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校课后服务普遍采用课程这一育人要素完整、实施过程规范的载体形态,但当前学校课后服务课程供给和实施普遍存在定位不清、指向不明、供给单一、安排随意等问题,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建设还需在廓清认识、把握需求、完善结构、多元供给、创新实施和质量保障等重点问题上进行突破,以不断提升学校课后服务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王发威 《甘肃教育》2023,(21):44-47
“双减”政策着力于降低学生学习负担和杜绝课后学科辅导班,对学生健康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为有效落地“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应运而生。文章结合课后延时服务实践,探讨了强化教育部门管理、端正服务理念,形成服务共识、共同参与延时服务,设计具体课堂、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制定评价机制、提升延时服务质量等四个服务策略,旨在促进课后延时服务的高效实施,推进“双减”政策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3.
面对目前中小学生负担重、校外教育市场乱象丛生等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聚焦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使学生摆脱“填鸭式”教育的束缚,释放学生的活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为完善“双减”政策下的中小学课后服务,在做“减法”同时还需做“加法”,通过打造校园晚托中心、“空中课堂”、家校共育等形式,实现校园教育的“减量提质”。  相似文献   

4.
吴发鑫  李英 《甘肃教育》2023,(10):26-29
为解决“三点半问题”,教育部发布有关保障和规范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在课后服务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实践教育活动,多维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大多数乡村薄弱学校仍然存在服务内容单一、团队缺位、服务品质不高的现象。本文针对乡村薄弱学校开展课后服务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从施教原则、学科融合、扩大时空范围、团队建设、多元评价这五个方面探讨了薄弱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高文平 《甘肃教育》2022,(15):33-35
课后服务是学校正常放学之后,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以巩固学习成效、启发智力情感、培养兴趣爱好、提高综合能力为指向的一种课后托管教育服务,它不仅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有效减轻家长负担的重要举措。为了满足学生及家长对课后服务的需求,作为教师,就要利用课后服务助力于学生学习质量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学校课后服务的现状,然后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6.
课后体育服务是促进青少年儿童全面发展,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培养青少年儿童体育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发现,当前课后体育服务存在资金保障、福利保障、责任机制、教师资源和家长焦虑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双减”政策落地和课后体育服务的实施效果。研究建议:探索多渠道资金供应,确保资金支持;完善以评促教的教师评价体系,落实教师工作量;完善体育风险及事故的规避和解决机制,减少后顾之忧;尝试多元主体供应,解决主体资源供应不足;构建科学的学生成长评价体系,缓解家长焦虑。  相似文献   

7.
针对学生放学早,好多家长不能够按时接学生这一情况,诸多学校贯彻执行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展了课后服务。文章基于“双减”政策,以小学舞蹈教学为例,从核心概念入手分析“双减”政策的本质、课后服务的特点以及二者的关系,并简单论述小学舞蹈教学在课后服务中的价值,最后通过事实论证、理论论证提出具体实施策略,以期达到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优化舞蹈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孟文涛  丁雯 《英语广场》2023,(23):129-132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英语课后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在英语课后服务中实现“提质增效”是“双减”背景下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双减”背景下,由英语教师引导的课后服务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能够引导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就如何科学地实现“双减”背景下英语课后服务的“提质增效”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双减”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化实施,是学校发挥育人主阵地作用的基本要求,是课后服务增强吸引力、丰富内容、拓展渠道和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当前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化实施存在数量不足、内容单一,结构化、体系化不强,规范性、科学性不够,教师负担过重和专业师资缺乏等问题。推进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化实施有序、持续发展,需进一步协调政策、明确依据,把握需求、回应关切,整体规划、一体设计,多元供给、多样实施,全面保障、优化治理,面向未来、技术赋能,不断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针对课后托管课堂的特殊性、多样性和综合性等特点,教师应坚持“共性成长+个性发展”的总体目标、采用“看护辅导+特色活动”双维模式,分别推行“一看二导三发展”模式和构建“多元课程、多种途径、多样活动、多维评价”等“四多”体系,有效提升了小学语文课后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11.
赵飞 《考试周刊》2024,(19):19-22
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指引,义务教育阶段要切实推进提质增效育人,减轻学生课后负担,缓解家长教育焦虑。伴随“双减”政策的落地,当前农村初中学校积极推进课后服务工作,以切实保障学生课后安全与综合教育问题。文章从课后延时服务落实的必要性分析入手,浅谈当前农村初中课后服务工作推进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以此进一步探索如何从科学育人角度,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优化农村课后服务综合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体育课后服务成为强健学生体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体育课后服务在实施中存在内容单调、体育教师工作量超负荷、体育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积极性不高、体育课后服务设施缺乏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强化体育课后服务开展实效。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我国学校课后服务发展经历了家主校辅、社主校辅、校主社辅等三个阶段。"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承载着特定的功能与意图,发挥着看护辅导、个性能力培养、服务教育政策意图等多层次功能。课后性、复合性是当前我国学校课后服务的根本属性,其具体体现是:三方合作性、产品混合性、组织特殊性与过渡临时性。面向未来,我国中小学课后服务形态的改进方向是:建立多主体协商管理组织,培育课后服务准市场,搭建半封闭课后服务组织,构筑校社竞争式课后服务格局。  相似文献   

14.
课后延时服务是为解决家长接孩子难问题、促进学生发展而产生的。如今,“双减”政策下的课后延时服务是推动“双减”落地的主要抓手之一。小学低段学生每天放学后没有书面作业,期末也没有纸笔考试,因而,优化课后服务尤为重要。通过设立A段延时和B段延时,让课后延时服务时间更具“弹性”,在时间上保障学生和家长的多样化需求;通过对学生进行作业辅导和兴趣培养双线发展,优化课后延时服务课程质量;通过建立学生档案袋、利用信息化工具等方式优化课后服务评价机制,让学生课后服务的效果更具体化、可视化。  相似文献   

15.
“双减”政策的实施,让中小学生从繁重的家庭作业和校外培训中解放出来,也为体育课后服务的开展提供了契机和空间。但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开展面临着活动形式单一、专业体育教师不足、基础体育设施不完善等困境。为走出困境,需要增加体育活动项目,丰富体育课后服务内容;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体育教师综合素质;改善场地设施资源,提高场地器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双减”政策背景下课后服务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让教研组教师、不同学科教师、家长、学生等群体“组团式”开发课程,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课程和体验,从而减轻教师负担,增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加强家校合作力度,提升课后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参与体育课后服务的学生人数逐渐增加。当前的小学体育课后服务存在在校时间过长,师生负担过重;相关法律法规缺位,权利难以保障;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影响教学效果;定位模糊,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采用进一步落实教师弹性工作制,提高教师积极性;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给予法律保障;建立评价机制,促进师生发展;引进专业教练员、扩大相关场地、丰富课程内容等手段,可以促进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双减”政策不断深化和落实,农村课后服务逐渐突显教学效果及育人价值。农村课后服务虽然能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能力,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但也存在国家政策与经费不匹配,社会责任聚合力弱,学校课后服务内容与形式单一,教师层面人才稀缺与专业素养缺乏,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为此,完善农村课后服务配套设施,丰富和拓展农村课后服务内容形式,培育与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整合课后服务教育资源,为“双减”视域下农村课后服务实践做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双减”背景下,随着小学课后服务步入“常态化”发展阶段,持续优化小学课后服务需要追问三个问题:小学课后服务优化的对象是什么?小学课后服务优化的基准是什么?小学课后服务优化的方向是什么?小学课后服务优化的对象是课程、管理模式和政策。小学课后服务优化的基准是学生的参与率、家长的满意度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小学课后服务优化的方向是推进“课程化”,规范课后服务课程建设;合理“外包”,创新小学课后服务管理模式;助力“双减”,实现小学课后服务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20.
张朋 《教学与管理》2022,(21):98-103
课后服务是“双减”落地的重要支撑,体育活动又是课后服务的主要载体。课后体育服务师资需要在准入门槛、组建构成、教育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规范与重建;经费问题主要是明确政府补贴的额度、来源,家庭支付和服务教师的取酬标准三种费用细则;服务内容需体现多样化,与教学内容的差异性和补充性,还要规范服务时数、参与率、服务纲要与阶段规划;课后体育服务具有非义务性和准公共产品的属性,要体现公平性,注重弱势群体补偿和城乡差异;服务质量监督要在设置国家和地区基础性底线标准基础上实施多维、多级监督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