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感知力不足,对中国当代先进文化学习不够、存在认知偏差,对西方外来文化的鉴别力不足和盲目认同,文化践行行为主动性和自觉性欠佳等,是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面对新时代大学生在文化自信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高校必须要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特征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书院制教育理念注重人文教育的回归和重塑,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方面具有诸多优势。在书院制视域下,完善课程教育体系,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增强社区育人功能,融文化教育于社会实践,可以有效提升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百泉书院是河南的著名书院之一,在宋末明初和明末清初曾为全国的教育中心,著名学者邵雍、姚枢、许衡、孙奇逢曾任教于此。然而现在的百泉书院只剩下破败的旧址,落寞凄凉,无人问津。中原经济区规划提出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区,为百泉书院传承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在此背景下,让百泉书院重回荣光,延续中断的人文余脉,实现书院文化的复兴,是当代河南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时期之后,许多大学借助书院这一新型育人平台开展廉洁教育,取得一定成效,书院制育人具有"潜移默化,以文化人"的特点。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利用丽水地区丰富的地方廉政文化资源,在书院这一新型育人平台上,开展更加行之有效的廉洁教育。  相似文献   

4.
书院文化旅游是一种既古老又新颖的旅游形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旅游的兴起,书院文化旅游得到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近十年来,学界围绕书院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历史传统、书院文化旅游的性质与价值、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书院文化旅游开发策略等展开了讨论,取得丰硕成果,进一步推动了以书院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内高校实施的书院制改革是吸取中国古代书院文化传统,借鉴欧美大学住宿学院做法,结合高校自身的办学理念所进行的育人模式探索。这一新模式虽然近年来得到了国内多所高校的推崇,但由于改革刚刚开始,国内高校还未能抓住其精髓与本质,实施过程中也难免存在着一些不足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然而星星之火已经点燃,只要时机成熟,必成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6.
郑州西亚斯学院住宿书院制模式下通识课程的建设,以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为牵引,从构建书院制模式下大学生领导力培育非形式素质主题教育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育人载体,打造育人工作品牌,将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素质教育形式,纳入书院主题教育通识课程认定专项(素质拓展)学分,取得了一定成效。从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入手,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思想引领,凸显价值创造,深化“三全育人”改革,实现了书院制模式下(主题教育)通识课程体系构建的积极实践。  相似文献   

7.
“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一场深刻的综合性变革。随着“书院制”建设不断深化为学生社区,其概念界定、功能定位、治理体系模型、职能配置和运行机制建构等成为新的研究课题。通过对国内外推行书院制高校的剖析和现有有关书院制及学生社区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科研成果的研究,重点探讨学生社区功能定位、治理体系架构、管理单元职能配置、书院四级管理单位运行机理和学生社区内党团学等党群组织相互间的统筹协调机制等问题,旨在为书院制模式下学生社区治理体系建构和功能实现提出建议和对策,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路径支持。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从现代陶艺文化形态构建的角度,阐述其应立足于博大的本土民族文化,具有时代的人文审美理念,追求艺术与技术、主体与客体、美学与科学、人文价值与人文环境的完美和谐统一的构建,表达出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9.
古代书院文化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德育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精华,书院文化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涵。其德育内容表现为人伦、孝悌、诚信、立志、义节等方面的教育。围绕着这些德育内容,古代书院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培养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古代书院在德育内容的教育和运行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对于今天的学校德育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书院是中国古代社会自唐宋以来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教育组织形式。池州是安徽最早建有书院,也是书院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池州书院,兴起于南宋,昌盛于明清,终止于清末,历时近千年。池州书院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很多特点,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为池州获得“千载诗人地”创造了良好的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学批评之所以在晚清发生现代转型,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主要与国学中的经世致用思想、西学东渐后新型知识分子的产生以及文学自身文体变革等密切相关.经世致用思想导致文学救国论产生,使文学批评功能发生改变;西学东渐后出现的新型知识分子,使文学批评的主体具有独立的人格和良好的中西学视野结构;文学文体变革导致文学批评文体变革,...  相似文献   

12.
古代池州书院的发展及其对池州地区教育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州书院的发展状况,总的来说与全国书院的命运大致相同,形成于北宋,昌盛于南宋和明代,终止干清末,历时近千年.池州古代书院对当地教育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书院的讲学活动和讲会制度以及养士课艺制度方面.书院的讲会制度活跃了当时的学术氛围,为池州获得"千载诗人地"创造了良好的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3.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在中国传统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两宋时期的书院经历了一个由兴而衰、再由衰而兴的曲折复杂的过程。探讨这一过程。对两宋书院兴衰原因加以分析对比,对我国当前教育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现代远程开放大学品牌文化特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品牌文化特性是现代远程开放大学在品牌建设中极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现代远程开放大学品牌文化内涵基础上,对竞争性、虚拟性、远程性与技术性、协作性、平民化五个主要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晋城书院位于晋城城北的书院村,当地人也称之为程颢书院、 古书院.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时任江宁府上元县主簿的程颢,期满调任晋城县令.程颢在晋城的3年间,行教化、办乡校,成为晋城文化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程颢对晋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的认同上,自金元尤其是明清以来,当地人普遍认为晋城地区在金元以后文化教育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书院制育人模式的目的是培养知行合一、思维创新、全面发展、人格健全的大学生。高职院校书院制美育教育着重环境育人、非遗传承育人、调研实践育人等途径,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焕发其蓬勃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18.
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失落——保定莲池书院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定莲池书院是清代著名的省级书院,一度成为北方学术中心之一以及南方桐城派学术传播重镇.由于清政府的特别关注以及近代教育家吴汝纶为代表的一批名师主讲书院,莲池书院在义理词章的旧学教育、实学实用的教育调整中独领风骚,人才辈出;而且在新旧博弈,西学导入,新式教育代替传统教育的冲突、转型与改革、突变中也翘楚同类书院,引领晚清官立书院之潮流.但是,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形势以及桐城派思想未能有效突破传统学术结构框架而实现现代转换,致使莲池书院走向衰废,无力在改书院为学堂的进程中实现现代性再生,成为晚清书院近代转型中飘摇零落的一个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19.
书院制越来越多地在高校中得到实践并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调研,发现由于书院制改革过程的逻辑必然、书院制理念与现实执行的鸿沟、书院投入与学生期望的割裂等原因,学生对书院满意度有待提升。为此,高校应探索本土化模式,形成精神内核,同时增强师生双向互动,完善制度建设,从书院整体、内涵建设、师资力量和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升学生对书院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宋元明清时期许多君主以各种方式重视、支持书院,对书院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动机和目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弥补体制内教育系统的不足,满足人才培养需要;二、表明对儒学的尊崇以及对儒家所倡导、宣扬的伦理道德原则与治国理念的认同;三、通过支持书院而对书院产生影响或介入书院内部事务,从而影响书院的发展方向甚至改变书院的性质,最终将书院纳入官方的意识形态控制网络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