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当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的社会价值.本文深入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观,把握中国传统文化观的逻辑理路[1]和当代价值,从而理解民族的丰富精神和智慧,并提出了融涵养于传统文化精神中的"文化自信"价值实现机制,以期通过传统精神塑造的"文化自信"达到社会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四个自信"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相通的,"道路自信"是教学主题,"理论自信"是教学目的,"制度自信"主导思想,"文化自信"是着力点.因此,要用"四个自信"引领"纲要"课教学.  相似文献   

3.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关键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根"和"魂",其呈现内涵的丰富性、历史的传承性和发展的时代性等特点,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精神支柱,更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国际名片。新时代弘扬传统文化必须做好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的准确判断,实现传统文化与社会热点的有机融合,加强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双向互动,推动扶持政策与鼓励机制的稳步创设,促进传统文化教育形式与内容的不断优化。本文基于"网红文创"的发展状况对传统文化厚植文化自信的当代路径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的提出为如何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全方位、深层次地让当代大学生领会"四个自信"的实质与内涵,坚定做"四个自信"的践行者和开拓者。  相似文献   

5.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从夯实"四个自信"、树立"四个意识"的视角积极探索中国道路,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中国道路的理论内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道路思想主要包括: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走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道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以宪法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坚持走全面依法治国道路;坚持党要管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道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道路;坚定"四个自信",走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发展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走合作共赢、和平发展道路;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信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紧密相连,文化自信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助燃剂",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需要以文化自信作为精神助力,凸显文化自信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理念建构、制度建设、机制构建和理论宣教上的创新,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和高校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日本启动了足球职业化改革,采取了包括高度重视"器物"--硬件设施建设;以制度建设为"抓手",规范职业联赛机制;倾力营造足球文化氛围,重视对国外足球理念的吸收与创新等一系列的措施,使日本足球的发展取得质的飞跃.其成功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学根源:承袭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历史传统,善于全面、多层吸收西方足球文化营养及重视异质文化的本土改造和创新等.这对时下中国足球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文化的核心要素反映着特定文化的本质和特征.当代中国文化核心要素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文明、民族凝聚力等.要搞好当代中国文化核心要素建设,必须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宣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其精神纽带作用;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批判吸收外来文化.  相似文献   

9.
武术"文化空间"随人们文化需求日趋多元化。竞技赛场因为体制性、政治性而呈现出主导的态势,其在为一元化竞技武术提供了展示舞台的同时,亦成为承载精英文化传统武术的重要场域。但"舞与武的分道扬镳","日新月异"的技术变化和传统文化流失很难使尚武者从赛场获取技术认同和找到昔日熟悉的"技术身影",终使竞技性武术"文化空间"门可罗雀。因此要坚持"技术自信",积极应对外来文化,变"冲击"为"动力";增加武术竞技赛场"文化软实力";光复文化传统,大力推进武术竞赛"城市化"与"农村化"道路的共存,积极到基层"寻根"和"采风";加强国民武术文化意识,举办"全国武术大会"。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强大的文化自信、文化质疑、文化衰弱丧失的发展过程,面对高职大学生当前存在文化自信缺失的现状,坚定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也是高职教育的使命。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结合,传统文化走进课堂、培养工匠精神,提高教师传统文化水平,营造文化氛围和开展文化活动,借助"互联网+"创新宣传传统文化,以此坚守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人类社会发展史而言,真正的强国是凭借制度文明、文化与价值观等软实力优势实现繁荣发展.所以,文化自信于我国日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其在国家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现阶段,信息网络发展与科技进步,多元文化不断涌现、交流与碰撞,大学生难免会产生文化自信不足问题.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思政素质的主阵地与责任田,渗透文化自信,建设教学保障体系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思想文化领域交流交融交锋日益激烈,一些西方国家把他们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美化、拔高为人类共同的追求和"普世价值",对中国加大思想文化领域的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融合世界文明成果,符合人类美好价值追求。大学英语教学是中西方文化价值"短兵交锋"的前沿,要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努力地让学生认清西方价值观的内在本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学当中,使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强内心认同,从而自觉践行。  相似文献   

13.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感知力不足,对中国当代先进文化学习不够、存在认知偏差,对西方外来文化的鉴别力不足和盲目认同,文化践行行为主动性和自觉性欠佳等,是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面对新时代大学生在文化自信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高校必须要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特征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书院制教育理念注重人文教育的回归和重塑,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方面具有诸多优势。在书院制视域下,完善课程教育体系,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增强社区育人功能,融文化教育于社会实践,可以有效提升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文化自信的提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创造性拓展和完善,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明确而开阔的文化建构.在这样的背景下,新时代大学生应深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科学社会主义文化,切实提高文化自信.而党史学习教育中提出的学史增信,则为新时代大学生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根本遵循,这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提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具有非凡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生来就有真善美的需要。儒家所称"尽性"体现在教育上就是激发潜能、尽其本性,充分"发挥性之所固有",而不对其形成阻碍。从中国文化精神中汲取营养的共识教育离不开常识、美感和道德感的同步提升。中国人可以自信,也应当自信。这份底气来自中国传承至今的文化底蕴和浑然磅礴的精神力量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要有承上启下的文化自觉。既要有继承好中国传统文化的决意,又要有为后来者种树乘凉的美意。深深扎根在中国文化这片精神高地之中,从"根"出发,不断向外探索。这种尝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虽然不能一蹴而就,但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知难而进是必要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光辉而丰厚的文化典籍,它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先人们聪明才智的写照,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思想的传统基础。因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高校教师的历史责任。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渠道,在对大学生进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教育的同时,强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日语专业新"国标"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和评价的依据.新"国标"要求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并重的日语人才教育不仅注重对外语技能的培养,还强调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通过对高校日语专业学生调查发现,学生的中国文化日语表达能力不容乐观,但学生对日语课堂融入中国文化教学持积极态度.在探讨原因的基础上,从文化自信、跨文化课程、媒体日语、巧用同形词等方面思考如何提高学生中国文化日语表达能力,进一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现在是一个学术发展非常繁荣的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时代大势,回应实践要求,在务实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形势下,明确提出了“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要求,《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从2017年第1期开始,将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术研究,增设为一个独立的栏目。独立增加这样的栏目,就是要在坚守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高端研究和传播平台,实现在体育科学研究领域“文化自信”的务实行动和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19.
“四个自信”是十八大以来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文化自信的内涵在于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充分肯定,意义在于增强国家软实力,在全球化过程中找到自身文化的位置。文化自信的认知过程,关键在于形成批判性思维,善于用自己的文化去阐释世界。文化自信的实践过程,包括学习传统文化、理性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吸收外来文化、赋予自己的文化以时代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走继承、吸取、创新之路.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应建立在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塑造和振奋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对外开放,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冲撞中吐故纳新,博采众长;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要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和教育全社会成员,进一步建立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