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对未成年人与学校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做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其目的一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二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三是为了保障未成年学生的人身安全。当学校没有尽到法定义务或学校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时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于2007年6月1日起施行。新法加大了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方面的责任,涉及面更广,规范更具体,更具操作性,学校是未成年人受教育的主要场所,班级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和受教育权等权利能否实现,学校班级的教育,管理和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未成年人网络使用的新问题,细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既有规定,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成熟经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应运而生。在立法理念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与儿童保护的国际条约相衔接,在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指引下,突出社会共治,强调发展与保护并重,注重与其他法律规范的衔接协调。在逻辑结构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通过打造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平台责任共同体,汇聚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与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合力,在明确头部平台特殊责任、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保护、提倡全民共治理念等方面都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4.
十几年来,国家关于未成年人的教育与保护问题,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尤其是在《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实施以来,经过全社会各方面不懈的努力,未成年人的各项基本权利总体来看都能够得到充分保证。但是,也应当注意到最近一个时期,各类新闻媒介反映学校教育中,侵犯未成年学生合法权益事件略有增多的趋势。因此,在《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实施10周年之际,共同探讨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保护制度的实施目的和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学校保护的目的透过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保护工作的薄弱环节,不难发现有些学校和教师对…  相似文献   

5.
6.
学校是育人的专门性机构,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方面主要有三方面的职责:一是保护未成年人安全和健康;二是保护未成年人接受正常的教育;三是保护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7.
唐梦婧 《大学教育》2023,(10):146-148
未成年人作为社会中一类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身心健康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维护,同时法律领域也应积极保障未成年人权利的实现。文章基于《民法典》条文,从未成年人主体的特殊性角度出发,以未成年人的继承权为讨论焦点,指出当前未成年人行使继承权面临的困境。虽然法律承认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在法律地位上的平等性,但在具体行使继承权时仍存在争议;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在《民法典》中均有提及,但在具体适用时不免出现困难;遗赠和胎儿的继承权问题更是我国法律研究密切关注的焦点。在厘清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文章针对保护未成年人继承权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自6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未成年人将有哪些新权利?  相似文献   

9.
陈粮宜 《新教师》2020,(3):10-11
2019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分组会议审议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未保法(修订草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预防法(修订草案)》)。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快速发展,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不断产生,如家庭暴力、校园霸凌、网络成瘾等现象引发了社会多方的警觉与担忧。此外,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团伙化、手段成人化等不良趋势也引人重视。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空间,对未成年人负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基于学校在未成年人保护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文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强化以学校为主体的未成年人保护。  相似文献   

10.
我国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保法》)颁布实施以来,使我国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观。2012年再次修订《未保法》至今,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司法意义和保护观念。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未保法》在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中的普及教育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未成年人保护与监督的实际效果。同时对树立未成年人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一节讲到,我国为未成年人保护设置了四道防线,即"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本文就农村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和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人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其权利常常被忽视或侵害。而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是全社会的责任。尽管近些年来我国已制定了较完备的相关法律法规,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部分人的法制观念淡薄,在家庭、学校和社会舆论上,其保护力度还应大力加强。  相似文献   

13.
学校是育人的专门性机构,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方面主要有三方面的职责:一是保护未成年人安全和健康;二是保护未成年人接受正常的教育;三是保护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14.
法制社会要求全体公民知法懂法,特别要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或集体的利益,运用法律指导自己的言行。作为学校的校长、主任、老师当然要深刻理解相应的教育法律法规,以及教育部颁发的相关子法和一些条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为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法国从法律、技术、教育等层面进行综合治理,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网络信息编辑出版商与技术处理公司各负其责,形成了一条未成年人上网保护链。其中不少经验值得我国今后立法和发展相关教育时借鉴。具体措施:法律规定严惩网络犯罪;政府采取控制与教育相结合的作法;学校加强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教育;家长了解和监控子女的上网情况;网络行业推出安全上网工具和服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教育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学校是整个教育的最主要的实施主体。以及家庭、社会等主体的现有局限性和学校教育自身的特点等因素决定了,学校应在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系统工程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学校法律地位和学生与学校的法律关系是确定学校侵权责任的基础;学校对学生造成侵权责任的性质和构成要件有其自身特点;学校侵权的法律适用包括民法和教育法律、法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对侵权行为的发生有过错的,学校可减轻责任.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未成年人学习在学校。生活在家庭,成长在社会,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既是学校的工作,又是家庭的责任,也是社会的义务。搞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就应该努为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中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国际公认的三大公害之一。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也有增加的趋势,并呈现出低龄化、智能化、暴力化的倾向;在大中城市,未成年人犯罪已近总犯罪率的7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指出:“根本的问题在于加强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在经济体制和人的思维观念发生急剧变革的形势下,加强教育尤其是加强中小学教育,已成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社会基础工程。一、学校教育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作用爱因斯坦早就指出:“由于经济现代化的发展,作为传统教育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