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纾现存的主要诗集有《闽中新乐府》和《畏庐诗存》等。本文联系他一生的有关经历论述了他诗作的思想内容和主要特色 ,以及他论诗的主要观点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思想心态嬗变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2.
严复和林纾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两大翻译家,是把西方学术文化思想引入中国的先驱,引领着中国近代文化的现代转型。20世纪中叶以来,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得研究者意识到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话语形式,它以一种更隐蔽的方式行使着权力,以更不易觉察的方式构建着主体和客体。从这个角度观照以严复和林纾为代表的中国近代翻译,则可以发现知识背后的政治在塑造中国文化身份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论及翻译研究的综合性、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本文运用翻译适应选择论,就林纾在翻译《黑奴吁天录》过程中对内(需要和能力)对外(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和选择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对林纾的翻译有更深入的了解,试图为译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晚清文人林纾"力延古文之一线",坚守传统文化及古文论之精髓,创作实践与理论成果极其丰富,堪称古文大家。然而其古文理论的光芒被"林译小说"所遮掩,研究现状不容乐观。本文以《春觉斋论文》为主要探究对象,分析林纾古文理论的传承与变革之处,从而阐明他在古文论的建构以及发展创新方面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5.
功能翻译理论是一种以翻译目的为核心,同时兼顾原文作者、翻译发起者和译文读者多边关系的理论.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重新审视林译《黑奴吁天录》,探讨林纾在探索中国文学和文化发展道路上所作的努力的和尝试,可以对林纾的翻译做出更加客观、合理的评价.这一译本是是在特定历史语境中,在特定翻译目的的操控下,采用特定翻译策略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不通西文的翻译家林纾译介了大量西方文学作品,开创了中国文学翻译事业。然而,在其180余种文学译作中也存在着大量的讹错,成为众多评论家评论林译小说忠实与否的焦点。文化操纵理论的出现为研究林译小说提供了新的视角,以历史的眼光对其做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解释,即这些讹错是受当时社会意识形态、赞助人和诗学共同操控的结果。这一研究结果为人们更加客观地评价译者及其译作带来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林纾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对于他的翻译策略,尤其是选用古雅的译笔翻译外国文学,各家评说不一.本文拟从文化视角切入,重新审视林纾的翻译,不仅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林纡及其译作,而且会使我们更明确地意识到文学作品的翻译是两种文化在特定时期、特定场合斗争与协商的结果.在诸多文本外因素制约下,译者有时必须适度逾"矩"以保证其翻译作品顺利地为特定社会所接受.  相似文献   

8.
在旅游演艺发展的带动下,慈觉林旅游演艺地呈现出实景剧的门票经济、大型会展与服务外接、村民自主经营农家乐、服务要素配套、与其他文化企业融合发展的盈利模式.该盈利模式在资源利用和价值追求中,影响着旅游演艺地的发展路径,并存在价值链拓宽路径和产业链延伸路径.  相似文献   

9.
徐洁 《阅读》2016,(Z3):86-87
卡尔维诺的《牲畜林》是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中的名篇。学生在读它时,乐不可支,哈哈大笑。这在深沉的语文教材中,是很难得一遇的。《牲畜林》写的是战争,却让人捧腹不已,这是一次很"反常规"的阅读体验。那么笑过之后,可以记住什么?下面,笔者尝试从三次"反常规"中潜入"笑容"背后的深意。反常规一:牲畜林变成"战场"先来看看这是怎样一个"牲畜林":"在那扫荡的日子里,树林里像集市一般热闹非凡。"这个热  相似文献   

10.
动态三段法适合运用于单场比赛双方运动员的数据对比分析中能够直接体现出双方差异,有利于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直观地对比。我们选取了国家队主力运动员林高远在2017年世界杯1/4决赛在决胜局10比4领先的情况下被波尔逆转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胜负局、得失分、技战术等角度比较,认为林高远失利的主要原因在于接抢段的接发球环节处理能力不足、接抢段正手进攻技术存在一定漏洞、战术体系过多依赖反手技术。并提出了加强正手台内短球挑打技术、增加正手进攻技术的运用、强化接抢段主动进攻后连续得分意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时期,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组织群众号召推翻腐败的清王朝,争取民主和自由。一批又一批革命党人,在革命思想的激荡下,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起义中去。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就是影响最大的一次起义。林觉民等革命党人牺牲自我,舍弃家庭,为了大爱的至上情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鼓舞着他们为了建立民主自由富强幸福的国家而奋斗。  相似文献   

12.
女性作家的身份特质和独特情感经历,使得王海鸰的作品渗透着女性特有的敏感细腻,在聚焦当下婚姻热点、审视传统婚姻流传下来的关于背叛、责任等话题的具体表述方式上,呈现出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3.
双重意识下的美国黑人不可避免地经历着身份危机,现实的生存空间成为黑白异质文化交锋的场所。在《兄弟与看守者》一书中,魏德曼刻画了约翰和罗比对身份危机的不同抗议方式。本文从空间的视角,解读弟弟罗比用暴力方式进行抗议的原因以及哥哥约翰如何逃离黑人空间,以反讽式书写表达抗议。通过展现非裔美国人的身份危机和抗议方式,魏特曼揭开了美国黑人生存空间的神秘面纱,为黑人寻求平等空间和身份提供了有效思路。  相似文献   

14.
函数的微分、差分与泛函的变分构成数学分析的一个系统内容,微分方程、差分方程与泛函的变分法都是对运动(变化)的研究而发生的,都来源于实践。本文结合物理问题,阐述和论证该研究系统中的一些基本思想和方法,旨在把理论知识更科学有效地服务实际。  相似文献   

15.
教育与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有密切的关系。未来的农民工子女是扩大整个社会中间阶层的重要力量。通过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思考、剖析及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以期能够改善他们的受教育状况,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利,从而有效地促进社会中下阶层向上流动,并能成一定的规模。  相似文献   

16.
薛宝钗与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两个象征意象 ,薛宝钗象征着合理的物质世界 ,林黛玉象征着自由的精神世界 ,她们共同建构了一个理想世界。这个理想世界 ,在书中称之为“兼美”。薛林二人共存的历程 ,正是兼美理想的凸现、矛盾与消亡过程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白鹿原》这部长篇小说包含了丰富的文化意蕴。小说从历史的跨度上囊括了新、旧民主革命两个时期,写了半个世纪的沧桑变化和两代人的命运史。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里,民主政体处在探索建设之中,封建制度逐步走向没落与解体,社会现实中充满了新与旧的冲突。《白鹿原》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塑造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让我们看到,文化在人的身上所烙刻的印迹,领悟到人、历史、文化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小说里的主人公是如何在新、旧文化的冲撞与融合中去适应、调和的。  相似文献   

18.
羽蛇是内涵丰富的远古神话原型意象,在劳伦斯和徐小斌的文本演绎下,分别呈现出不同的意义指向。而将目光投注到两部作品的女性主体身上,又能看出男女作家在表现女性主体方面视角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实验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实施人才培养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池州学院为例,指出了现阶段实验教学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并对新建院校池州学院在有限条件下实施实验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进行了探讨和效益分析,即以有限的教学投入,在教、学、研的实验模式下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20.
针对唐前期"六胡州"及其后继管理机构治城位置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学术认识的分歧,有必要再次进行学术讨论。透过对《定位问题》所举论据的剖析,可以看出窨子梁出土的唐人墓志及其他资料并无法证明唐前期鲁州城即今兴武营故城,与"六胡州"相关城址的"考定"纯属画蛇添足,对什贲故城、兰池都督府城的推断也是误判。因目前关于唐前期"六胡州"治城的证据欠缺,其治城位置研究尚无定论,仍需同行继续向前推进。剖析相关论文出现诸多舛误的根源乃在于失当的研究方法、浮躁的学风。学术界须提倡审慎严谨、求真求实、淡泊名利、稳步推进的健康学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