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章桂周 《教育文汇》2014,(20):43-44
余恕诚老师逝世了。余老师一生著作等身,誉飞学界。他曾说:“教师的价值,不是体现为工资的多少、级别的高低,而是主要体现在课堂上。认真好学的学子,就是对教师价值最好的肯定。”这段话,正是余老师一生追求的最好写照。上大二时,余老师给我们上唐宋文学。一开始,觉得他上课声音不大,不紧不慢,不温不火,语言平淡,不像有的老师那样辞采华美,夺人眼球,或引经据典,学问过人。但是,听着听着,就渐渐被余老师带人到唐诗宋词的优美意境之中。我惊奇地发现,余老师的赏鉴力太棒了!一首简短的诗词,经他一讲解一点拨,每一字每一句都那么富于诗情画意,那么耐人寻味,像是碧螺春经过开水一泡,幻化出沁人的香气。  相似文献   

2.
《月是故乡明》一文语言恬静、饱含深情。笔者基于文体特征解构文本,抓住核心语言内容,解构成“山水有明月、他乡月更明、月是故乡明”的教学过程,透过文本依循“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的切切故乡情,最终了悟“月是故乡明”的文字、文学和文化内涵。在对本课的自我述评中,笔者还阐述了投射在课堂上的精神倒影,即带领学生穿越寻月的发现、赏月的鉴别和辩月的顿悟的三重境界,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创造”的核心素养在课堂上交融创生。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笔者听了一节语文课《青蛙看海》,被故事里的"松鼠"深深地感动了。"小青蛙为什么能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教师围绕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从小青蛙身上挖掘出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深刻道理,而我却从松鼠身上找到了原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笔者听了一节语文课《青蛙看海》,被故事里的“松鼠”深深地感动了。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标背景下,核心素养培育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根据新课标和教材内容,基于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从学生已知的经验、事例、资源中精选素材,创设有学生“在场”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其境、进入其境、深入其境、投入其境、沉入其境,直至达到忘我之境,层层推进,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而使核心素养培育落地无痕。  相似文献   

6.
王维称"诗佛",诗作禅意盎然,存"思与境偕"之妙。其三首诗典型地显示了禅诗的三重:《过香积寺》观安禅之境、《终南别业》显骋怀之境和《山居秋暝》感至乐之境,诗中安禅向佛、骋怀参佛、入禅悟佛之致可观。  相似文献   

7.
唯有步入新境,才能拥有未来。师者如何步入新境?笔者认为,可以从实践探索到理论升华、从混沌状态到教有主张、从做好当下到谋好未来入手,以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8.
王维的诗歌,向来以“意境”著称,他用清新凝炼的语言,生动含蓄的文字,巧妙集虚实为一体,把世人带进一片明净空灵、宁静致远的意境之中,因此人们常常将他的诗歌归入“无我之境”的范畴,其实王维对于世事并不能真正做到忘情、无情,在遭遇亲友聚散离合、政治失意之际,也会产生失意和伤感,由于这种自我情绪的注入,其笔下也形成了“有我之境”.  相似文献   

9.
意境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代表一种重要的审美形态。意境不纯然是外在事物形象或艺术形象,而是形象与人的主观情趣交融的结晶。“有我之境”,人的主观色彩浓烈,是主体移情的结果。“无我之境”,主客体毫无冲突地实现了全然的契合,它与庄子所谓的“物化”是同一境界。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体验、把握诗歌意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要使学生获得意境美,离不开对作品的阅读体验和分析理解。分析理解既面向作品的个别形象语词,也包括对形象之间的关系以及作品的整体形象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10.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角色一直以来都比较尴尬,本文尝试从王国维先生的境界论入手,分别针对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两种境界——"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结合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进行阐述,指出两种境界并不完全对立,而是有无相生,可以互相衍生转化的。  相似文献   

11.
“境”是指人的控制约束力量所能达到的范围,是主体精神达到的领域,体现在文学中是主体的认识空间。“有我”“无我”是主体情感在文学世界里的不同的存在状态,都具有超越直接的功利关系的审美性,表现了王国维对文学的审美情感的重视和充分理解。  相似文献   

12.
名师者,久负盛名之师也。然何以谓之"名"也?一曰立德,二曰修身,三曰治学。一、先谈立德举三例以佐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此其一也;"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唐《孔颖达疏》)此其二也;"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幽、厉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三国·魏·李康《运命论》)此其三也。  相似文献   

13.
娱为人师     
方凤华 《师道》2014,(3):9-10
从什么时候起.我是一名老师了?也许是在我有了弟弟妹妹的时候起,也许是我有了同桌的时候起,也可能是母亲生我自我知事以后起。我自认一直好为人师.并间或享有了一名师者的骄傲与欢娱。  相似文献   

14.
郑大转 《文教资料》2007,(17):70-71
该文从什么是境界谈起,再谈到《人间词话》中境界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展开“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美学境界的比较辨析。  相似文献   

15.
“有我之境”与移情作用相关联。“有我之境”中,主体总比较显露地表现自己的情感趋向,外物随着“我”的意识和情感的流动而飞跃。但艺术创作和欣赏中主体的情感投射是一种普遍的趋向。“无我之境”中,主体物化为作为对象的客体,与客体相互流连,物我距离消失了,也伴随着移情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以来,关于王国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研究由于研究者各自出发点不一样,对于“有我”“无我”的解释多达19种观点。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唷我之境”可再分为“小我之境”和“大我之境”,而“无我之境”更确切说是“超我之境”。这“三境界”与做学问的“三境界”可统一起来,但顺序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小我之境”,是执着于构成自我结构的一切利益、感受、知识等,这种“自我状态”绝对化必然与痛苦相生,是第一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回头”否定了对“小我”的执着,从而在“那人”身上发现相对的自我,是自我的一次解脱,也是新的觉悟,达到相对的“类我境界”,此第二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代表第三境界,一切障碍消除了,自我延伸到无限,体验到永恒,得到彻底解脱,获得对世界本质的完整认识和大智慧。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王国维的“无我之境”是文学艺术高层次的审美境界,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总的概括。“无我之境”是从老庄虚静的哲学理论生发出来的,是一种升华了的积淀着丰富内涵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19.
朱光潜的诗歌美学观点集中体现在《诗论》等著作中。有三个显著特点:学贯中西,运用比较法和西方美学理论分析中国诗歌;将诗论研究放到中国诗歌史的纵线上思考其关节点;辩证法的灵活动用。  相似文献   

20.
在对原发境域的探索方式上,孔予以构成式的理解去领会思想的终极状态,其天命观散发出敏锐的“终极识度”,这样的终极识度在东方哲学诸如老庄、佛道思想中都有相当的体现。纯势态的海德格尔思想在此处深合于孔子的天道观。自西周始,周人即以一种人的存在方式这样的识度来“以德配天”,而孔子对周人原发境域下的天与命深切体悟在心,以一种“仁”之根本思想方式和“礼”之行为方式来契入此纯构成境域,由知命,知天性再到知天,达至于天人之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