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进步,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实践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也在教育理念等内容中提及了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科目,倘若只把语文运用在纸张上,那便没有了语文工具性这一特点,因此教师更应该带领学生将"语文"从纸张中转移到生活实践中来。在实践中应用语文,在实践中积累语文经验。  相似文献   

3.
深度学习作为一种关注学生深层次理解的学习方式,可以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全面提升。深度学习包含三个要素:联结与建构、迁移与运用及反思和总结。“当代文化参与”是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内容之一,内容广泛,实践性强,在教学实施中面临以下困境:教学内容缺少联结与建构;课堂教学缺乏系统的学习过程;课堂反馈没有完整的总结与反思。其应对策略有:清晰目标指向,规划参与内容;建构师生学习共同体,进行深度参与;关注课堂反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家乡文化”,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4.
陈曦飞 《教师》2023,(4):15-17
所谓思辨,就是有思考、能分辨,在开展思维活动的过程中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问题。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发展,文章以经验总结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提出思辨性写作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其表达能力,并指出通过组织微型训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以读导写搭建思辨性写作支架等路径,以期通过思辨性写作教学为学生的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5.
6.
张硕 《学语文》2020,(1):10-13
思辨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近几年衡量高考作文水平高低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思辨性写作逐渐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强调在写作时要有理性的分析、合理的论证、客观的判断等。在具体教学展开时可以从以读促写的方式来培养思辨习惯,通过对问题的理性分析来锻炼思辨能力,运用具体而微的方法提升思辨水平。思辨性写作教学既是对教师的锻炼和考验,也是新时代教育观的要求,更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写作类型愈加丰富,以思辨性写作为代表的教学探究逐渐成为写作研究的热点。思辨性写作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写作水平有重要意义。从仿写、改编、拓展三个视角出发,指导学生紧扣立意点进行仿写,丰富作文内容,寻找例文中的思辨性写作迹象,并通过改编激发灵感,将写作视为教学的经纬——思辨性语言应用,架构思辨性写作的津梁,能够为教师的写作教学实践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从近些年高考语文命题来看,作文试题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思辨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围绕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创建一种新的写作教学模式,即“思辨性写作”,让学生聚焦于分歧点,确定思辨性写作的论题,围绕论题展开多元对话、互评修改,以此增强高中生的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维。  相似文献   

9.
开展思辨性写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思辨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思辨性写作教学的具体路径如下:语句转述,奠定思辨性写作基础;站稳立场,明确思辨性写作思路;小组合作,编撰思辨性写作素材;以读促写,培养思辨性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10.
对相关的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做梳理和分析,有助于对高中思辨性写作教学形成更为清晰的认识。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中,“思辨性写作”的文体意识得到强化,研究者立足文体本身特点划分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多类型的思辨性写作教学;“思辨”作为写作技能和学习工具的价值得到挖掘,激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与理性思辨;在思辨性写作教学中,研究者们往往将“思辨”作为学习内容,探索“思辨性写作”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1.
写作思辨性表现在层层深入的剖析、不同角度的解析、有根有据的分析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对立性思维能力、假设性思维能力、追问性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写作中彰显自己独立的见解、合理的认知、缜密的思维。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教师要更加重视学生关键品质和核心素养能力的提高。但传统的小学语文作文写作由于教学时间等因素影响,教师更加重视作文写作技巧的讲解,忽视了作文思辨能力的提高。文章立足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征,充分结合“双新”的背景要求,努力探索小学语文思辨性写作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三元关系型作文题的思辨性写作,从“梳理‘现有关系’”的写作前提到“建构‘自理关系’”的深入,廓清了三元关系型作文思辨性写作的基本认知并提出具体写作策略,而“辨识‘强加关系’”是要求写作教学力避套路化、模式化。教师应以三元复杂关系的梳理为载体,提高学生思辨性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15.
李丹萍 《天津教育》2021,(11):150-151
语文教学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部对语文学科的关注与重视,写作教学的考查与评价方式越发灵活。思辨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在高考作文中时有体现。从某种角度来说,写作教学承担着学生思辨性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本文针对高中“思辨性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与研究,以期给出相应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的内容并不囿于课本,更多的是与当代文化生活相联系,让学生真实感受体验和理性思考当下文化现象,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具有大气、开放的特点,它倡导的课程价值令人赞叹,作为教学策略,我们要考虑其便利性,即学校有哪些文化资源,怎样获取这些文化资源,如何将其用于教学实践中。一、什么是"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相似文献   

17.
思辨性表达是语文学习任务之一,也是新高考的趋势。《礼记·中庸》有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要想表达顺畅,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缺一不可。落实到具体的写作中,思辨性表达就是具体分析,廓清迷雾,洞悉事理的本质,既不失风度和平又有批判的锐度,以理服人。  相似文献   

18.
“当代文化参与”是在文化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学习任务群。为其赋能大概念则有利于在任务群实施中对学生活动进行主旨性引导,使学生通过自发的学习实践活动,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此任务群基于部编新教材必修上第四单元开展,教学指向明确,但缺少必要的教学资源,同时若未充分认识教学价值,更易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故而实践中应当明确教学价值并精选教学素材。任务群依照“搜集—交流—感悟”递进式设计,通过四个任务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达到撰写人物(风物)志,思考家乡精神内核,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9.
“家乡文化生活”作为当代文化参与的重要学习活动之一,旨在要求学生通过调查、访谈等形式,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评价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评价缺失的问题。因此,在“家乡文化生活”单元,教师可以采用CIPP评价模式,关注背景评价,构建“家乡文化”任务体系;重视过程评价,深入探寻家乡文化;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强化反思意识。教师可以从背景评价、过程评价、输入评价及结果评价入手,衡量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成果,提升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语文写作涉及学生对语文内容中字、词、句、段、篇、章的理解、把握与运用,是一项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所以,学生作文成绩的好坏一定程度上与学生的语文整体成绩挂钩。本文以文化自信为背景,对中职教育中语文写作教学进行探讨,对文化自信视域下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原因及意义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文为心声,培养学生正确写作观;古为今用,注重剖析古典名著;弘扬传统,开展主题阅读活动;注重兴趣,实现中华文化的现代化四个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