新课程提出的音乐教学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美育成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美育,不仅能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教师要将美育贯穿音乐教学的始终,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形式与方法,以有效落实美育,培养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  相似文献   

6.
学习美术,可提高人的绘画能力、审美能力、想象力等。小学是学生的启蒙阶段,是增强学生想象力及审美能力的初始阶段,小学美术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将美的概念升华并运用到生活及学习中。坚持以美育人的理念,是小学美术课堂至关重要的教学理念,且在实践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智伟 《教育导刊》2009,(10):62-63
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是展现学校办学理念、树立学校品牌特色的重要手段.是学校宝贵的无形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经过多年的努力,广州市109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以美育人”的校园文化.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而且还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新 《天津教育》2007,(10):4-4
2006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由此,天津市基础教育界掀起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潮。本刊邀请一部分中小学校长或相关工作的负责人,根据他们的工作实际撰写了一组校园文化建设的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裨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开发实践少儿声乐课程,以完善的制度保障队伍建设,以前瞻性的发展理念指导声乐课程开发,以务实的建设思路引领声乐特色培育,以科学的态度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优质学校”建设是创办区域性优质教育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推进中小学“优质学校”建设,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从受教育者整体和数量上讲,要面向全体学生;二是从受教育者个体和质量上讲,要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只有通过积极创建“优质学校”,才能真正达到上述两方面的要求,才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1.
许昌良  黄冕 《江苏教育》2014,(12):17-19
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背景下,区域联片成群地建设优质学校,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是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创建优质学校需要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寻找优质学校新的意涵,“欣赏型探究”无疑是一个崭新的途径。“欣赏型探究”的创始人和系统阐释者库珀里德(David Cooperrider)指出,“欣赏型探究”是“一种全新的积极变革方法,是对以问题为基础的管理方法的彻底背离”。在“欣赏型探究”中,“介入让位于探询、想象和创新;发现、梦想和设计取代了否定、批评和消极治疗”。该概念的深入阐释者撒切恩克里(Tojo Thatchenkery)和梅兹克尔(Carol Metzker)认为,欣赏型智力“是一种在现实中捕捉那些内在的、积极的和生成性的潜能的能力”。在“欣赏型探究”理论指导下创建优质学校,应当秉承的价值观是:组织具有对正面思想和正确知识进行回应的积极趋向性;未来的形象和创造那种形象的过程给予全方位变革的能量;学校发展基于一种积极动力的信仰。用完整的视角看世界,消解纠缠问题与聚集缺失的病态旨趣与嗜好,努力向成员展现未来美好的图景,促进个人、组织与环境协同并进,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为此,应当把握好以下四个向度。  相似文献   

12.
“只有灵魂纯净的人,才能当教师。”这是影片《苗苗》献给教师的赞语。教师不仅要灵魂纯净,更应该是美的化身,尤其是艺术学科教师,他的言谈举止、艺术气质、价值取向,都应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美术教育应在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通过美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让学生拥有发现美的眼睛、鉴别美的能力,这是美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姚继军 《江苏教育》2015,(7):30-31,34
在优质学校建设过程中开展学校合作,将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获得范围经济,有助于缩小校际差距,实现教育优质且均衡的发展,同时也是学校组织变革的趋势。当前,优质学校建设过程中的学校合作,是政府、高校、学校共同参与的结果,形成了多种模式。推进学校合作需要进一步转换学校发展观点,加大政策支持与资源投入,推进学校合作方式与合作内容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15.
高连旺 《天津教育》2014,(23):36-37
一、和美教育的提出我校是地处宝坻大洼地区的一所农村小学,在开展的各项工作中面临的困难较多。学校硬件薄弱,资金短缺,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再上新台阶,这需要以和聚力;教师人员紧缺,同样要开齐开足课程,需要教师以和聚力;教师年龄大,思想不够前卫,不能勇敢地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教师间需要相互帮助,同样要以和聚力;学生家长知识少,思想觉悟不够开阔,教育学生简单粗暴经验少,方法不多,这也需要以和聚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6.
王建定 《上海教育》2012,(Z1):24-25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尊师重教、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是流淌在民族血脉中亘古不变的教育文化传统,至今都是世界教育至理名言和教育行为的经典准则,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之一。在大力提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教育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正日益突出和显现其对教育的影响与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成为今后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纲要》的颁布,从理念到举措,透射出具有中国特色与时代气息的教育要求。对照《纲要》提出的工作方针和教育现代化目标要求,面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作为一所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静心思  相似文献   

17.
文章强调应把美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加强美育在校园环境、课堂教学、校园活动中的渗透,深入开展美育特色课程建设,以充分彰显校园的美、教师的美、学生的美。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艺术教育是学校美育的最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以美育人是艺术教育的本质规定与使命担当,美美之教是艺术教育的应然理想境界。要实现以美育人目标,达到美美之教境界,学校艺术教育必须切实扭转功利化、技术化倾向,不忘初心,不断改进,真正回归到育人本位。  相似文献   

19.
20.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从这个意义上讲,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如何认识和发挥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也越来越大,对学校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对校长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新的变化,新的责任,新的压力,决定了校长要由经验型走向理论型、由常规型走向创新型.教育改革的推行、学校要持续发展,呼唤要有一批高素质、现代化和专业化的校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