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司法领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定点式、预测式、证明式的认定和规制,是深度扫黑除恶、建立长效机制的突破要点.要依托司法人工智能认定"网络黑社会"行为、确定"网络黑社会"范围、界定"网络黑社会"性质组织类型,必须在数据算法、技术工具、逻辑推理上再做探索,建构起人工智能扫除"网络黑社会"的三要线模型.利用司法人工智能建立扫...  相似文献   

2.
在中小学阶段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然而,当前人工智能的普及教育面临着学科跨度大、知识储备要求高、模型训练复杂等问题,这对教学的开展提出了挑战。如何简化模型训练过程,隐藏实验细节,突出人工智能教学的主题和重点是个难题。近年随着自动化机器学习(AutoML)技术的兴起,人工智能的平民化成为现实,文章调研了AutoML技术的解决方案,确定了一种可以将人工智能的教学案例进行简化的教学项目设计流程,为K-12人工智能教育的实施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涉及未经许可的网络转播体育赛事节目的民事纠纷时有发生,如何保护体育赛事节目制作者的网络转播权,我国司法实践对此存在较大分歧,基于对我国相关案例不同观点的归纳与梳理,争议焦点集中于体育赛事节目的法律属性认定和对应权利的选取。独创性问题是体育赛事节目的法律属性认定的难点,适用何等权利保护体育赛事节目网络转播权是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难题。我国应当以《著作权法》为主体构建良性法律保护体系,采用著作权与邻接权相结合的二元保护机制,通过修订《著作权法》,扩充著作权客体,增加信息网络传播权、录像制作者权、广播组织权权能内容,从而有效保护体育赛事节目制作者权利。  相似文献   

4.
在大学思政教学体系中,人工智能的应用主要包含收集数据、构建知识模型以及教学模型。同时,人工智能的不当应用,会削弱教育主体地位,造成价值的降低。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好主体危机和技术危机等预防工作,全面认识“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联系,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及时作出技术反思,逐渐弥补人工智能在大学思政教学实践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民主与司法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理论上两者互不干涉,但实践中,如果不定位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容易出现很很严重的问题。以苏格拉底之案为切入点,分析民主与司法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在实践中如何使二者做到协调,以达到和谐共生,避免更多社会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提升,不仅仅影响到网络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还带动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到人们的生活方方面面。人工智能在实践应用中不断进步,也推动着其他行业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就是其中一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成为一种参与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方式,网络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在网络安全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已提高网络安全系数。本文主要立足于我国网络安全现状与特点,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价值,探究其具体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致人损害的形态分为人工智能存在缺陷致人损害、人工智能自主致人损害,以及人工智能使用者过错致人损害。人工智能虽具有自主行为,但在法律关系中处于客体地位,其致人损害的直接责任承担主体为设计者、生产者与销售者。一般的因果关系证明规则难以适用,对此应采取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则。责任承担上,人工智能存在设计缺陷,设计者与生产者为不真正连带责任,人工智能自主行为造成的损害由两者承担公平责任,辅之以强制保险制度填补损害。  相似文献   

8.
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问题是全部医事法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而我国法学界对该问题尚未达成共识,因而造成医疗纠纷处理上的司法混乱。本文拟从医患关系的基本属性、基本形态及其特殊性入手,着重分析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与民办本科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人工智能技术与民办本科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促进民办本科课堂教学变革、提升民办本科教学质量、提高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人工智能技术与民办本科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在思维理念、目的、技术、手段等方面上的有机融合。为此,文章提出通过思维理念、目的、技术、手段等方面的路径来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民办本科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交易所纪律处分行为的权力来源和法律属性的基础上,对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行为 司法审查的相关制度设计进行探讨,提出应当在进行司法审查之前遵循“穷尽内部救济”原则,在司法审查的具体运行中以法律审查与事实审查为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