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彩霞 《福建教育》2023,(51):13-16
大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自然教育的目标。当下自然教育的重要意义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存在被忽视,甚至逐渐缺失的现实问题。在自然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创设丰富多元的自然环境,为幼儿感受自然、认识自然创造条件;同时要转变教育观念,从传统的教学向育人转变、从重视结果向关注过程转变、从目标外显向内隐目标转变。幼儿自然教育应在自然而然的生活和活动中引导幼儿探索自然,逐渐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体会和谐共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点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视角来看,现代化生产力是人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综合能力.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产力,必须正确处理需要与生产的关系,避免在追求一部分需要的满足时损害另一部分需要的满足条件;大力提高认识自然的能力,防止在遵循利用一些规律的同时违反另一些规律;转变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方式,摒弃不合理方式;从微观和宏观层次增强保护自然的能力;力求从整体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构建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相结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立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关系;加强保护自然的国际合作与斗争.  相似文献   

4.
杨培金 《考试周刊》2009,(5):195-195
本文针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问题,围绕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实现观念转变,培养情感体验的意识;创设音乐意境,激发情感共鸣;引入流行歌曲,促进情感体验;鼓励创造想象,升华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5.
在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令人眼花缭乱。经营种植业的昆虫考古学家证实,人类大约在几千年前才懂得种植庄稼,而生物学家却发现,昆虫经营种植业的历史,至少已有几百万年了。切叶蚁是种植真菌的专家,它们先在地下洞穴中,修建面积达几  相似文献   

6.
共生既是生物现象又是社会现象,既是自然状态又是可塑状态。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识别机制,而且是一种社会科学方法。共生机理为和谐高职教育的构建提供了新的分析范式。在高职教育的共生机制中,高职院校之间、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之间都会形成一种共生关系。构建和谐共生的高职教育,必须进行外生媒介和内生媒介的优化。和谐高职教育的共生机制总是借助一定的共生环境成长和运行的。  相似文献   

7.
园林类专业要求同学最好能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这将更有利于此专业学习。[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向生命体验回归,关注人的道德智慧的发展,是当代道德教育的实践主题,也是学校德育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方法。在道德教育中应以生命体验培植学生的道德智慧;以道德智慧唤醒学生的生命体验;以道德智慧提升学生的生命体验;使生命体验与道德智慧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课程。一节高效的语文课,应该追求内容和形式的高度契合,最终实现言意兼得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朗读感悟、深入品析、联系对比、迁移运用等途径,引导学生既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又深刻领悟文章的言语形式,从而达到阅读课堂言意和谐共生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从构建和谐社会视角看德育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文全 《教育研究》2006,27(12):12-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德育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市场经济的本质奠定了二者和谐共生的客观前提,德育与社会和谐共生不仅具有历史必然性、可能性、静态性和动态性,而且由于市场经济的一般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价值取向,德育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还有着更加深刻的制度保障与经济伦理根源。为了实现德育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必须进行德育观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11.
如今教育信息技术较为发达,但传统的数学板书仍然在某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与独特价值。数学板书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理解数学知识及其内在联系,提升数学素养。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又要充分发挥数学板书的作用,在关键之处使用板书,在重难点之处使用板书,在生成之处使用板书,让数学板书与信息技术和谐共生,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城乡职业教育是两个具有高度相关的生态种群,和谐共生应是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取向。在此目标下,建构城乡职业教育对称互惠集团化共生的办学体制、多元耦合的管理体制、交互共生的人才培养体制以及双元一体化招生就业体制,需要紧紧围绕资源来打造区域内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和职业教育集团办学的投入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3.
和谐共生:大学师生关系的理性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师生关系的被动生疏,制约着教育教学的成效。现代大学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共生的,师生间相互依存、交互理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共同创造生命的价值。要建立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就要正确认识大学教学的价值取向,让师生走进彼此的生活世界,并在课内外生活中做到双向互动和交互吸引。  相似文献   

14.
《福建教育》2007,(6):F0002-F0002
晋江市东石中心小学位于著名侨乡晋江市东石镇,自上世纪20年代建校以来历经沧桑,50年代初枯木逢春,80年代初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奏一曲『和谐共生』之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七年的校长经历尤其是三年多的课改历程中.我常常回忆自己为生、为师时对学校的期望。理想的学校呈蓝蓝的天,茵茵的绿草,各色各样的花儿;教室里,操场上,树荫下的孩子们,三五成群,捧着书,踢着球,唱着歌儿;读书声,歌声,笑声,鸟儿喳喳的叫声,汇成一曲清丽的交响乐;老师的言谈举止是那么的儒雅,孩子们是那么的活泼、快乐、富有朝气。总之,在这片绿色、和谐的净土里.师生们沐浴着人性和思想的光辉.追求着生命所能达到的充分完善。  相似文献   

16.
刘丽在《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第1期发表文章指出,认识的转变以及严峻的现实使得一种健康、和谐的新型人与自然关系的建立成为必要和可能。传统伦理学中的道德研究仅仅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对象,很少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至于人对自然的改造、利用以及掠夺一度被视为天经地义。然而,随着现代科技和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精神生活方面的需要也相应增多,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一门富有情感的学科,只有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只有“情感”和“智慧”相融合,才有语文教学的有效和高效,才有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西南民族地区以其独特的天、地、人系统以及自然、人文资源的丰富性与科技、经济的落后性形成强烈的反差。而职业教育的共生、协调、可持续发展将能弥补经济科技落后的短板。探寻和谐共生的民族之内涵,分析西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弱势和不足,实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和谐共生发展,必将成为全球化时代我国西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9.
生态女性主义“和谐共生”价值观是指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生态女性主义对二元对立价值体系进行了严厉批判。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复合生态系统都具有整体价值,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人是自然的一员。生态女性主义秉持一切平等的价值理念,反对任何形式的压迫、强权与奴役,主张既尊重男性,也尊重女性;既尊重人性,也尊重自然;既注重“工具理性”,也注重“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和谐统一。生态女性主义“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是超越“强权主义”的社会价值导向、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价值导向,对于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课堂是什么?叶澜教授曾作过精辟的论述:"课堂应是向求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从这一意义上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体现于预设与生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