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曾掀起一股乡村建设运动,并形成了以平民教育促进会与山东乡村建设研究会为代表的研究机构,而且,以河北定县和山东邹平为实验基地展开了实践活动。笔者认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的经验教训值得分析与总结,以期对当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派主张乡村教育是立国之本,积极开展了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改进乡村经济、推进乡村社会整体建设的乡村教育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教育重心由城市向乡村转移的一次重大探索,其经验对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仍有切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颜芳 《文教资料》2014,(1):72-74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河北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引起人们较多的关注,产生一场教育论争。论争的焦点集中在知识分子是否应该下乡,以乡村教育为重点还是以城市教育为重点,乡村建设运动是否有前途等。平民教育派、独立评论派和中国农村派等各方的观点对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燕京大学积极开展乡村建设实验,是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一支生力军。燕京大学重视为乡村服务,与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教会大学世俗化和中国化的发展潮流以及校长司徒雷登的教育理念等因素密不可分。燕京大学的乡村建设实验经历了萌芽、初步发展、发展高潮和特殊发展四个阶段,具有整体性、国际性、宗教色彩等特点,对当代中国大学参与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燕京大学积极开展乡村建设实验,是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一支生力军。燕京大学重视为乡村服务,与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教会大学世俗化和中国化的发展潮流以及校长司徒雷登的教育理念等因素密不可分。燕京大学的乡村建设实验经历了萌芽、初步发展、发展高潮和特殊发展四个阶段,具有整体性、国际性、宗教色彩等特点,对当代中国大学参与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中 ,梁漱溟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 ,构建了中国乡村教育的模式 ,并进行了广泛的实验。本文对梁漱溟乡村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其模式特色等诸方面进行探讨 ,以期对现今我国农村教育改革有所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梁漱溟乡村教育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中,梁漱溟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构建了中国乡村教育的模式,并进行了广泛的实验.本文对梁漱溟乡村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其模式特色等诸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现今我国农村教育改革有所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周晓峰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6月第6期撰文指出: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的根基在乡村社会,乡村有着中国社会特有的伦理和情谊,这种伦理和情谊正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复兴中国文化精神只有从复兴乡村做起,乡村有希望,中国才有希望。他的乡村建设和乡农教育理论及实践,连同他的文化教育哲学思想,就是这样诞生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产生过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晏阳初是世界著名的平民教育理论家和实践者,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在我国倡导和实施平民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一套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完整而系统的平民教育理论。本文拟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探讨其对我国当代成人教育教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和廖世承是我国近代两位杰出的教育家,晓庄师范、国立师范学院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师范教育界高举教育改造、民族复兴的大旗,至今仍是我们新时期教师教育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榜样。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妇女教育研究孕育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于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中期再度兴盛,进入二十一世纪其学科雏形与规模初见端倪,正逐步从边缘走向主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我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为基础,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注重创造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初步形成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的标志是毛泽东的<古田会议决议>和<反对本本主义>的发表.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开始由自发走向自觉.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学派"的探索就是我国萌芽状态的农村社区教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梁漱溟在进行乡农教育实验时创建的乡农学校,是一种有正式组织的、比较成型的农村社区教育形式,其教育内容、组织形式、教育管理,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探索,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给我们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一百多年来,山西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教育,把乡村教育作为国民公共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国民素质、提高综合国力、振兴乡村和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二三十年代阎锡山村治下的乡村义务教育、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乡村教育、50年代的乡村扫盲运动、80年代的“三教统筹”实验、90年代末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城乡统筹一体化的乡村教育,直到当下乡村振兴下的山西教育,这一百年来,山西乡村教育为今后教育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的乡村建设运动中,乡村教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观照彼时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等乡村教育思想家的思想闪光点,对当今我们做好乡村教育工作依然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与黄质夫乡村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动荡,国力衰微,一些忧国忧民的教育家想通过乡村教育来挽救中华民族的命运,陶行知和黄质夫是乡村教育的代表人物,虽然二人都从事乡村教育,但是二者的乡村教育思想是和而不同的。本文通过对二人的乡村教育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结合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实际,得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一场"乡村教育运动",在我国教育史上至今仍闪着璀璨光芒.反观这场"乡村教育运动",对于当前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开展具有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派主张乡村教育是立国之本,积极开展了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改进乡村经济、推进乡村社会整体建设的乡村教育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教育重心由城市向乡村转移的一次重大变革,其经验对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仍有切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军  莫志斌 《教育史研究》2006,(1):48-50,96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乡村建设运动中,乡村教育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傅葆琛依托其深厚的乡村教育理论和脚踏实地的亲身实践,并结合中国的国情,从乡村教育的原因、方法与使命着手阐发和构筑了其乡村教育思想。他的这一思想对我国现今农村教育的发展及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操作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乡村教育运动对科教兴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晏阳初、黄炎培、陶行知、梁漱溟等为代表的一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怀着赤诚的爱国之心和救亡图存的良好愿望,从城市步入乡村,不仅创造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教育理论,而且开展了独且匠心的乡村教育实验。这在当时,虽然因存在只求改良不图革命的致命弱点而不能达到救民于水火的目的,但是他们对乡村教育的理论探索和实际运作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今日的科教兴农仍不乏启迪意义。启示之一:通过教育改造乡村怎样才能改造中国、救亡图存呢?这是许多具有先进思想的中国人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努力思考求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