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梦"为中医大学生树立崇高的医德理想提供了教育内容,为中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提供了价值引领。中医大学生理想信念呈现出鲜明的"90后"代际特征和独特的专业特征。当前要将"中国梦"融入中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加强中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理想教育、中医文化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  相似文献   

2.
针对部分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模糊认识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渺茫论"、"失败论"等问题,必须将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整合永州红色文化资源特别是李达和陶铸不懈追求共产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教学实践具有亲和力、感染力和真实性、直观性、实践性等特点,此种实践教学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存在多元性、不坚定性、现实性等问题。中国梦的提出实现了大学生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辩证统一,有利于大学生坚定远大的理想信念。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及中国梦的引领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推动作用,探究了"中国梦"引领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增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针对90后大学生群体,理想信念教育应该更加贴近大学生思想与生活的实际,尊重理想信念生成规律,把理想信念教育融会在关注大学生自我发展和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的过程之中;把社会理想、长远理想、崇高理想的实现融会在个人理想、近期理想和一般理想的实现之中;把理想信念教育融会在帮助大学生进行正确价值判断与选择的过程之中,真正把理想信念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随着理想失落日益成为时代性的突出问题,高校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是解决理想失落的重要举措。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学生个人、家庭、学校及社会各因素的负面影响,都导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大学生理想信念失落的问题引发了大学生理想教育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6.
理想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价值取向多元,不少学生重实利,远离崇高,知行不一,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通过对理想的再认识,对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作为21世纪"中国梦"背景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线的生力军,当前高职生在政治理想信念及教育方面面临严峻挑战: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理想信念教育薄弱。而政治理想信念是人类最高层次的理想追求,体现了一个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和执著追求。本文以一线辅导员的视角,通过问卷调查把握高职生政治理想信念及教育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进而揭示其所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发挥"三个三"作用,完善高职学生政治理想信念教育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8.
<正>如何处理好理想信念教育与当前"90后"职校生生活环境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矛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要求如何在多元社会与文化背景下进行有力、有效的渗透?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精神能点燃奋发进取的激情,激发积极向上的动力。中职阶段是青年学生播种理想、确立信念的黄金时期,是规划未来、设计人生的关键阶段。在价值观日趋多元的时代,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中职生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职校生自身成长的需要,还是提升新生代技工综合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辛海娟 《高教论坛》2020,(5):5-6,14
曾国藩家训被誉为"千古家训之首",其家训思想融入理想信念教育,不仅丰富了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增强了理想信念教育的说服力,而且弘扬了优秀家风家训文化,增强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曾国藩家训对大学生树立轻物质重精神的生活理想、"舍小我成大我"的职业理想、为君子为圣贤的道德理想、淡泊明志救国图强的政治理想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秦璞 《现代教学》2014,(Z2):92-94
<正>一、理想信念教育连接历史、当下和未来理想是对未来的美好构想,是指向未来的,但是对未来的理想则是植根于现实,而现实是从历史中走出来的,因此成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贯穿历史、当下和未来的统一体,离开任何一方面,理想信念教育都是不完整的。今天我们的共同理想是实现"中国梦","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执着的梦想,不了解历史就无法了解"中国梦"所承载的中华民  相似文献   

11.
"理想信念"是由"理想"和"信念"组合构成的新术语,它与"理想""信念"以及"信仰"有着不同的内涵。对这几个术语进行简单的对比和分析,是深入探讨"理想信念"概念并梳理其历史发展脉络的重要前提。"理想信念"这一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具有一定的现实必然性。就当前而言,理想信念主要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息息相关。因而,探讨"理想信念"概念的历史发展及其现实必然性将有利于促进人们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2.
理想信念教育关乎到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新时期,部分"95后"大学生出现了理想弱化、信仰迷失、价值观扭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充分认识对大学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面对多元文化冲突导致的理想弱化、功利主义至上导致的信仰迷失和理想教育缺位导致价值观扭曲,高校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为中心,积极探索"95后"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社会形势的变化,市场环境的开放,使得各种文化思想交流碰撞,而社会稳定,民族繁荣的前提是主流价值导向的明确。正确价值导向的树立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前提。在新的时代,"中国梦"的概念逐渐成熟,大国的复兴已成为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中国梦"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价值导向,筑梦逐梦,奋斗在路上,才能让"中国梦"的伟大构想照进现实。本文以"中国梦"的时代背景,探讨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出路。在充分剖析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既存问题的基础上,从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再到社会实践的驱动,明确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路和策略,增强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引导服务社会,奉献自我。  相似文献   

14.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教育成效显著,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启示: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为的"总开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永恒的主题;把长远理想与近期理想教育相结合,引导人们在实现近期理想的过程中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党的理想和民族理想相结合,释放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把社会理想的教育与个人理想的引导结合起来,实现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有机统一;理想信念教育要通过先进引领,力求把先进群体理想信念的培育建立在理性引导之上;注重理想人格的培育,夯实理想信念教育的道德基础;把理想教育与理想实践结合起来,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职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部门和学校对理想信念教育重视不够,社会环境日趋复杂。独生子女个性独特。为此,要强化理论教育,建设高尚的精神家团;关注时代榜样,塑造高职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引导高职生投身社会实践,筑起理想、信念的基石。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实现的战略性工程。"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上具有共通性,决定了二者内在而深刻的价值契合。"中国梦"的深刻价值内涵为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新的实践要求,对于当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7.
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新青年,是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的优良传统与重要任务。回顾与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展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内在逻辑,对于进一步增强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推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战略任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蕾  陈勇 《思想教育研究》2023,(11):109-116
中国式现代化既明确了党和人民在新征程上的奋斗目标,也包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意蕴,贯穿着党的理想信念教育的要求,成为了新征程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主题。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想信念蕴意,挖掘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新征程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时代主题的价值意涵,阐述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新征程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时代主题的教育进路,对于深化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贯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开拓创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面对社会矛盾不断凸显与社会环境的深刻变革,大学生在理想信念认知中产生了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价值困惑、主观认知与自觉担当的意识困惑、主流文化与灰色信息的信任困惑以及坚守理想与适应社会的行为困惑。剖析并消除这些困惑,既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必要前提,也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对此提出了多元化的阵地建设、思考辨析与服务奉献为主体的特色化内容创新以及全人教育理念下的教育唤醒等,以期实现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和长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共同的梦想,与高校党员个人理想信念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着内在一致性.理想信念关系到高校党员的社会价值判断和社会认识,它是决定“中国梦”伟大构想实现的精神核心.用“中国梦”统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把实现个人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起来,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实现个人理想,以个人理想的实现来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